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军
摘 要:对情绪功能的模糊认识已成为制约课堂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瓶颈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教学课堂气氛,始终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积极
对情绪功能的模糊认识已成为制约课堂管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的瓶颈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情绪,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愉悦的教学课堂气氛,始终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活动中,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目的。本文对积极情绪的作用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探讨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以便提供教学参考。
一、积极情绪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教学效果
许多教师常常抱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虽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但感觉收获不大。有一些教师采用刚性管理,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对教学作硬性规定,从而激发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其教学效果出现了反作用。这种情况的出现,实质是教育者未能充分利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一人的本性特点。课堂既是师生认知信息交流的场所,更是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地方。
(二)发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管理不但容易引起课堂不良问题行为的发生,而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又可能引起反感,产生抵触情绪,造成师生对立,导致关系恶化。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强调课堂纪律,更不能机械地采取点名、扣分等方法,要消除权力压力,积极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情感体验,排除心理矛盾和壓力,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三)加强教学管理
我们通常所说的管理是指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在这种环境中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目标。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这些问题的成因各有不同,但一经产生就很容易蔓延,诱发许多类似的行为,处理不当不仅会引起师生之间矛盾和课堂纪律问题,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课堂纪律使学生群体有规范的行为准则,保证了课堂学习的持续,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积极的情绪沟通有能够使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增强纪律性,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体育教学中积极情绪的培养途径
(一)建立师生间深厚的感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不纯是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成功的体育教学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教师的情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的情感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信号、感染和鼓励的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重要的一点是要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形成一种融洽、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是调节学生主体性和学生情绪的最基本的条件。
(二)传身教,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
体育教师的职业是以形象塑造形象的职业。体育教师并不只是以知识的形态,而且是小整体,作为一个“审美客体”综合亮相在学生前面,存在于学生心目之中,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就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情绪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三)用表情和语言激发学生的情绪
在体育练习过程中,学生动作失败时,体育教师的表情和语言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积极的作用,这时要以肯定成绩为主。否则,就会使他们情绪低落,影响下一动作的完成而造成动作的失败。但是也要注意学生成功时,满意的喜悦的情绪不要过于高涨,这会使皮质中枢过于兴奋,不能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造成注意力涣散,反应迟钝,动作失误增多。
(四)教师应善于挖掘体育教材中的情绪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而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情绪因素是任何其它课程所不能相比的,其本身就含有情、理、趣等多种因素,能否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能否挖掘那些潜在的情绪因素,并进行再创造,开发教材中的多种教育功能,以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开拓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巨大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没有兴趣,而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时,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钻研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面科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的意识,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以“点”带“面”,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争强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一种心理特点,活泼型的学生总想通过各种机会来表现自己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鼓励他们去表现和“尝试”,并以他们的“点”带动全班的“面”。同时,教师既要对学生认真教育,严格管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和组织纪律性,有要教态和蔼可亲,作风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目的地和学生打成一片,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积极情绪转移到学习中,形成稳定的学习情绪,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