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东 汪彩兰
[摘 要] 思政理论课教学须按课程目标与内容、教材实际、理论最新发展实际及学生实际推进,并使理论性成为思政理论课的鲜明特征。教师须引导学生重视阅读教材,又有相应拓展,且提倡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思政理论课应在保持理论性特征的同时,多方面联系实际。学生生活、课堂实际丰富易变,需要教师坚持正确观点和目标,坚持理论定力,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增强理论学习兴趣与效果,巩固正确价值观、思想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思政理论课;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96-04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开篇,在指导学习的段落中,均提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其实,这一方法既适合于学,也适合于教,可以算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思政理论课中,教师教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师生互动过程,均需理論联系实际的方法。
一 关于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一般理解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党的理论概括中,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当代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可以说是党的思想路线给予的极为重要而有益的启示。所谓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大致可以理解为包含但不限于这三层意思:第一,用实际事件、案例辅助教师讲清、学生学懂相关理论;第二,将理论运用于认识、分析、判断或指导生产、生活或学习的实际;第三,总结“实际”,以丰富、发展、完善理论(这是较高期望)。这些都要求,所联系的“实际”与理论有较高的相关性、契合度。就课程名称看,思政理论课显然可以理论性特征为先、为主,其次才是“实际性”,所以,假如有教师在思政教学每堂课均是以学理分析、纯理论讲授形式进行,好像也无可厚非。事实上,这是过于理想化的假设。
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们生活、生产实践密切关联,教学实践中几乎不可能有教师仅仅进行理论灌输而不联系实际,纯理论讲授的课堂不会常见,或仅为罕见。随着各级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尤其是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思想的影响,以及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师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轻视与偏见,倒是思政理论课理论性弱化的现象较易成为流弊。这往往表现为:
(一)轻视理论性,偏重“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中偏重描述实际案例,甚至举出并不恰当的事例或非主流的“段子”,好像显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那看似有理,貌似符合实事求是思想精髓,却是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借口,将本应是思政理论课主要属性的理论性过度弱化,甚至有时候取消了理论讲解,实则否定、抛弃了思政理论课的理论性。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未必都是教师理论素养不足,有时可能是教师受某种暗示或指示、要求的干涉而导致。比如,不同身份的评教者(同行专家、领导、学生)过度强调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多举一些现实生活事例,要让学生愿意听、容易懂、快乐学,甚至要求每堂课要有歌声、笑声;若教师稍微多做一点纯理论讲解,则被批评为呆板、满堂灌、课堂不活跃。在评价气氛下,教师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迎合评教者,于是,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畸轻理论、偏重实际”的问题自然较易产生。
(二)理论与实际非有机联系,偏差较大
教师所联系的“实际”与应该阐述的理论相关性不强,或不能够较好地说明该理论知识点,甚至有个别“实际”联系不当,有消解理论内容的嫌疑,那就难以达到甚至已然背离教育教学目标(更有甚者,极个别教师课堂言论有违党的教育方针,有煽动蛊惑之嫌,则另当别论)。某校出现过有思政理论课教师采用“放电影教学”的形式:该教师某次课一个半小时,要求学生通过教室多媒体全程观看一部电影,同时,教师离开教室去做别的事情。如果把这样的课称为符合“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把课堂交给学生”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法或理论,未免太过牵强。除了教的方面,这样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学的方面——在学生答题中(课堂答题或讨论以及期末笔试答题时)也有表现。笔者从批阅过的大量期末考卷中发现,在学生书写的部分题的答案中,所举例子不能较好地支持论点,或不能由所给案例作恰当的理论解读等问题,都不鲜见。
二 在坚持理论教学内容和方式与教材实际、理论发展实际、学生实际相联系相适应的过程中,凸显思政理论课理论性特征
不同于思政实践课,思政理论课务必按课程目标与内容、教材实际、理论最新发展实际及学生实际,扎实推进思政理论教学,并使理论性成为思政理论课的鲜明特征。思政理论课既要有理论广度,又要有理论深度,可以且应当追求理论“温度”,但不能为了“温度”而罔顾广度与深度。顾及但不能一味迁就、迎合学生原有的理论素养程度,而致使理论部分涉及的太浅、太窄。那自以为是的迁就,看似照顾学生,实际完全可能是低估了学生的求知欲、接受力,反倒成为对学生可塑性的藐视、无视,也就没有做到对学生的平等、尊重,不能很好地保护、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若要思政理论课名副其实,教师应当坚持“理论”定力,维护思政理论课的理论性特征,不随波逐流,不屈从于非理性的外在压力,不盲从于有违教学规律的所谓新理论,以防思政理论课理论性特征虚无化,更要防止需要传播的正确理论的虚无化,更有必要从防止正确理论虚无化的思想高度,来防止思政理论课理论性特征虚无化。实际上,较好地体现、保持思政理论课的理论性特征,恰恰是防止需要传播的正确理论虚无化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论自信的重要渠道。教师应当激发、强化学生对理论学习与运用的意识、兴趣,要求、指导学生实实在在地阅读、理解、运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理论学习。
(一)以教材为本
思政理论课教材蕴含着思政理论课需要贯彻于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乃至基本方法,为课程实施的基本资源、首选蓝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正视教材重要价值并充分利用教材。
1 向学生解读教材规格、由来
思政理论课教材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同领导,组织大规模、高规格权威专家团队,形成编写组,阵容可谓强大。教材经编写组集中精力编写、历时许久,又及时更新充实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再由高层领导机构审定,又由国内一流出版社出版发行。这足见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关心。教师向学生讲清这些,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被关怀、重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教材的珍贵,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建议重视教材、通读教材
就思政理论课教材而言,无论其思想理论内涵还是写作方法或语言技巧等,都几近完美,都值得大家花时间去通读理解、学习借鉴,教材所蕴含的明理向善、精益求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可贵的精神品质,也都值得每一位同学领会、继承、发扬。其实,教材本身既包含了理论阐述,也有恰当的实际案例。不脱离教材、重视教材,原本就是师生需要注意的第一实际。反之,若是漠视了教材,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能在根本上漠视了理论,于是,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宜向学生说明这些,鼓励、引导学生重视教材、通读教材、学好教材、用好教材。
3 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教材的理论性、局限性
同学们阅读过程中,可能发现教材对于有些理论内容只是点到为止或引而不发,甚至对某些看似相关的理论只字不提,有时对某些理论内容的阐述稍嫌不全面深入,有的章节材料显得不够丰富新颖。这并不妨碍教材的根本作用,有些恰恰是符合教材(不同于其他著作的)自身应有特性的。限于阶段目标设定、篇幅、课时及学生平均知识储备基础等,每一种思政理论课教材有一定的容量,不会也无须面面俱到,而是对不同知识点的呈现有取舍、详略之别。至于某些内容的滞后性,也是自然、正常的,因为教材出版后,理论与实践仍在继续发展变化。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们随时可能接收到各类新信息——理论成果或形形色色的社会新闻。当然,还有一些问题可能与学生自身兴趣、视野、思维和思想观点等等有关。教师也当引导学生合理、全面、辩证地看待教材,从而让学生立足教材,学习教材的同时,反思自身、充实知识、开阔视野、观察社会、了解相关新的理论成果,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教材、弥补教材之“不足”。
(二)拓展阅读
这里的拓展阅读是指在教材之外选择相关材料(主要指理论著作)进行阅读。
1 指导拓展阅读前的注意事项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教材,要意识到,教材不是理论的全部,往往也不深究局部理论。思政理论课教材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尽量适应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甚至不同社会背景的大学生,所以,特定的学生要想充分理解教材,通常要根据自身知识结构,进行适当地拓展了解。了解渠道之一就是阅读教材以外的相关材料。
思政理论自身体系就很庞大。推荐拓展阅读的内容需要精心选择,在适合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合学生,即要做到作为学习对象的理论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多方面实际情况联系适当——考虑学生的总体教学日程安排、课程进度、知识储备、资源渠道条件乃至思想状况、文化环境与社会背景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时,预先有一定了解,以期拓展阅读尽可能适度、適量、有效。比如,学生在某段时间课程多,又要进行外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则不要求他们读太多文字材料;某段时间“文化自信”“博鳌论坛”成为热点话题,则选取较为权威的相关论著供学生阅读。
2 拓展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材料的选取,可以涉及古今中外较为经典又不是佶屈聱牙、深奥难懂的作品。作品至少可以涵盖这几类。
第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代表性典籍。思政理论课教材每一章节内容,都与传统紧密相连,教学阐发时,大多都有中国自己的经典可以引据,有时这也是使某些理论中国化或凸显中国特色的需要。教材中引经据典部分大多很简要,想详解深究,最好读相关典籍原文的更详尽的部分或全文。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中国精神”“道德传承”等部分教学中,可推荐阅读《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重点了解其中关于仁、义、诚、信等德目的篇章。
第二,马列毛邓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作、领导人重要讲话。限于篇幅及教材特点,教材对有关经典作家作者的原著只是部分引用,或间接引用,学生阅读时或许会感到教材有些引述似语焉不详,欠深入透彻。根据个人经验,这时,读者要是能找到相应代表作原著,进行大段或全文阅读,常常会觉得豁然开朗。这一类材料的推荐方式,在思政理论教材上也有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推荐的内容进行再选择或补充——再选择,可以指出特别重点段落、语句;做补充,可以加推更新的重要材料,尤其是在教材出版发行后领导人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值得关注、学习。如在2017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章节教学前后,笔者曾请学生课下查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的重要讲话的报道,并请学生用笔记下关键词句。这是对教材的重要补充,也是大学生应该了解的新论断。
第三,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人民日报社论或评论员文章及其他相关专著等。这里以学术期刊论文为主,它们相对短、新,又最能体现理论研究前沿动态,易读。教师根据进度,结合相关章节知识点及教育教学目标,指导、推荐,给出著作的大类或具体题名,或将论文数据库检索方法告诉学生,让学生亲自去检索、借阅或下载阅读,或直接将作品推送给学生——电子版可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让学生互相转发、收阅。在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分别向学生推送了《人民日报》刊发的任理轩论协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列文章、部分核心期刊发表的吴晓明《“四个全面”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部署和实践纲领》、贺祥林《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之辨析》等较新的学术论文。
(三)提倡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
理论教学是思政理论课的主体环节。讲到理论的重点要点时,要有一定深度,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不囿于片面,不迁就反面,不限于以往;全面辩证对待理论;对反面甚至反动观点有批驳;除以往已展现在书中的理论观点以外,及时结合理论新成果、新提法,如近期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等,在相关章节的学习讨论中予以补充。
教师引导、推进理论学习,不是仅指要学生进行单一形式的常规阅读,可以变换多种形式,让理论学习不再单调,以提高学生参与率、增强阅读效果。根据经验,如果教师只是把专著名称或文章题目提供给学生,恐怕没有太多学生会真去阅读材料实际内容;即使把实际材料全部内容交给学生人手一份,也很难让他们百分之百参与阅读。教师可以就推荐材料,要求学生亲笔摘抄、写几句心得,而不是用电脑复制粘贴;还可以将学生书写材料集中公开展出;可以指导、组织办专项学习心得交流会、报告会、研讨会等。
笔者曾连续几年组织所带班级举办多样学习活动,如“源清流正,涵养‘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文献书写作品选展”等;指导学生利用近两小时课外时间在图书馆专门会场,开展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习心得交流会”。展览、交流会等活动具体布展或主持,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按指导意见去操办,这样又可以促使学生强化学习主体意识、教育主体意识,同时增强荣誉感,也锻炼了班级组织。
提倡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不等于鼓励随意使用新媒体而轻视传统阅读写作。就当前的网络资源质量及青年学生的自制力看,学生对网络、数字阅读的过分依赖的同时,往往较易受到不良信息干扰、侵蚀。有研究指出,网络科技异化的出现也是一种如影随形的必然结果,而网络对青年的掌控尤为严重,影响到青年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教师在提倡理论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最好提醒学生,善用传统与现代的工具和资源。
三 思政理论课应适度体现联系更广泛的实际
思政理论课自身特质就要求理论须联系实际。思政理论课应在保持理论性特质的同时,从理论讲解,到对学生的要求、考察等多方面实实在在联系广泛的实际,杜绝空谈,防止虚无,论理有据,评人(评价考核学生)有据。
思政理论来源于经典理论,更是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息息相关。教师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进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班级校园、家乡地方、国内国际、媒体见闻中联系素材,借鉴理论、验证理论,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分析评论、思考對策,交流探讨、端正提升。这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善于处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理论情境向现实情境的转化,从教育方法和教育对象全方位入手,让思政理论课教学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又实现共情。
“思修”课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想状况去理解。比如,讲到“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部分时,可以请学生以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现状或发展历程,与教材中相关阐述做对照,还可以联系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的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例,从涉案者理想信念丧失、价值观扭曲而引起的严重后果,说明理想信念、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道德”等部分教学中,可以联系同学们身边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正反面事件,联系校纪班规,进行研究式解读,加深对先进道德规范内涵及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理解。
在“概论”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等章节教学中,为让同学们尽可能都思考,而且切实将实际与教材相关论述联系起来理解,笔者在课堂上为每位同学发放一张空白纸,要求限时将自己家乡所在县区或乡镇经济社会建设实际案例选择一二,简明写出来,并随后写几句话以短评或谈体会、对策。
四 考核学生时理论联系实际——听其言观其行,符合实际
思政理论课教学虽是起于课堂、理论,但要落到思想、行为,如此才可达于思政理论课教学教育教学的目标——既是该课程设置的初衷,也是思政理论自身重要价值之重要部分。而考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应当尽可能真实全面,即既要通过听其言说、看其答题或写作中的理与论,也要联系实际——看其在课堂内外的实际行为,放在大环境、大背景下,放在学生整个生活中,放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考察。
所谓对理论的了解程度、运用能力,不只是体现在对理论的阅读理解、记忆复述,也不限于运用理论认知、解读外在实际的一般现象,更应体现为将理论运用于自身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增强、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坚持,还有在理论的指导和启发下,善于对自身及社会问题予以发现、分析、批判、解决。
据了解,很多高校在思政理论课给学生的终评成绩来源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综合,平时成绩(平时分)的判定依据主要是平时课堂表现,诸如上思政理论课时是否迟到、旷课、课堂互动中的表现等。有研究发现,较多高校长期以来在“思修”成绩考核中,以书面考试为主,考核结果不能反映学生实际思想道德水平。就思政理论课的特殊性看,给学生平时成绩时,除参考平时课堂表现外,还应参考学生的课外一般日常行为和课外特殊行为(义务奉献、志愿者公益活动等,如学生因好人好事受到表扬表彰则应给予较高的平时分),明确预告学生:平时成绩源于对平时思想、行为大范围实际的考察,倡导言而有信、有行、有成,倡导“先行其言”(《论语·为政》)、“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反对言而无信、言而无行、言行不一、言行相反,反对作秀式活动,倡导诚心实意、持之以恒的积极行为,将正确高尚的价值观一以贯之。
实际教学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偶然因素影响。学生生活、课堂现场实际生成总是丰富、不定的,远非预设可以涵盖,需要教师坚持正确思想观点和目标,坚持理论定力,运用教育智慧,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增强理论学习兴趣与效果,形成、巩固正确价值观、思想政治观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望其引领文明,为校园文化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正能量。
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中,“联系实际”为厘清“理论”服务,理论最终又要服务于实际运用;理论与实际应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于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同时统一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法律素养。这是由思政理论课的功能与目标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谢晓娟,等.网络科技异化及其治理[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
[2] 许传红,程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困境与学情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4).
[3] 易莉.以考促教 以教促学——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立体动态式”考核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