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语堂《秋天的况味》看文化传承与文本细读

2019-05-29 10:14郭丰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文学文本蕴蓄着作者的性情、创见及其所传承的文化基因等。因此,高校文学教学中,传承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莫若立足文本,对其进行细致解读,尤其细绎文本之文化精神。本文以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为例,在对其结构布置、词句使用的分析基础上,旨在呈现文本所流露出的文化气韵。

关键词:文本细读 文化传承 《秋天的况味》

文化传承离不开文本依托,文本蕴蓄着作者的性情、创见及其所传承的文化基因等。因此,高校教学中,传承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立足文本,对其进行细致的解读,尤其细绎文本之精神。林语堂乃中国现代散文的重镇,为人优游自适,其文承晚明小品文旨趣,融西方美文于一身。强调“性灵”,不循轨范,讲究不设主题,随心所欲。今即以《秋天的况味》为例,循其笔意,断其章句,一可审秋之况味于他为何,二则可赏其为文之法,三可解林氏文章之文化内核。

该文作于1941年,林氏时年46岁,正初入中年。若以四季比人,也正入秋矣,可谓“入秋”之人写秋!统观全文篇幅不长,总1097字,其中未曾分段,正如书法中所谓“一笔书”,盖思绪相接使然,以求浑融一气。

一.不同寻常的开篇

此文开端打破常规,写秋却以毫不相关的“抽烟”起,且挥挥洒洒竟用了285字,占全文字数比26%,还尚未及秋,读者必定生诧,岂非离题?非也。实际,这与林语堂的文体自觉有直接的关联。林氏主张闲谈体散文需“随兴而起”,要有“亲切和漫不经心”的品格,自不能直奔主题,那样反倒显出功利性来。故而,起笔通过大段抽烟的描写,实具二功效:一足见其悠游心境;二、实以“烟”之暖牵引出秋之况味。

且看其中文字,“秋天的黄昏,一个人独坐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此节文字具色彩,有温度,富情调!“白灰”、“红光”、“蓝烟”,色彩错综。另外,选用“黄昏”时段,亦别有深意。黄昏乃一日之近尾,刺目的午时强光退化为柔弱昏黄,乃安静、诗意的光线。这为整篇文章抹上温暖的色彩。古来“黄昏”还寓回归之意,如倦鸟归巢、旅人还家。回归不仅仅是“身归”,更主要的是“心归”,心有安放处,无安放处就“日暮客愁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意不适”即未有安心处,要登高散意,是动的。此处乃是静的,是安坐享受,因为作者“意闲”,归根结底乃心有归处。因此,虽是“一个人”,但不显孤独。不过一个人有好处,容易让人专注,让人思考,思动而情绪起。“看烟头红光、看蓝烟缭绕”,此“看”非随意观之而是凝视,故而烟之色、形、态及至“弹烟灰”皆历历在目,可见察物之细。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慢》,有段写道“他们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凝望仁慈上帝的窗户的人是不会厌倦的,他幸福。”叙述者凝视烟气自由升腾,情绪亦随烟气轻松、自由,此处正谓“主客体合一”。人幻化为烟气,出脱于现实生活,进入另一审美的精神世界,谓之“出神”。常人为世事所扰,日日以理性处之,身累心疲,偶尔出神乃一种享受。待烟灭而落回现实,顿觉怅然,“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故而接连用了三个“再”,急于重新找回刚刚逝去的意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以图再神游于那个世界。待雪茄再度点燃,实际点燃的是作者的意趣,“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雾,香气扑鼻,宛如偎红倚翠温香在抱的情调”,运用富含性暗示的古典词汇,蕴蓄着性的快感,如入仙境,沈复《浮生六记》中记捕蚊入账吹烟竟可“做青云白鹤观”,亦如此。

其后,文章紧接“于是”一词,“于是想到了烟”,为何要说“想到烟”,难道前文抽着烟却未知有烟?确然。前此沉迷于“烟趣”,而不知有烟,正“庄生梦蝶”之意,物我两忘,乃道家意旨。能从沉迷的状态中跳脱,再来观照自己所处的情境至于更广的境地,这是能观己观世,要有很强的主观意志。连用四个“想到”,想即“知”的启用,前面“随烟升腾”的是情绪,现在要“知”来把控情绪的游走。“想到烟,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原来,铺排烟的功能在此,文章终于借由诗意浓浓的“烟”触及到了主题“秋”,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心为之。

二.主题展示

文章进入主题,林氏又是如何叙述呢?显然,这种由温煦烟气及暗淡烟霞引动的“秋的意味”,似乎完全不合于中国传统诗文里秋的表述,尤其对一个深知中国“悲秋”传统的文人。故而,笔意一转,“这时才忆起”,忆起那丰厚的、不得不面对的文学遗产——始自宋玉的“悲秋”传统。“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六个传统意象被以相同的句法编排,叠踏而来,尽显古典秋的悲戚之意。面对强有力的传统表述,叙述者应该如何处置。林语堂在《人间世》发刊词中倡导“特以自我为中心”的创作观。因此,遵从内心直觉方是为文机要。当然,已入中年的林语堂无意再与传统“大声宣战”,不像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爽,而体现出温和的一面,“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究竟秋是什么意味,并未直接托出,而是与其他三个季节比对,“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连用三个否定词(抑)之后转接肯定(扬),“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而且进一步强调“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至此,行文一波三折,波荡有致。

为何偏爱秋呢?“秋是代表成熟”,秋看淡了“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而呈现出“色淡、叶黄、古色苍笼”,而这正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原来“秋天的意味”在叙述者看来就是成熟,不再追求亮丽的色泽、华美的外表、蓬蓬的生机,而涵养在安静与包容的心态。

当然,秋尚可细分初秋、中秋与晚秋,而作者“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此处句式极富韵律,用语古雅、意象丰满,成为写秋佳句。初秋介于炎夏與晚秋萧瑟之间,意味温和,温和即褪去原有的刺激,不热烈,适度。“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讲究适度,崇尚中和,适度即为美。“烟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远胜于香烟,因其味较和。倘是烧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红光炙发,有无穷的意味。鸦片吾不知,然看见人在烟灯上烧,听那微微哗剥的声音,也觉得有一种诗意。”随后,文意进一步延申,但凡“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物、事皆足令人愉悦。为何这般物、事令人愉悦?关乎时间。子在川上,观流水逝去,悟人生之意义。人正是在时间中生成价值,物亦如此。物自身沉淀了时间,具了历史的意蕴,“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使我感到同看人烧大烟一样的兴味。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浑的笔迹”,诸物皆为时间洗练,积聚了时间的意义。另外,连用“如、或如、或是、或如、或是”引证诸物,句式极富节奏。

散文有说理、抒情、记事、写人之别。《秋天的况味》以写情为主,虽夹杂论理成分,但林语堂无意从概念层面去解释、论述,皆以意象出之,且以情感蕴藉之,此乃诗的手法。时间无情,古人悲秋乃因畏惧时间的流逝,更是对死的畏怕。但在林语堂看来,时间更会成就意义。于人,会长成一颗成熟的心,这颗心是能寻到安放处的。

三.简洁收尾

文章最后由秋的意味落实到人生。人生若比四时,入秋代表中年,中年褪去青春的迷惘与激情,经历世事洗练,留存下来的是风韵与情趣。既已道明了秋与人生的关联,文章结尾引邓肯的“识趣”之语稍作引申,留下悠悠韵味!

这就是“心有安处”的林语堂所书的《秋天的况味》。该文细品下来,辞气温和。以现代白话为主,夹杂古典语汇、意象以及古文语法,使得整个叙述颇富变化,且古雅有味。叙述看似缓缓道来,漫不经心,如开篇即大段“抽烟”的细节描述,然无不在为“秋”的出场做文章。其后,点及秋的成熟,由秋的成熟再延伸至“中和”之美,最后升华至时间的意义。为文一路行来,处处铺垫,前后衔接紧密,伏荡有致。

(作者介绍:郭丰涛,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文化传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