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才娣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读写结合,找准读写切入点,是提高读写结合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学生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作文”才能“文思泉涌”,从而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
[关键词]语用;读写结合;一课一得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读写才能结合起来,我们的教学才会是有效教学。“要带着写的问题上阅读课”,精辟地阐述了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笔者挖掘《桃花心木》的读写结合点,既深层次剖析了课文的主旨,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经过一番准备,其他环节我已胸有成竹,但在读写结合这个点上却止步了。应该安排怎样的读写结合训练才恰当呢?是句式训练好还是段落训练?或者干脆进行仿写?要是时间来不及是不是让学生口头说说就好了?我感觉很迷茫。思之再三,我又想第一课时是不是非得有个小练笔呢?我把生字词扎扎实实教到位,课文脉络梳理清楚是不是就达成目标了呢?我陷入矛盾中。
《新课标》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的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我们学生往往把学课文与写作截然分开,教师在授课时也鲜少把课文当作语言文学的范本。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本只是些例子”,如果把课本例文当成孤立的阅读材料,只是为了理解,只是用“结构、意境、特点”等知识点来“肢解”它的话,那阅读教学就会变成“知识点”的积累训练课了。这样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当然无法让学生真正提升其写作能力。有人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如何使阅读教学成为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呢?我认为阅读与写作是“读而不作则罔,作而不读则殆”。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借此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发散意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读促写”,如此亦是解决语文教学中作文水平不高问题的一个途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浙江省小语会理事长沈大安先生说过:阅读教学告别“内容分析”,要实现多个“转向”,其中第一个转向就是走向语言积累和运用。他指出:“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特别对小学生来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小学语文教材最基本的任务,语文可以工具性、人文性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是首先的任务就是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会渗透着一些文学的、文化的等内容,但是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这种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人的积累和运用。”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二、青山缭绕疑无路
如此看来,挖掘合适的读写结合点,实现对学生的语用训练是必须的。第一次我没加思考就照搬这个练笔:“请同学们也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写生活中的事物。”可一想,不对呀,我第一课时分明还没有总结“借物喻人”的写法,又何来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事物?这纯粹为了练笔而练笔,收不到实效。
第二次,我在电脑上查找,看到这样一个小练笔:如果你是园里的一棵桃花心木苗,你会对老人说些什么呢?正想用上,陡然发现,我第一课时只上到第11自然段,学生还没有领会老人“不确定”种树方式的良苦用心,又怎能化身树苗对老人说些什么呢?
究竟是怎样的读写结合用在这才是合适的呢?我翻开课文反复读了几遍,突然一个词语跳入我的眼帘——“奇怪”。对,就应该抓住“奇怪”来做文章:首先让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老人的“奇怪”体现在哪,画出有关的句子,品读交流。紧接着就师生共同总结写法,作者是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表现一个人的“奇怪”。然后让学生练笔:生活中你肯定也接触过一些“奇怪”的人,请你模仿课文的写法,从几个方面写写你所认识的“奇怪”的人。主线明晰,学有所练,不是很恰当吗?可是当我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事时,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她说,第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几个方面去写一个人物特征难度太大,时间也不允许。第二,你这个“奇怪”怎么定义?是“褒义”还是“贬义”?是用“本义”还是“引申义”?我只好再次搁下这个想法。
三、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沉下心,翻开《课标》,仔细寻找语言训练的落脚点。“语文教材既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又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凭借。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丰富的修辞、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训练的素材。”这句话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醍醐灌顶。再看看本组教材的学习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对呀,我何不从句段入手寻找训练点呢?于是,我再次翻开书本,此时如有神助般,这段话的句式特点一下吸引了我。“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这段话中,老人的奇怪表现在“来得没有规律”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为了说明这两个特点,课文采用了一连串的“有时__,有时__,有时__;”来具体描写。这是多有特色的句式呀!于是我很快设计出了这个读写结合训练:
他很节俭。穿的衣服很朴素,有时__,有时__,有时__;吃的东西很简单,有时__,有时__。
为了最大程度地凸显学生读写结合的训练效果,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1.在学生梳理完课文后,我问学生:“通过读课文,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老汉?找出有关的句子作上批注”。
2.学生一番讨论之后,都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老汉。顺着学生的汇报,我相机出示这段话:“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请同学们认真品读这段话,看看老汉的“奇怪”表现在哪里?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表现在“来得没有规律”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这段话,作者是如何写出老汉的“奇怪”的?
生:先总说老汉“奇怪”,再用“有时__,有时__”的句式具体描述。
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生:很具体生动,很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接下来,请同学们仿照这段话的写法进行练笔,老师给你们提供句式(课件出示略)。
此次读写结合训练点抓得较准,真正实现“一课一得”,是比较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这再一次提醒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既不能把课堂停留在分析理解文本的浅层次上,也不能让学生进行“假、大、空”喊口号式的练笔。而是或从文本结构、段落特点,或从句式结构、比喻修辞等实处、小处入手,让学生确实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另外在运用“以读带写”方法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一般在课内完成,教师可以适当、适时点拨。坚持下去,可使学生养成读写并进的习惯。②评价时,要激励创意表达,起到指导学生克服机械模仿的作用。③宜先练后导,教师的指导宜“粗”不宜“细”。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像,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联想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谈永康.“作文力”:助学生跨入习作高速路——小学“真作文”[J].教改探索,2016(01).
[2]贾国平.如何进行场景描写[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3).
[3]朱多芳.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6(02).
[4]孟荣祥.刍议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新课程教育研究,2016(04).
[5]胡萍.情境教学在中学语文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2015(10).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