健康人文理念融入医学院校“基础”课之教学研究

2019-06-03 08:56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基础

田 丰

(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健康与卫生大会上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和课题。健康中国的建设,需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进入医学院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健康人文理念的提出,旨在唤起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和政策决策者关注健康事业中的人文社会问题,促进全社会对健康问题的多维度思考[1]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将健康人文理念融入医学院校的“基础”课教学中,可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健康中国合格建设者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何谓健康人文

健康人文是医学人文的拓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医学人文”是医生从人类精神文化的视角思考疾病和治疗问题,其核心是尊重和关爱。“健康人文”突破了临床医学的藩篱,从种族、性别、阶级、民族和国家等更广泛的视角思考健康问题。自2010年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克劳福德(P.Grawford)首先提出了“健康人文”的概念之后,健康人文的概念逐渐得到学界的认可[1]63-65。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如段志光教授大力倡导健康人文学科建设,并从理论和高等教育实践两方面已取得丰厚成果,完成了《健康人文基本理念篇》等20部系列著述。他认为,广义的健康人文是“对人的健康境遇和生命过程优化中的影响因素,给予个体或群体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的健康促进和凸显人性的关怀”[1]49。

健康人文概念蕴含多重意境,国外学者认为健康的要素涵纳“艺术和人文”;国内学者侧重从业者“人性关怀”的能力。段志光教授尤其强调健康的“社会和人文”因素,力图给学生和从业者提供切入疾病与损伤的独特路径,更为细致、准确地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与福祉。健康人文理念引领生活行为方式,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同步对健康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和专业人文关怀能力进行建设。

目前,山西医科大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全人、全面、全时、全程、全方位”的“五全”理念,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文的教育、传播和促进工作。该项教育涉及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核心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考核评价等6个载体。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本科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校长办公会、党委会议、党代会、教代会,将健康人文理念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层层传递、布置、分解并贯彻落实到各级学院和全体任课老师身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利用全部教学资源(学校、医院、基地、社会有关人士),随时随地(学生开学典礼、入学教育、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实践教学、临床实践、校外活动、毕业典礼)融入健康人文理念,达成医学生同步认识人文、早期实践人文、养成深厚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健康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山西医科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健康人文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在内的办学思想、以培养一流人才从立德树人和健康人文抓起在内的办学理念[1]226-263。

二、“基础”课融入健康人文理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现全民健康。健康中国的未来建设者,专注于提高技术能力,自然有可能成为高级专业人才,但健康中国建设的真正目的是完成从“疾病为中心”向“病人为中心”再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深刻变革,这其中的关键要素是健康领域的建设者要具备人文精神,所以健康人文理念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改善和发展医学教育的必然选择。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较多,课时长,学生学习负担重,而将人文教育理念融入大学一年级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可以在不增加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抓住医德启蒙教育的最佳阶段,对其进行健康人文的熏习。“基础”课程中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文明教育、传统的医德医风教育、医患沟通教育以及医务法律法规政策教育等内容,可以为增强学生的医德情感进而为转化成医德理念和医德信仰奠定根基。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教育的特点是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基础”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特点[2],与健康人文理念有内在契合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培养“健康的提供者、医疗的决策者、心理上的交流者、社区的领导者及组织的管理者”的“五星级医生”目标[3],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一定要结合健康人文理念的最主要理由。

(二)可行性

“基础”课教学目标与健康人文理念有内在相通性,将二者有效融合,是医学院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特色。二者的相通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全人的塑造。“全人”是指完整的个人,是潜能得以充分发展的个体,是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人。健康领域具有“技术与人文”的一体两面性,“全人”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在医学生身上的有机统一。在教育的使命上,“基础”课教学与健康人文理念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都包含着深刻的人本思想和浓厚的人文气息。“基础”课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质,直接反映公民的精神面貌和国家法治发展水平;健康人文理念以全社会、全民健康为中心,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保护其公民身心健康的能力。可以说,“基础”课塑造的是国民内在的灵魂,而健康人文理念教育则是打造国民健康的身心灵,二者共同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重视敬业精神和道德自律。健康事业所具有的专业性、高风险性及不可完全预知性,客观上使健康从业者拥有相当大的难以受到制约的自由裁量权,如医生在行使救死扶伤职责时,主要依靠职业道德和职业使命感、荣誉感的约束,一旦约束弱化,受外来诱惑而根据回扣或红包多少用药,那么人们所信赖依靠的健康的守护者就会蜕变为见利忘义的商人,因此,健康事业是最需重视敬业精神和道德自律的领域。医学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绝大多数是从事健康保障或与之相关的工作,“基础”课集中讲解和介绍人生哲学、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五观”教育,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慎独自守,知所敬畏,服务社会。这种内在要求的相通性,要求医学院校“基础”课承担的教育使命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称职的健康事业从业者,进而努力将医学生塑造为具有较高的综合人文素质的专业人员。

三、“基础”课融入健康人文理念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设计

在“基础”课教学中,健康人文理念的融入要围绕医德医风、医学法律、医疗实践三个核心设计专题。比如,在讲述大学阶段应确立什么样的成才目标时,选用医学发展演化素材,让学生懂得医学已从单纯的生物学观点走向综合的模式,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社会、文化道德等人文价值,是人文精神的回归,与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契合,是医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指南和参照。在讲授传承之道主题时,研讨儒家思想和中医传统文化,萃取历代从医者所遵循的宗旨和原则,将“德、仁”精神合为一体。在教学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去医院、病房、社区收集健康人文相关案例,撰写实践性小论文,引导学生寻找医学科学、健康人文、健康社会的内在相通性,为学生投身崇德向善的职业道德实践做好准备,等等。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健康人文理念融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设计[4]

(二)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医学院校理科生居多的特点,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健康人文特色内容的教学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隐形教育、实践教育、自主教育、案例分析与讨论等方法的综合应用,结合生活经验反思健康领域现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学生个体、同伴、教师的共同参与,以及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进行连续性评价,开展及时且贯穿全程的反馈[1]188。

医德理念、医德情感和医德信仰的培养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用日常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其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自主发展。运用隐形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学生献血,与骨髓捐献者、癌症患者以及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等进行对话,参观器官捐献者亲笔书写的捐献卡,参与遗体捐献者的纪念感恩活动并拜访其同事和家属,通过了解其事迹,制作成纪念性书册等活动达到移情的效果,使学生不是简单地追问人的生存与存在,而是要思考是何种生存、如何存在。

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结合社会问题和健康卫生实践,用案例分析方法,引导医学生关注社会,不断提升社会关怀意识。就食品安全事件所引发的公共健康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公共卫生领域与社会正义、公共政策的关系;就“丈夫拒绝手术签字,孕妇母子双亡”的李丽云等医疗典型案例,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让学生体会“文本上的法律”向“现实生活中的法律”转化的过程,并运用价值分析和法条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立法者的价值取向及情感态度。

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学生在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也会得到同步发展。教师根据专业差异指定不同的任务,比如,关于“理想信念”,护理专业的题目是“南丁格尔生平介绍”,临床专业的题目是“感动中国医生介绍”等等;以宿舍或班级为单位划分自主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任务制作成教学PPT,并推选成员上讲台展示。教师对课件的内容、PPT的制作技巧等要事先进行指导,在每个小组讲解完成后,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从情感、态度、方法及价值观层面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活动经过多次课堂检验效果良好,学生反映接到任务时感到大而空,但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主题逐渐具体明确,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认同。而课堂展示结束后的当场点评,台上台下的同学都深感受益。在自主教育课堂中,学生所展露出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及精神面貌,也让教师深受鼓舞和教育,师生在交流和自省中共同成长。当然,在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的过程中,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无数次的自我教育过程的循环更替,才能得以完善。

(三)教学效果评价[4]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课针对性教学开始于2012年,首先在护理专业本科新生中展开,近年来进一步推广到临床、预防、法医、药学等专业。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及学院教学督导组采用随机抽查听课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评价和指导,并采用抽样方法,对考试成绩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效果评价及标准主要依据《山西医科大学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包括考试成绩、学生满意度、特色与创新等指标。考试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比40%,称为形成性评价,以讨论、交流、书写体会、撰写论文等方式构成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指标。对比研究表明,增加了健康人文特色内容的教学班级在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学生综合评价方面都比较理想。

教师教学日志显示,学生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本课程,学习、探讨、研究健康人文特色教学内容的积极性较高,针对性教学满足了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学生直面社会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和现象。教师的教学反馈表明,学生出勤率明显上升,课堂气氛活跃、讨论积极。学生自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期间,患者、导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持肯定态度。

“基础”课程在宏观主题、核心价值、理论教学等方面有显著优点,在教学中融入健康人文理念的内容和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该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自身对与健康相关的公共卫生和医学基本知识及政策法制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因此,全面推广需要教师个人主动补足跨学科知识。教师个人之间的学科差异、跨学科知识理论的整合能力,会导致整体教学效果的不平衡。

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的健康人文素养,积极探寻医学院校“基础”课与健康人文理念教育有机融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是进一步提升医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校期间对其的考核固然重要,但社会才是真正的考场,面对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不同阶层的病患者,以及个人工作压力、收入、职称的晋升等,都会考验教育的成果。医学院校“基础”课针对性教学要建立起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标准,并制定一套相互联系的教育和评价的长效机制,最终使教学成果转化为健康领域从业人员的内在人文素质。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人文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