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局中,香港人不仅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氛围等一系列的问题。其身份认同和界定,也出现过不小的迷茫。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剖析西西写于八十年代几篇“肥土镇”小说,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所表现出的当时港人的身份认同困惑。
关键词:西西 肥土镇 身份认同
身份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自我标识,他带给我们强烈的归属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初的身份认同来源是父母,当年幼的孩子骄傲的说“我是XX的儿子\女儿”,这本身就是对自我身份的一种基本认同。西方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历尽千辛万苦也要返回故乡,其奋斗的动力中就隐含着对自己希腊人身份的强烈认同。无独有偶,被太史公载于《史记》的伯夷叔齐,他们饿死山中,不食周粟也含有对于自己“商民”的身份认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份认同”是人类共同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在现当代文学的阵营中,香港文学一直是举足轻重的一支队伍。除了香港文学作家们自身具有高超的笔力、深刻的思想、超前的眼光以外。香港特殊的政治环境下所产生的特殊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二战结束后,随着自由港的特殊经济地位以及工业化的发展,香港迅速成为了繁华的国际商业中心与金融中心。历经了长期的殖民、发展、渗透,使得香港人对于自己的身份有着特殊的认识和情感。产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城》就集中展现了香港人的强烈自豪感和满足感。
八十年代,伴随着中英香港谈判的开始。香港会何去何从?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了每一个香港人的面前。他们当时面临着的正是身份认同的慌乱:经受着不同文化的殖民统治,身上却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不同的意识形态也造成了文化的长期隔离,给那个时代的香港人带来了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困惑。西西是一位成长于香港的女性作家,所受的是“港式”教育,其意识形态是在香港长期生活的本土经验中所获得的。在六十年代写出了《我城》的她,在八十年代写作的有关“肥土镇”的故事1,就将这种迷茫和困惑表现了出来。
一.《肥土镇的故事》:港人身份的确定
短篇小说《肥土镇的故事》写于1982年10月。这篇小说中,作者塑造出了一个平静、安详、和谐的小镇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看做是西西“我城”的延续,也是西西笔下香港的意象体现。
在小说开篇,作者就讲述了“肥土镇”的来历:“肥土镇本来的名字,叫做飞土;有的人却说,不是飞土,是浮土。”2“飞土”无根,“浮土”无依。这种无依无靠的形容,表现出香港当时在归属问题上的尴尬。知道肥土镇名字的来源的人都已经“长满白发了”,新一代年轻人则对于曾经的“历史”已逐渐忘却,这个细节所表现的,正是香港人当时潜在的身份认同危机:“我从哪里来?”虽然整篇小说呈现出来的仍是明亮的笔调,依旧是“我城”般的香港世界,面对一些展现出来的问题,作者的选择依旧是“用轻松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用童稚的手法将其漫画化”3。“肥土镇”因为“肥土”而得到了发展,也因为“肥土”而蒙受灾难,这种寓言化的讲述,隐喻了当时的香港因经济发展过于迅速带来的经济泡沫和各种危机。但西西依旧舍不得用批判的语调去讲问题,而是用童话般的笔触和奇特的幻想,委婉地表达出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忧虑。“没有一个市镇会永远繁荣,也没有一个市镇会恒久衰落;人何尝不是一样,没有长久的快乐,也没有无尽期的忧伤。4”这种委婉的批评,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以西西为代表的新一代香港人对于这座城市深刻的热爱:因为热爱才舍不得批评。因为强烈的归属感,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许多学者所强调的香港本土意识也来源于对“香港人”身份的强烈认同。
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新一代本土香港人的成长,“我城”的香港本土意识逐渐成为了香港文化的特殊现象。“(新一代的香港人)不再有父母一代的浓厚的‘北望情结和‘过客心态,相反,他们以香港为家,以香港都市的繁荣为自豪,他们的青春体验凝聚于这个城市的发展中,故而他们对香港自觉地产生了认同感与归属感。”5无论是西西写于七十年代的《我城》,还是写于八十年代初的《肥土镇的故事》都表现出港人对于“香港人”这种身份的认同。这个时刻,在西西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香港人是快乐的、轻松的,整个城市都蔓延着祥和的气氛,对于自己的身份,当时的他们是无比清晰和满足的。
二.《苹果》:身份认同初现危机
西西笔下的这种身份认同是身处殖民地时期的特殊产物。伴随着香港殖民地历史终结,这种特殊的身份认同必然会趋于解体,这都为之后身份认同的危机、渴望、迷茫埋下了伏笔。危机似平静水面下的一股暗流,在1982年12月西西创作的小说《苹果》中,我们仍可以看到繁荣昌盛的渴望:“快快乐乐的日子,那是肥土镇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的生活”6。但在邮局职员的抱怨中藏有这样的细节:“这些人永远不知道该清清楚楚地写好他们的信封。”7“把肥土镇又写成了浮土镇。老是写:非土镇、浮土镇、飞土镇、否土镇,就是不肯安安份份地写:肥—土—镇。”8寄往肥土镇的信地址常常是错乱的。除了肥土镇的居民,外地人都不知道如何正确填写邮寄地址,不清楚肥土镇的准确位置。肥土镇名称错乱的细节,反映出的恰是在外地人眼中肥土镇的尴尬地位:肥土镇究竟在哪里?来自哪里?属于哪里?在外地人的眼中这些是看不到的。这个细节从客观的视角展现出当时香港人身份认同迷茫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别人认为我是谁?”法国学者阿尔弗雷德·格罗塞在引用伊曼纽尔·列维纳斯“个体身份不是任由外界标记来界定的”一语后,接着说:“然而(由外界来)指定的身份认同绝不在少数”9。身份认同,不仅仅有自我的身份归属,也有着外部环境对于群体的身份认同的影响,即别人认为我是谁?从肥土镇邮递员急躁的语气中我们看到当时香港人身份认同的急切渴望:“我属于这里!”属于“我的城!”为什么总有人不知道呢?
小说虽然依旧有着西西描写“我城”时那种一贯的清新明快,却暗含着一丝阴霾。在小说中,西西仍在说“快快乐乐的日子,那是肥土镇的每一个人都向往的生活。”10肥土鎮虽然依旧“真是再热闹也没有了”,但通过小说中细节展现出来的人口流出现象,以及小说结尾那封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明信片:“怎么,浮土镇要陆沉了吗?他们都到外面去寻找了”。不难看出,“肥土镇”的人们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慌乱。这些表达很可能就源于当时的中英两国关于香港未来的谈判。《苹果》中的青年、中年、老年人都不约而同地出发去陌生的远方旅游,表现出一种突如其来的迫切和紧张,甚至近乎逃难的影子。而留在肥土镇的人却在“订购最舒适的睡褥和睡床”,在吃了童话里的苹果后,想象“躺下来睡一次很长很长的觉,然后,当你醒来,一切恶梦都已经消失,人们将永远快快乐乐地过日子。……让我们醒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美丽的国家,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无忧无虑。”11可是,一觉醒来就一定会天下太平么?小说里仍然带有一种迷茫,而迷茫的实质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把握。不仅是个人未来的不确定,也是“城市”未来的不确定。对肥土镇未来的担心展现的是对于个人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归属的无奈和困惑,这是对长期殖民统治所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的初现。
三.《镇咒》:身份认同的渴望
“身份认同”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和标识。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所形成的身份认同必将伴随着殖民统治的结束走向解体,随之而来的是身份认同的渴望。《镇咒》是西西写于1984年10月的短篇小说。在我所列举的80年代西西肥土镇小说中,这篇小说具有某种转折意义。从这篇小说开始,整个80年代,西西笔下的香港由“我城”意识,开始向“失城”转变。而这一时期,恰好是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关键时期。在小说中,西西开始表现出更多的迷茫。并且对于未来的信心也明显不如从前。
在《镇咒》中,我们没有看到“我城”式的对香港无条件无理由的热爱。整篇小说都是怡芬姑母讲的那些关于“镇咒”的杂文闲事。“镇咒”一词,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贯穿全文,震慑妖邪的“镇咒”,另一层是“镇子的符咒”,保护肥土镇的“镇咒”。在小说中,关于城和镇的书写仅有寥寥几笔,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
“我的记忆中有一个小镇:满街都是杏仁树。花盆里长洋葵。人们喝柠檬汁。蜥蜴在墙上爬。斗鸡缚在墙角边喂养。圣母像糊在檐下。叮当钟响在窗前。午饭之后,人们午睡。每天有四班火车经过。天气很热,各种人依循自己的方式生活,有人躲在家里制作金鱼,有人背负父母的尸骨骑驴上路,女孩子为自己绣嫁衣,革命分子替镇长理发。群鸦乱飞,风暴突然而来,小镇就在旋风过后完全消失。”12
这段描写对于小镇的回忆虽有着类似“我城”一般的美好,最后的結局却是“失城”式的完全消散。作者在书写记忆中的小镇前听到了马荣火山的爆发、想到了庞贝古城的失落、看到了艺术工作者克里斯图不辞辛劳的包扎海岸。但是,所有想象指向的却是作者的疑惑:我该如何守护我的小镇?人的平安可以从“镇咒”中得到守护,可是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呢?作者笔下那安宁、祥和、平静的“肥土镇”呢?因此西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记忆中的小镇从风里去。我不会念咒,我不会裹扎躯体,我不知道如何守护一个物体使它不朽。”13这与西西之前对于“我城”的叙写大相径庭,他反映了在中英谈判的历史时刻,身处香港的西西更多的是一种迷茫:这座小镇该何去何从?生活在小镇中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守护小镇的渴望,就如同溺水之人想要抓住救命稻草一般紧迫。而紧迫的背后暗含着身份认同的危机以及对于身份认同确定的要求。所以我们看到西西在小说中大声疾呼:“我只是在想每一个小镇都有一个名字,有的且有一个影子,有的还有一个综合的灵魂。”14固定的一个名字、只有一个影子和灵魂就是渴望拥有一个确定的、清晰的身份的表现。
四.《浮城志异》:身份认同的迷茫
《浮城志异》是西西写于1986年4月的小说。此时的中英谈判已经尘埃落定,《中英联合公报》已经发表,香港回归已成定局。但香港人对于城市和生活的前景仍然有着某些不确定性的困扰。西西用比利时画家勒内·马格列特原本并无直接关系的十三幅超现实主义画作,以“浮城”为串联,分别用“浮城”、“奇迹”、“苹果”、“眼睛”、“课题”、“花神”、“时间”、“明镜”、“翅膀”、“鸟草”、“慧童”、“窗子”等意象为题目,通过想象、比喻、起兴,写成了一篇关于“浮城”的传说故事。通过这篇小说,西西对回归前的香港社会进行冷峻而又独到的观察,将新一代香港人的矛盾展露了出来。这种矛盾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对回归后生活状况未知的担忧(第七节《花神》),另一方面则源于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忧虑和渴望(第二节《奇迹》)。
小说这样记录浮城的开始“只有祖父母辈的祖父母们才是目击证人。那真是难以置信的可怕经历,他们惊惶地忆溯:云层与云层在头顶上面猛烈撞击,天空中布满电光,雷声隆隆。而海面上,无数海盗船升起骷髅旗,大炮轰个不停,忽然,浮城就从云层上坠跌下来,悬在空中。”15浮城的来源当然隐喻着香港沦为殖民地的历史。对比前面肥土镇的起源不正与之类似么?浮城与“浮土镇”、“飞土镇”这样的别称又是何其的相似?浮城的居民适应了现状,同时又忘记了往事,历史成为传说,而传说淡出人们记忆的现象,与肥土镇的人大多忘却镇名的来历、自身的来源如出一辙。因此我们可以把“浮城”视作是“肥土镇”形象的另一个体现。
小说第二节“奇迹”中有这样的描写:“没有根而生活,是需要勇气的……在浮城生活,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要靠意志和信心。”16没有根的生活,暗示的正是香港人对自身悬浮于家国之外“无根”状态的身份焦虑感。如同卡尔维诺不存在的骑士一样,浮城人靠着“意志和信心”,创造出了奇迹般的城市,拥有着欣欣向荣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并不能掩盖无根的尴尬。在第四节“苹果”中,西西就对浮城奇迹有着深刻的反思:“浮城是一个平平稳稳的城市,既不上升,也不下沉,同样是假象。浮城奇迹,毕竟不是一则童话。”17无论是对于“我城”的描写,还是前面几篇“肥土镇”的故事,西西的城镇往往是童话式的,对于未来的希冀往往是灿烂的、光明的。而现在,对于浮城,她却明白的告诉读者:“这不是一则童话”。这种决绝的否定,不仅仅是对第三节中隐喻香港人摆脱困扰,单纯追求平静安宁和谐的城市理想渴望的否定,也是对仅靠意志和信心维持浮城欣欣向荣的美好幻想的一种否定。浮城,不可能永远维持现在的状态,上升与下降的选择实质是对身份认同的不同选择。西西清楚的意识到,对身份的选择无法逃避。因为身份认同就好像是人的根,植物依靠根获得营养、固定位置,人依靠身份获得归属和认同。我们不可能不去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认同,就像我们必将要回答我从哪里来,我属于哪里的问题一样。
“如果浮城下沉,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水,整个城市就被海水吞没了,即使浮在海上,那么扬起骷髅旗的海盗船将蜂拥而来,造成屠城的日子;如果浮城上升,头顶上那飘忽不定、软绵绵的云层,能够承载这么坚实的一座城吗?”18
“如果浮城头顶上有坚实的云层,浮城的上升就成为可喜的愿望,还抗拒些什么呢。”19
这两句话中,天上的云层可能是对于祖国大陆的暗喻,海盗船则可能是英国殖民者的代称。西西关于浮城上升还是下降的思考,反应了现实中当时历史社会背景下香港人对于“九七回归”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们对回归不无疑虑,回归也许会让他们生活产生巨大的变化和震荡。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回归,因为天上的云层才是他们原来的所属和应有的归宿。而人们对于云层的担心,仅仅是他是否能够撑住这座城的重量。善于观察的西西在第七节中使用了这样一句话来点明香港人当时矛盾根源:“浮城居民辛劳的成果,是建设了丰衣饱食、富足繁华的现代化社会,但这社会不免充满巨大的物质诱惑导致人们更加拼命工作,陷入物累深邃的黑洞。”20渴望经济富庶的物质需求和渴望拥有归属的身份认同在这里形成一种难以取舍的挣扎。七十年代,香港本土意识的萌芽及西西“我城”思想的形成就源于“意志与信心”所带来的经济腾飞、生活稳定。而对于这种生活现状的认同也就自然的成为香港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基础。“九七回归”,带来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未知的九七之后是机遇还是危机?都是悬浮在每一个香港人心中的问号。我该何去何从?也许是当时每一个香港人都有的困惑,实质上是香港人对于身份认同的一种迷茫,也可以说是当时香港人共同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阿尔弗雷德·格罗塞所写的《身份认同的困境》一书中曾这样写道:“疆域、边界的界定往往能够产生身份认同。获得共同的治理、接受共同的教育、参与或应对相同的权利中心,单单是这个事实就超越了共同归属的表象,产生并强化着一种共同身份的情感。”21这从政治角度为我们解释了新一代香港人本土意識的部分成因。西西《我城》、《美丽大厦》中所表达的轻松、明快、积极的城市形象和市民形象就是当时港人身份认同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的体现。但是这种身份认同是源于长期殖民统治所形成的身份认同,他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和偶然性。伴随着八十年代中英香港谈判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香港人在身份认同中的危机,自然而然的在文学中得到反应和抒写。王德威在解释“文学地理学”时曾有这样的观点“当这样一种以虚构为基准的文学空间介入到实际历史情境里,必然会产生碰撞,产生以虚击实,或以虚寄实的对话关系。”22在《肥土镇灰阑记》中西西这样写道:“不过,让我老老实实的告诉你,肥土镇并不在上演戏剧,因为肥土镇本身就是舞台。一切都是真事,何须搬演?这也不是古代,而是现在”23。她在八十年代所书写的“肥土镇”的故事,就是对彼时香港社会的真实写照,将当时香港人身份认同的渴望、迷茫和无奈表达到了极致,成为了香港文学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时过境迁,光阴荏苒。1997年香港回归至今,在中央政府的有力支撑下,我们看到香港保持了政治秩序稳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势头。特别在几次金融危机中,中央政府对于香港的有力支持,成为了香港维护自身自由港贸易经济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在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社会内部均有共识。所谓的政治身份认同的迷茫也伴随着长期的稳定成为历史。拂去历史的浮尘,西西笔下的“肥土镇”现象所反应的问题实际上是殖民地的身份认同问题。这个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殖民地逐步摆脱原有宗主国的殖民统治就开始不断显现,在文化方面继而引起了“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讨论。如果将西西笔下的“肥土镇”现象放在文学内部来看,他同样反应出整个海外华文文学内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因空间、时间、政治等各种原因远隔故土之后,其文学作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西西的“肥土镇”系列小说,从政治身份的角度来看,表现了政治身份认同因殖民统治而产生割裂之后所带来的迷茫。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割裂和迷茫的现象似乎并没有政治身份那样严重。我们依旧可以清晰的感知到,这是用中文写成,具有中国文化特征、中国文学特色的小说。在殖民的过程中,殖民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统治力量,因此其话语必然会占上风。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忽略被殖民者所具有的那种蓄势待发的反抗力量以及殖民地人民长期养成的文化传承的存在。这种存在是长期形成的积习和沉淀,它犹如基因一般,会被永久的传承下去。即使是经历了近百年殖民统治香港和曾经与大陆长期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台湾,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金庸创作出的具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武侠小说,听到周杰伦、方文山等创作的具有强烈“中国风”色彩的流行歌曲。这些文学作品、流行音乐作品都在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力。王德威在讨论海外华语文学时这样说“我以为即使是在有限的殖民或是半殖民的情况里,海外华语文学的出现,与其说是宗主国强大势力的介入,不如说是在地居民有意无意地赓续了华族形式。”24这同样可以回答西西“肥土镇”系列小说中所产生的身份认同迷茫和困惑。政治身份认同可能会有无奈、也许会有迷茫,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依旧可以让我们找到自身的归属,让我们对身份认同具有清晰的轮廓。
而今,面对现在汹涌而来的全球化大潮。国家、民族之间的界限伴随着全球各国之间联系紧密而趋于模糊。如何在全新的世界文化发展形势面前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成为了很多学者所担心的问题。这种担心也可以理解为在政治身份逐渐模糊的情况下,产生的对自身身份认同的迷茫,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危机感。回首西西笔下的“肥土镇”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或将是:长期的分裂与融合也许会让身份认同产生迷茫,但并不会完全割裂原有的身份。身份认同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我是谁”的问题,他包含着“我从哪里来”、“我将何处去”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同样,身份认同也不仅由政治因素来作为唯一考量,文化因素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身份纽带和传承。当我们因为所谓的全球化导致我们话语权丢失继而产生文化不自信;因为害怕政治疆域的模糊而产生文化被同化的危机感,并急切地喊出那些并不成熟“中国声音”的时候。不妨回头来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我们不自信的根源并不是我们文化的整体问题,而是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我们自身知识水平不够而导致的。从古至今,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形态的变化,我们的文学经历了离散、分割甚至暂时的断裂。可是,直到今天,中国文学依旧在世界文学之林屹立不倒,整个华文文学仍在被整个华人世界所阅读、欣赏、讨论。这个事实证明唯有提高对于我们自己文化、文学的研究、发掘和深耕,才能真正的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学在全球化的融合中迸发出自己的独特魅力。
注 释
1.这些作品主要包括《肥土镇的故事》(1982年10月)、《苹果》(1982年12月)、《镇咒》(1984年10月)、《浮城志异》(1986年4月)、《肥土镇灰阑记》(1986年12月)等
2.西西.胡子有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第47页
3.赵稀方.西西小说与香港意识[J]. 华文文学,2003(3)
4.西西.胡子有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91页
5.赵稀方.西西小说与香港意识[J]. 华文文学,2003(3)
6.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5页
7.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6页
8.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6页
9.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西西.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第55页
11.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56页
12.西西.胡子有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50页
13.西西.胡子有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51
14.西西.胡子有脸[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51
15.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7页
16.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9页
17.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6页
18.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18页
19.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20页
20.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第22页
21.《身份认同的困境》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著,王鲲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2.《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王德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3.西西.手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第95页
24.《现当代文学新论:义理·伦理·地理》 王德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介绍:刘飞,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