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芳芳 陈声利 王秀琴 刘 红
临床资料患者,男,77岁。颈背部血疱2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颈部出现红色斑片,后逐渐扩大,中央增厚结痂。否认类似家族史及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检查:颈背部约5 cm×7 cm大暗红色血疱,中央增厚结痂(图1),生殖器、肛周、口腔等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损。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变薄,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局部可见水疱,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均一化变性,血管周围少许单一核细胞浸润(图2)。诊断:硬化性萎缩性苔藓。
图1 颈背部约5 cm×7 cm大暗红色血疱,中央增厚结痂
讨论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于1887年首次报道,主要累及生殖器部位,晚期形成白色瘢痕样萎缩。本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是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自身免疫、感染、慢性刺激及创伤以及激素水平[1,2]。本病也可累及生殖器以外部位,但比较少见并且皮损常被忽视,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期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或者毛囊角栓,真皮表皮交界面变平导致连接处脆性增加,因此本病偶尔可见出血性大疱[3]。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报道的表现为大疱、血疱的临床病例,有完整数据的共12例(表1)[4-15],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5,老年多见,年龄14~87岁,平均59岁。病史从1个月到5年不等,发病部位包括头皮、躯干、四肢、足底、生殖器部位,临床表现均有水疱或血疱的发生。有文献报道经典的生殖器部位患病男女比例为1∶10,而生殖器以外部位患病男女比例为1∶1[16]。治疗包括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部分严重病例给予口服药物包括多西环素、雷公藤、泼尼松等药物,此外也有1例应用液氮冷冻及中药外洗治疗。治疗时间2周~6个月不等。由于此类型的硬化性萎缩性苔藓临床较少见,因此本文的总结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增进对本病的认识。
图2表皮角化过度,表皮变薄,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局部可见水疱,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均一化变性,血管周围少许单一核细胞浸润(HE,×40)
表1 12例临床病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