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放飞想象,激活学生思维

2019-05-24 07:38周梅芳
新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官现实想象

周梅芳

想象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巨大动力,而孩子们天生爱想象,为师者应让学生释放天性,舒展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和创造力,让思维得到发展。现笔者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快乐的想象之旅”为例,谈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激活思维的点滴做法。

一、静心冥想,悟想象之奇

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增强注意力的有效形式,它通过获得深度的宁静状态产生鲜活的思想,实现想象的高度自由与时空跨越。

活动伊始,伴着美妙的音乐,笔者用轻柔的声音把学生带入“快乐想象之旅”中。在冥想中,他们上天入地,爬高山、潜深海,满眼的美丽与神奇……当笔者表示疑惑:“为什么这些景象都没出现在面前,我们却能看到?这是哪種神奇的力量?”学生自然地喊出:“想象力!”这时想象力这个概念是学生自己感受形成的,不是外在被动的强加。

通过静坐冥想,学生紧张激动的情绪变舒缓,获得了渴望已久的内在深刻的安宁与精神快乐,激活了思维,对想象力的神奇有了感性的认识,悟出:只要我敢想,没什么不可以!

二、旅游为线,激想象之趣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施原则是强调其活动性和情境性。中年级小学生比较难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开展情境性活动恰恰可以将具体经验和抽象思维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学习处理想象中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思维张力得到精彩绽放。

小学生好动,喜欢旅游,于是笔者以旅游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带着学生在想象中爬武夷山、游三清山、逛月亮湾、赏象鼻山,还尝试着为景点命名。如三清山的“女神峰”,学生们为它取名“观音山、玉女峰、仙女峰……”;来到婺源,猜当地人为图片中的地方(月亮湾)取什么名;对于“象鼻山”,笔者进行引导:“圆平淡无奇,但大自然是神奇的,它用它的鬼斧神工给一个圆添上几笔,就变成了享誉世界的象鼻山。”学生们大受启发,在“给圆加上几笔成为新事物”的基础上是脑洞大开,思如泉涌。

以旅游为线,串起想象课堂,学生在具体的旅游情境中参与活动,能感受到熟悉的轻松愉悦感,以及安全和可控制感。想象的兴趣因此被充分激发,学习活力得到充分彰显,思维变得极其活跃。

三、调动感官,探想象之法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等。合理调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从而收获思维力、学习力的全面提升。开始想象之旅时,笔者提问:“外出旅游要带上什么?”学生的回答大多离不开吃、穿、用,显然是思维受限了。于是笔者引导:“除了这些,我们是不是也要带上眼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打破思维定势,明白还要充分调动眼、耳、口、鼻、脑等器官的功能,“想象之旅”才会更有意思。

每“浏览”一个景区,笔者就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情境,带领学生调动一种感官进行加强训练,探究想象之法。例如,来到武夷山,以山为背景,邂逅几位游客(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想想发生了什么事。有的学生说是队员中有人爬不上来,大家放下绳子拉他;有的认为是好不容易爬上山顶,行李却掉了下去,他们想用绳子把行李拉上来;有的觉得是一位队员累坏了,不想走,于是大家让他抓住绳子滑下去……学生们不断拓展思维空间,从中探索到想象的妙招之一:用眼睛——仔细观察。接着,来到三清山,一路上欢快的乐曲相伴,突然出现不协调的声音(如:狗叫声、玻璃打碎的声音、掌声等)。听觉引起的想象更不受限,学生打破常规去想,另辟蹊径去想,有的还能把多种声音联系起来,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们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能逐渐悟出想象小妙招之二:用耳朵——认真聆听。想象若能服务于学习生活,那这样的想象意义非凡。来到月亮湾,可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帮助当地的孩子改造书包、书桌,使其更方便实用。笔者依托现实,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实际,活用脑,巧想象,获得创造的灵感,激活创造性思维。此环节学生践行着第三个想象小妙招:用大脑——引发想象。最后,笔者组织学生动手绘画,给“圆”来个大变身,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动觉,使其感受想象以纸质状态出现带来的神奇魅力。同时结合伟大人物布莱特兄弟、爱迪生等敢于实践最终实现梦想的故事,送给学生第四个想象小妙招:用双手——勤于实践,让想象照进现实。

当然,这些感官训练并不是独立的。据英国专家从信息接收角度研究得到的成果显示,人们视觉获知占83%,听觉占11%,触觉占15%……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合作共行,进而拓展思维的独特性、求异性、深刻性等。

四、动手设计,助想象落实

创造发源于想象,它可以由想象者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对自己以前积累的知识、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形象。想象蕴涵着许多潜在的可能性,它超越现实却又来源于现实,它是经过一定努力可以实现的。

随着活动的层层推进,笔者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现实,带他们到“发明家俱乐部”参观新型小发明:新型雨伞、杂志凳子、磁铁搭扣鞋、拉链式耳机线、方便看书器、会跑的旅行箱……然后让学生说说身边的新发明。这样由远及近的分享,能让学生们受到鼓舞,明白创造并没有那么难;也能得到启迪:创造可以是原有两种或多种事物的组合,也可以是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学生们发明的欲望纷纷被燃起,笔者进而引导他们设计新发明,画出草图,并作文字表述,申请加入“俱乐部”。这些想象里蕴涵着学生美好的愿望,传递着积极的能量,与现实有着多元的联系,相信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认识和接受考验,它们都将可能成为现实。

小学生的想象思维正在经历从无意到有意、从再造到创造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体察、呵护、培养;有义务带着学生悟想象之奇,激想象之趣,调动多种感官探想象之法,动手设计为想象成为现实助力,以实现学生想象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感官现实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感官训练纸模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