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何以在苏区农村落地?
——以毛泽东1933年的三篇经典文献为考察依据

2019-02-21 17:34尹占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贫农富农中农

尹占文,张 倩

(山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阶级观念只有“落地”,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与价值。阶级观念的“落地”,具体指的是广大群众认同接受阶级观念并付诸革命实践的集体意识和统一行动。阶级观念“落地” 的内嵌逻辑,在空间意义上是指“自上而下”的“嵌入”和“由点而面”的“扩散”的有机统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土地革命,在本质上就是阶级观念落地的现实运动,而查田运动就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那么,在查田运动中,阶级观念是如何落地的,其间贯穿什么样的逻辑,这一逻辑又是怎么运作并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展开的呢?本文以1933年毛泽东的三篇经典文献——《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为考察依据,深入剖析阶级观念落地的具体运作逻辑。

一、阶级意识:在下行中嵌入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具有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并无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阶级观点。现代意义上的阶级观点是20世纪初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产生的[1],尤其对于广大农民而言,“阶级”是陌生的。近代阶级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是以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引入为前提的,而且,中国共产党是知识分子建立的政党,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注重分析知识分子和农民之间的有机联系,“劳农主义”和“阶级斗争”是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初表达[2]163。在开展土地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党同农民和农民战争的密切联系”[3],并将其作为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伴随着共产党深入农村动员群众,决定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格局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被逐步打破,阶级意识逐渐嵌入到农村社会,由此唤起了农民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

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阶级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凸显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土地革命开展过程中,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阶级局限性以及历史上千百年来形成的宿命心理,现实生活中虽深知“苦感”但不知“苦源”[2]166,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不知道造成自己贫苦的真正历史根源,反而更多地相信这是“命中注定”。当共产党向他们宣称可以带领大家改变命运的时候,有的半信半疑,有的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排斥。所以,共产党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须向农民做宣传,让他们明白党工作的初衷,尽可能地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党不断向农民塑造一种与之前的“认命”截然不同的“阶级”观念和意识,即贫困的根源在于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要想脱离苦海,必须打倒地主阶级,这是党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首要前提。因为在广大农村地区“比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的思想观念”[4]74。1933年毛泽东作了《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的动员报告,详细阐述了开展查田运动的具体策略、方针及工作方法。毛泽东强调:“查田运动……必须发动最广大群众热烈起来参加斗争,形成群众运动”,一切脱离了群众的工作方式是“查田运动最大的敌人”[5]。查田运动不是按亩查田和重新分田,其实质是查阶级。但是,查阶级之前,一定要经过宣传的阶段,即讲阶级的阶段。讲阶级在本质上就是做宣传,也就是要把党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思想和策略有组织、分步骤地“下行”到苏区的农村社会当中去,深入“灌输”到农民的头脑和意识当中去。

就宣传步骤而言,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到最大范围的革命力量,采取“破”“立”结合的原则和步骤。一是要破除农民阶级“认命”的落后观念,建立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农民阶级的新观念。查田运动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依靠贫农、联合中农以实现削弱富农、消灭地主的运动。毛泽东提出必须先向群众讲清楚查田运动的策略,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清楚地明了什么是地主、富农,什么是中农、贫农,什么是工人阶级。同时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宣传让他们认识到地主阶级具有剥削性质,是封建的剥削者;富农是半剥削性质,是半封建的剥削者,从而使得广大群众很清楚地明白,查田运动就是为了将隐藏在农民中间的剥削者揪出来,使得“土地革命的利益完全落到中农、贫农、工人身上”。二是要破除对富农认识的旧观念与旧策略,建立对待富农的新观念和新策略。毛泽东特别指出富农与地主阶级不同,由于其自己参与劳动,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地主阶级,只能削弱富农而不能一味地消灭富农。这也是共产党进行宣传动员工作首先要向群众讲清楚的问题。三是要建立对中农的新认识。能否争取到中农关系到土地革命的成败。毛泽东指出,对待中农要采取联合的策略,不能侵犯中农的利益,必须团结中农,将中农紧紧地团结在贫农的周围,共同与地主阶级作坚决的斗争。

就宣传对象而言,查田运动就是要让那些阶级觉悟较高的、有组织的群体理解,然后通过他们,让每个群众都能理解。首先,要发挥乡一级干部分子的作用,让他们先理解,在他们理解清楚的基础上再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其次,要在“工会与贫农团会议上讲话”,让工会会员和贫农团成员理解。最后,要面向群众大会讲话,让群众理解。这样层层递进,一步一步让每个群众都能明白党的策略所在,从而积极配合共产党的工作,支持查田运动的开展,为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阶级基础。毛泽东还进一步强调了组织专门的宣传队,由专门的宣传员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在对象的选择上,毛泽东充分考虑了各个群体的认知水平,既注重培养宣传员和组织训练宣传队,又特别注重党对工会和贫农团的正确领导,发动工会会员和贫农团的团员深入了解并积极贯彻查田运动的工作部署。具体的策略和工作方式就是自上而下地不断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由乡干部到会员群众再到广大群众,层层深入、环环紧扣。

就宣传方法而言,针对农民阶级文化水平低、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较差的情况,党在对农民宣传教育时必须考虑农民群众的这些特点,采取适当且有效的方法开展工作。毛泽东提出,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并发挥团体组织的力量,比如工会、贫农团。他主张宣传分步骤进行,先向乡一级干部讲明白,使他们清楚这一策略,然后由他们去向群众宣传、说明;而后在村里召开群众大会,让每个群众都能理解并支持该运动。自上而下、层层递进,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每个群众都能理解并支持党的革命活动。在方式选择上,毛泽东提出几种群众接受并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讲话、布告、标语等,更为直接鲜明地引导农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同时,毛泽东主张因地制宜,要按照当地环境提出具体口号,有针对性地发动群众。由此可见,在宣传步骤、宣传对象以及宣传方式上,毛泽东力图使“阶级”意识自上而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二、阶级观念:在互动中强化

如果说上文主要剖析的是纵向层面阶级意识的“下行”逻辑的话,那么在本部分重点剖析的则是横向层面阶级观念的“互动”逻辑,即“由点而面”的扩散。

群众史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查田运动中将阶级观念嵌入农村社会的方法论依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共产党将“阶级”话语嵌入到农民“意识”中,通过“讲阶级”的宣传阶段后,就要进入“查阶级”阶段。查阶级是为了清除农民阶级队伍中的“封建残余”,查阶级要发动工会会员和贫农团的团员以及群众多数人去查,而且还要充分讨论并有记录。查清楚阶级之后就要进入“通过阶级”的阶段。“通过阶级”就是决定阶级成分,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该阶段在本质上是一个观念互动的过程。为了保证其质量和效果,确保阶级成分界定的正确性,毛泽东提出要分四个步骤一级一级、层层通过:贫农团大会—乡查田委员会—区土地部—村子群众会,每个步骤必不可少,尤其是群众会的通过。因此,“通过阶级”必须看群众赞成不赞成,赞成的通过,不赞成的再去调查,决不可硬要通过。这种方法充分体现了党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起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中,毛泽东还突出强调了发挥群众组织的力量。查田运动的许多工作都是以动员农民阶级参与革命为目的,群众组织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利益表达、整合与协商的重要平台,工会应成为“农村阶级斗争的领导者”,贫农团是“农村阶级斗争的柱石”,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为革命凝聚强大的力量。

共产党发起查田运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从而燃起革命热情、壮大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与农民之间建立实质性的联系,一是在思维层面,农民阶级的“求变”思维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在观念层面的互动中达到契合。二是在现实层面,以土地财产作为开启阶级话语嵌入的“钥匙”,在现实互动层面的互动中达成共识。换言之,要使广大农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与到革命中来,前提条件必须激发农民群体的阶级意识,这一前提条件在思维层面内化为农民阶级的“求变”思维,在现实层面外化为对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上。因此,变更土地所有权成为共产党与农民阶级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关键因素。查田运动中没收的地主、富农的财产,除现款和贵重物品交由政府外,土地、耕牛、农具和房屋都应分发给群众。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既是资源,更是权力”[2]167。费孝通曾经指出,“如果说人们的土地就是他们人格整体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夸张”[6]。于农民而言,土地就是他们这一群体人格的一部分,是牵动和制衡他们命运的关键所在。因为土地财产不仅承载着农民生存的希望,还承载着家族的使命。与此同时,农民拿到土地就意味着地主失去土地。通过变更土地所有权,农民不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而且还获得了新社会结构所赋予的权力和一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共产党在农村开展查田运动,本质上就是通过“查阶级”进而实现身份的阶级化。阶级身份同时也是一种政治身份,不同的阶级成分有着不同的政治地位,代表并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农民阶级获得土地,阶级意识和阶级身份得到强化,也意味着政治地位的提升,这就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革命力量。土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既是一种权力的物质载体,更是一种资源。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财产,就意味着共产党的政治运作成功嵌入农民的意识当中,共产党也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农民就会自然而然加入革命队伍,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工作。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胜利赢得了最为强大的政治资源,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过程。

总之,土地财产成为共产党与农民互动的最直接的“媒介”或“桥梁”。李大钊曾经论述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时说:“中国今日的土地问题,实远承累代历史上农民革命运动的轨辙,近循太平、辛亥诸革命进行未已的途程,而有待于中国现代广大的工农阶级依革命的力量以为之完成。”[4]74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也开门见山地强调了农民问题之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农民能否起来参与到革命中来,不仅关系到农民问题的解决,更关系到中国革命乃至中国问题的解决。这一关系性逻辑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清晰地表示出来:中国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执政问题[7]。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与农民建立起了同舟共济的关系,这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群众的阶级观念,提升了阶级觉悟,农民阶级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大大消除了对共产党的疑虑。

三、阶级身份:在纠偏中确立

早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明确提出了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是事关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于是中国共产党深入广大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分三个阶段开展土地斗争,即“没收分配土地阶段”“检查土地阶段”和“土地建设阶段”[8]。在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路线指导下,土地革命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但是1931年在即将过渡到土地检查阶段时,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不顾中国实际,唯共产国际和俄国经验是从,在土地问题上提出了一些错误主张,特别是执行以“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为核心的土地政策。尤其是1933年6月临时中央政府和苏区中央局先后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和《苏区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认为中央苏区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地主豪绅反攻倒算,窃取革命果实的现象在不少地区还存在。而此时的毛泽东在党内和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已被削弱,他的正确主张一再被否定。在随后几个月的具体工作中,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打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大力推行以“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为核心的“左”倾错误的土地路线,导致打击面肆意被扩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过分打击中农,侵犯了中农的利益。苏区很多地方混淆了地主、富农、中农的区别,误把富裕的中农划为地主,富农被批斗打击。比如把中田、坏田或下田分给中农,没收中农的财产,因此出现很多中农恐慌于当前形势,选择逃跑上山的现象。二是经济上彻底消灭富农,不给富农以活路。由于阶级划分标准不统一,不正确,很多地方发生了以是否存在剥削为标准,机械地划分地主、富农,把富农划归地主的现象,在经济上对富农采取消灭政策,过分打击富农,造成很多地主、富农要么消极对待革命,要么上山转为匪,或投向反动阵营,从而缩小了革命力量。三是贫雇农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在土地分配时,以劳动力为标准进行分配,结果造成很多丧失劳动力的贫雇农、幼孩、残疾人等失去了获得土地的权利;有劳动力的贫雇农虽然获得了土地,但是土地归属也多次发生改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打击,生产受到破坏。

鉴于当时在土地革命实践中出现的“左”的错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领导开展查田运动,并于1933年先后发表了《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三篇经典文献,实现了对查田运动不同程度的纠偏。

第一,《查田运动中的群众工作》为正确划分阶级奠定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在八县查田运动大会上,毛泽东指出,查田运动的政策和方针是:依靠贫农,联合中农,削弱富农,消灭地主。毛泽东明确表达了正确划分阶级的极端重要性,坚决反对在查田运动中出现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因为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大大妨碍了广大群众参与查田运动的积极性。为了尽量做好工作,把“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毛泽东详细阐述了开展此次运动的策略及方法,强调要向广大群众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策略:首先必须分清楚地主、富农、中农、贫农以及工人,富农与地主是有区别的,过去曾经出现的“把中农当富农,富农当地主,地主当富农”的混乱现象就应该予以改正。与此同时,在实践中尽最大的努力指导查田运动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第二,《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做了“质”的规定。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一文中,毛泽东在论述查阶级时曾明确指出,阶级成分的划分是决定一个人“生死”,因此要十分谨慎,要严格区分中农、富农、地主,“不使中农弄成富农,富农弄成地主”。但是1933年6月1日发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关于查田运动的训令》和1933年6月2日发布的《苏区中央局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中的有关政策,错误地指责“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的正确政策,从而严重侵犯了中农的利益,并没收了富农的土地,扩大了土地分配中的打击面。于是毛泽东在1933年10月写了《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该文立足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分析的方法,以土地占有、是否劳动以及产品的分配为划分依据,将农村社会划分为五大阶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包括雇农),为阶级划分标准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9]。地主阶级占据大规模的生产资料,尤其是土地,基本上都是被地主所强行占有,他们不仅不参与劳动,还在生产上靠剥削为生;富农“自己占有一部分土地,另租入一部分土地”,在生产上同样处于剥削地位,主要依靠“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中农占有少部分土地,“另租入一些土地”,有自己相当一部分工具,在生产上不剥削别人,主要靠自己劳动为生,自给自足;贫农“有些占有一部分土地和不完全的工具,有些全无土地,只有一些不完全的工具”,在生产上处于部分地被剥削的地位;工人(包括雇农在内)没有任何土地和工具,有些工人有极小部分的生产资料,在生产上“完全地或主要地”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处于被剥削的地位。《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划分农村阶级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以及生活来源提出了正确划分农村各个阶级的基本标准,这就对中国农村社会阶级划分标准作出了“质的规定”[10]。

第三,《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为阶级划分的标准作了“量”的规定。虽然之前的《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为阶级划分的标准做了“质”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或是由于之前的文件没有规定,或是对规定不明悉,或是苏维埃工作人员解释不正确,导致在执行上发生错误[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防止和纠正在中央苏区分田和查田斗争中发生的政策界限模糊的实际问题,1933年10月10日,由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了划分阶级的文件《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为查田斗争中阶级的划分提供了量的标准和规定,是对《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质”的标准基础上做出阶级划分的“量”的标准作的重要补充。首先,把家庭中有一人每年付出三分之一的时间从事主要劳动作为区分“劳动”和“附带劳动”的具体“量”的标准,与此同时,明确规定区分富农和地主的标准就是一家当中有无主要劳动。其次,明确规定了界定富农和富裕中农的两个维度,即剥削份量和剥削时间,富裕中农以其剥削收入不超过家中年收入的15%或超过15%但不超过30%且群众不反对作为衡量标准。该文件规定,从暴动时间算起,向上推算,在连续三年之内,其剥削份量超过全家一年总收入的15%,应划为富农,但是在特殊情形下,其剥削份量虽超过15%但不超过30%且群众不加以反对,应划为富裕中农[11]。最后,《关于土地斗争中的一些问题的决定》还对诸如知识分子、游民无产者、宗教职业者等阶级进行了明确规定和细致的划分。该文献发布后,澄清了在查田运动中出现的许多模糊认识和政策界限,纠正了工作中的偏差,扩大了革命阵营,调动了苏区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积极性,广大农民纷纷参军参战,使革命战争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资源。

综上所述,能否让农民群众接受阶级观念、能否在工作中正确划分阶级,事关土地革命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查田运动中的“纠偏”工作,使广大群众的阶级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时阶级身份在观念的互动和“纠偏”中不断确立。毛泽东《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和《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的三篇重要文献及时扭转了查田运动错划阶级成分的现象,为查田运动提供了科学的划分标准,而且还具有很大的现实操作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的偏向,使得查田运动开始朝着较为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猜你喜欢
贫农富农中农
北京中农金海纳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农民合作社带农富农作用增强
尉氏:葡萄产业富农家
河南光山:特色养殖富农家
北京中农金海纳
春风里,奏响助农富农曲
山河颂
黑岛传治为贫农发声
苏区贫农团的权能演变及其与苏维埃关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