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龙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脑血栓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病理基础为斑块形成以及动脉粥样华。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患者的人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常规治疗为单纯药物治疗,但结果不甚理想。本文为探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动脉斑块的分析,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纳治疗的脑血栓患者50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纳治疗的脑血栓患者50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1例,女23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58.61±3.17)岁。研究组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42~80岁,平均年龄为(57.62±4.14)岁。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且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脑血栓临床诊断标准;精神意识清晰;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病史或言语不清等[1]。
所有患者均常规检查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其阿司匹林(生产批号:150106,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单纯口服治疗,一次100 mg,一天一次;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药物为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 mg或瑞舒伐他汀钙(可定)10 mg,一天一次。疗程约三个月。
对两组患者的动脉斑块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分析对比。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患者偏瘫意识障碍以及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NIHSS评分发现患者治疗后减少超过90%;有效:患者经治疗后偏瘫意识障碍以及头痛等改善明显,NIHSS评分治疗后减少45~89%;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2]。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x2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斑块面积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上均差异较大,且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动脉斑块面积(cm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6 1.9±0.4 1.3±0.2 0.8±0.4 0.5±0.2对照组 24 1.8±0.3 1.6±0.3 0.9±0.1 0.7±0.3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18/24),观察组为92.31%(24/26),组间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临床上脑血栓是因脑部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的疾病,脑血栓形成初期学生数倍血小板激活释放,从而形成固体并依附于板块上,导致血栓形成。相关研究表明,脑血栓形成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其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如出现周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不利于患者的正常血液循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附着在血管内膜上,引发脑血栓形成。因此,可以看出脑血栓治疗的关键,临床上需采取调脂以及抗血小板治疗。临床上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一般采取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的功效有镇痛、解热、抑制血小板以及抗炎等[3],可对人体核因子进行抑制,从而处使各类粘附分子和炎性介质降低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近些年来,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他汀类药物属于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泡沫细胞以及炎性戏包的相关蛋白酶分泌,从而起到改善脑血栓疾病效果。与此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抑制肝脏合成,谢素梅起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效果降低患者机体内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血脂起到有效调节作用,同时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得临床疗效大大提升[4]。本文经过临床试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斑块情况均差异较大,且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5.00%(18/24),观察组为92.31%(24/26),组间差异显著。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相对于单纯口服阿司匹林疗效更为显著,起到有效改善脑血栓患者动脉斑块的作用,不仅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具有促进患者生活水平提高作用。
总而言之,针对脑血栓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取得良好成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斑块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率,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