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丽
糖尿病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自身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而对于该类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能改善患者预后[1]。因此,我院对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0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10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21±1.15)岁;50例为女性,50例为男性。对照组100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6.12±1.26)岁;49例为女性,51例为男性。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停止使用其他中药治疗30 d者[2]。排除标准: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2)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100例均使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降血糖、运动、饮食治疗,给予患者厄贝沙坦片(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996;Irbesartan Tablets;化学药品,150 mg)口服,每日1次,每次150 mg[3]。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法治疗。方药组成:薏苡仁、葛根、太子参、黄芪各30 g,丹参、生地黄各20 g,穿山甲、白芥子、丝瓜络各10 g。每日1剂,采用温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12周[4]。
1.4 观察指标对比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HbA1c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取SPSS 25.0软件,本次研究总有效率、24 h尿蛋白、HbA1c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对比不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1.00%高于对照组患者81.00%(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 (例,%)
2.2 24 h尿蛋白、HbA1c指标对比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24 h尿蛋白、HbA1c指标对比 (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例,%)
据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水肿”“尿浊”范畴,其早期病机特点为浊邪阻络、气阴两虚,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西药效果不显著[5,6]。而中医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对患者应用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法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包含薏苡仁、葛根、太子参、黄芪、丹参、生地黄、穿山甲、白芥子、丝瓜络等多种中药,方中的黄芪具有健脾益气功效[7],生地黄具有养阴生津等功效,为君药;太子参具有生津润肺、补气健脾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等功效,能共达去除浊邪目的,为臣药[8~10];穿山甲外达经络、内达脏腑,丝瓜络具有活血通络功效,诸药合用具有化浊通络、益气养阴功效。而在现代药理学中,通过应用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HbA1c水平,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进展,利于患者康复[11,12]。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91.00%(其中显著患者90例、有效患者1例、无效患者9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 h尿蛋白、HbA1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患者1例、腹泻患者1例)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补肾益气通络化浊法治疗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有效率,还能改善24 h尿蛋白、HbA1c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