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主题学习中的“一课一得”

2019-05-30 10:48张萌苗
语文建设·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白杨学情李白

张萌苗

随着统编教材全面投入使用,“语文主题学习”项目倡导的“大量阅读、自主阅读、一课一得、反三归一”等理念越来越得到实验校老师们的认可。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学生的阅读量每学期达到90万字,3年下来突破540万字,远远超过课标的要求,这是对课标倡导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精神的具体实践。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完成如此大的阅读量,单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采用单元整合教学,立足“一课一得”,让学生“得得相连”,全面夯实学生语文素养。

然而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常常发现教师存在这样的问题:或把“一课一得”简单理解为“一堂课只设计一个问题”;或想“得”什么就“得”什么;或对文本品读浅尝辄止,得之不深,得之不透。长此以往,会使课堂流于浅表化,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得不到有效落实。关于“一课一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认识。

第一,“一得”的表述必须准确。

“一课一得”是针对过去教师对一篇课文面面俱到进行分析的现象提出来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篇文章的阅读学习,获得对某一个语用点的深刻认识,其本质是“返三归一”。这“一得”是课堂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它的表述必须正确严谨。

例如,有教师执教《植树的牧羊人》,把目标定为“反复朗读课文,体会牧羊人的幸福”,这样的目标定位本身就有失准确。《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读课文,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生之舟”,单元教学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文上勾画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作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厘清作者思路”。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通过抓关键词厘清思路、把握文意的能力,定位在“反复朗读”上就脱离了单元教学目标,而且文章篇幅不短,“反复朗读”是不现实的;“体会牧羊人的幸福”表述也不恰当,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岂能用“幸福”一词来定义?

第二,“一得”必须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和文本特质。

课堂“得什么”不能随意为之,应是在全面解读单元目标、切实把握单篇文本特质基础之上整合确立的,是包含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内的能力点。

比如学习《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有的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象征,感受白杨精神”,这样的设计合理吗?《白杨礼赞》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本单元要落实的语文素养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从文本特质上来说,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借赞美白杨来赞美抗日根据地军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文章语言充满激情与豪气,适合朗读体会。“学习象征,感受白杨精神”的目标只是扣了文本特质,而对单元目标中“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作者情感”的要求没有落实。

另一位教师则从解题人手,提问“礼赞”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作者在礼赞白杨的什么?从文中找根据。学生自然能找到“不平凡”三个字,并从文章中找到作者反复强调白杨树不平凡的句子。

这样学生不仅能迅速把握文意,还巩固了关键词阅读法。老师再追问“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通过朗读展示你的理解”,这样就自然过渡到对语言的赏析品味上。通过语言的品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第三,“一得”必须基于学情。

基于学情就不是教师用自己预设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感受、困惑或发现来生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的起点就是学情,学情不同,教学的侧重点就不同,教学目标随学情而变化。

段岩霞老师执教《行路难》时,为掌握学情,设计了预习单,让学生在阅读时记下自己的初读感受、困惑或发现。教师收集预习单,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预习单信息征集情况如下:

学生的感受:李白的感情很复杂。

学生的发现:这首古诗字真多。

学生的疑问:

1.李白真的姓李吗?

2.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浪漫”体现在什么地方?

3.李白当时经历了什么事?(写作背景)

4.李白为何要拔剑?

基于这样的学情,段老师将课堂学习目标确定为“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怀,品味诗人魅力”。课堂导入就从学生的问题“李白姓李吗”谈起,解决了关于李白生平的文学常识。基于另一位同学的感受“这首古诗字真多”,段老师让学生思考这首诗为什么字这么多,顺便梳理了关于古诗分类的文学常识,让学生明白了这首82字的长诗,是不同于以往格律诗的乐府古题、歌行体诗歌。

第四,“一得”要得之自然、得之深刻。

“一课一得”中的“一得”不是教师讲解灌输而得,是教师基于学生的理解,提供适切的教学支架或丰富的拓展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讨论、合作而得。

針对学生提出的“李白的浪漫体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段老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她用课件展示学过的李白诗句,让学生齐读体会,畅说感受。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李白诗歌的浪漫体现在他善用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诗风豪放飘逸。

在解决“李白为什么要拔剑”这个问题时,段老师采用的策略是先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补充资源,从李白带剑的诗句中摘录部分诗句,让学生齐读并推想,剑对李白意味着什么?他为何要拔剑?借此让学生读懂了李白希望自己像管仲、张良、谢安、诸葛亮一样辅佐君王、成就大业的宏伟抱负,读懂了李白当时被唐玄宗召人京城做翰林学士,后受权贵排挤,被变相撵出长安的苦闷、悲愤。

总之,落实“一课一得”,课标要求是总纲,单元目标、文本特质是落点,学生学情是依据,教学支架是抓手。只有加强研究,正确提炼,适当引导,才能有效实现“一课一得”。

猜你喜欢
白杨学情李白
白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白杨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