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法及其应用*

2019-05-29 03:50:10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线过点直角坐标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熊 露

☉内江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赵思林

解析法是解析几何思想方法的简称.解析法是指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并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解析几何兼具“数”的抽象和“形”的直观.解析法兼具思想性、方法性和工具性,也就是说,解析法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又是研究几何曲线或曲面的基本方法,还为统一处理一些数学问题提供了基本工具[1].本文主要探究了解析法在函数、三角、向量、不等式和平面几何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在函数中的应用

例1对于x∈R,求函数的值域.

分析:若用代数方法则较难下手,但注意到两个根式就可以发现,f(x)实质上是两个距离之差的形式,由此可以构造距离来简化问题.

解:易知从而问题转化为求点C(x,2)到点A(-3,0)与点B(2,0)的距离之差,如图1所示.因此f(x)=|CA|-|CB|.

图1

因为点C(x,2)是定直线y=2上的一个动点,

所以在△CAB中,||CA|-|CB||<|AB|,

即-5<|CA|-|CB|<5.

故f(x)的值域为(-5,5).

例1的推广:若a>0,Δ1=b12-4ac1≤0,Δ2=b22-4ac2≤0,求函数的值域问题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来解决.

例2若x、y∈R且满足|x|+|y|=3,试求m=x2+y2-2x-2y的取值范围.

分析:由于|x|+|y|=3,m=x2+y2-2x-2y,很容易想到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问题转化为在|x|+|y|=3的条件下,求圆的半径的最值问题.

解:|x|+|y|=3表示正方形ABCD,m=x2+y2-2x-2y可整理为(x-1)2+(y-1)2=m+2.该方程表示以M(1,1)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如图2所示.

所以只需求正方形ABCD边界与圆族中的公共点的最小(或最大)圆的半径,即当⊙M与正方形ABCD的边AD相切时,圆的半径最小,即当且仅当

当⊙M过点B(-3,0)或C(0,-3)时,圆的半径最大,

即当且仅当x=-3,y=0或x=0,y=-3时,mmax=15.

二、在三角中的应用

例3已知求β的值.

分析:首先对方程进行整理,用代数方法无法直接对方程进行求解,但经仔细分析可以发现通过构造直线和圆,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

解:由题意,得(sinβ+cosβ)cosα+(1-sinβ+cosβ)sinα-

构造直线和圆O:x2+y2=1.

显然点(cosα,sinα)既在直线l上,又在圆O上,所以圆心(0,0)到直线l的距离不超过圆O的半径,即有

从而得到,cosβ≥sinβ.

因为

三、在向量中的应用

在解决一些与向量有关的问题时,应适当考虑解析法,这样能够使数与形紧密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也会更加方便.

例4在△ABC中,AB=BC=CA=2,设点D、E满足求t的值.(本题为2012年高考数学天津卷理科第7题的改编)

解:以BC边和BC边的中垂线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3.

图3

例5在平面上,求的取值范围.(本题为2013年高考数学重庆卷理科第10题的改编)

解:由题意,以A为坐标原点,直线AB1、AB2分别为x、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四、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例6已知x、b、c∈R且b2+4c2=1,求证:|b-2cx|≤

分析:一般我们习惯将x视为变量,把b、c视为常量,但这样做不方便运用b2+4c2=1的几何意义.若将x视为常量,b、c视为变量,再令2c=e,则有b2+e2=1是一个单位圆,这样自然就可以用解析法了.

证明:不妨设x为常量,令2c=e,则b2+e2=1.

在b=xe中,若把x视为常量,b、e分别视为纵坐标和横坐标,则方程b=xe表示直线,b2+e2=1表示单位圆.从而圆上的任意一点(e,b)到直线xe-b=0的距离不大于此圆的半径,即

注:此题也可用柯西不等式求解.

例7若x、y、z∈R且满足其中m>0,求证

分析:若把方程组中的z看作常数,则方程组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但第二个方程是一个椭圆,令2y=y1,就可以把第二个方程变成一个圆.

证明:记2y=y1,则方程组的几何意义是直线x+y1=m+3z与圆有公共点,所以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圆的半径,即有

同理可证

五、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例8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

证明[2]:以△ABC的边AB及其高线分别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4.

图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B,C的坐标分别(a,0),(b,0),(0,c),过A作BC边的高线AD交OC于点E.由平面几何知识可得从而,所以AD所在直线方程为,即bx-cy-ab=0.故E点的坐标为

同理可得△ABC中AC边上的高与y轴相交的点的坐标为所以点是三条高线的交点坐标.

故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

推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三点的坐标为Ai(xi,yi)(i=1,2,3),则三点间的线段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其中特别地,D=0时当且仅当

A1、A2、A3三点共线,可用于解析几何中证明三点共线问题.

例9如图5,自圆O外一定点M,向圆引切线MA、MB,A、B为切点,过点M的任一直线交定圆于C、D,交AB于E.

图5

证明:设圆的方程为

设点M的坐标为(x0,y0),

则AB的方程为

设割线MD所在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将③代入①得(x0+tcosα)2+(y0+tsinα)2=r2,

设方程④的两根为t1,t2,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

由参数t的几何意义知:

因此方程的根t满足

又由几何意义可知:

因此由⑤⑦可知

评注:本题若采用纯平面几何法来证,则有较大难度.

对于与圆有关的结论,往往会联想到椭圆.

推广1:自椭圆外一定点M,向椭圆引切线MA、MB,A、B为切点,过点M的任一直线交定椭圆于C、D,交AB于E.求证:

证明:从略.

推广2:如图6,自二次曲线C外一定点M,向曲线引切线MS、MT,S、T为切点,过点M的任一直线交定曲线于P、Q,交ST于R.求证:

图6

证明:从略.

评注:利用传统的几何法来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2],并且对解题技巧也有较高的要求,而解析法具有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多算少想等特点,故利用解析法来解决平面几何问题,对培养数学运算素养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高线过点直角坐标
从平面直角坐标系到解析几何
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深刻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个圆锥曲线性质的推广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
涉及三角形高线、中线的欧拉不等式的加强
中等数学(2017年1期)2017-06-01 12:21:50
30CrMnTi钢高线轧制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上海金属(2016年2期)2016-11-23 05:34:23
高线红外测温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山东冶金(2015年5期)2015-12-10 03:27:50
TSC动补装置在高线6kV系统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2期)2014-02-27 14:10:38
数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