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训,宜“疏”不宜“堵”

2019-05-24 07:38陈淑琼柯常达
新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机构培训

陈淑琼 柯常达

当前规范校外培训已经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也部署了有针对性的治理行动。应当说,校外培训机构的有效治理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拳出击势在必行。分析目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并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对校外培训应秉持的基本态度是:宜“疏”不宜“堵”。

不宜“堵”是指不能因培训乱象或者学生减负等原因而把校外培训“一棍子打死”,完全否定校外培训;而是应当以“疏”为主,力图形成良好的校外培训体系与氛围,把校外培训塑造成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一、校外培训为何不宜“堵”

(一)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存在的合理性

校外培训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校外培训机构针对部分学生对学习、特长、爱好的需求,遵循市场运作规律,在提供教育培训服务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从供需理论的视角来看,市场有合法需求,那么供给也就具有了合理性。所以,就这个角度而言,校外培训是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明确的是,需要校外培训并不代表我们要容纳那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校外培训,我们也不能因为有不合理不合法的校外培训的存在而全然摒弃校外培训。

(二)为学校教育带来补充与革新

校外培训通常是指除学校教育外,为学生提供的培训。从教育内容而言,校外培训甚至比学校教育更加丰富。校外培训不但有文化课辅导,还有兴趣、爱好、技能培养等等,覆盖面非常广泛。因此,实际上,校外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甚至还可能推动学校教育。

一直以来,我国校内外教育的分界是十分明显的,学校教育一直处于行政化的体系之中,难免陷入“固化”和“僵化”的困境,而优质的校外培训反而更能够从学生具体出发,因材施教,选择学生合适的教学与教育方法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这在客观上将会激发学校教育的革新与改进。

(三)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个时代是倡导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国家也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可以说,未来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将会让人们对校外培训有更加准确的认识,校外培训也会获得应有的地位与发展。学习型社会,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机构,校外培训机构也同样是人们接受教育的重要场域。实际上,人们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学校教育之外获得的,甚至很多知识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学不到的。因此,把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衔接起来,融会贯通,是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校外培训应该怎么“疏”

(一)准入有标准,监管有力度

那么,对校外培训究竟应该怎么“疏”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核心理念可以理解为:准入有标准,监管有力度。在准入方面,“省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订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制订,并向省级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备案”。如此,校外培训机构就有了相应的门槛,治理培训乱象有了第一道防火墙。这是“疏”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监管方面,《意见》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规定:完善日常监管、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公布黑白名单。这是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运用行政权力对校外培训机构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如果说严格准入是对于校外培训源头的“疏”,那么有力监管就是对过程的“疏”,由此可见,规范校外培训绝非一劳永逸之事,而需持续戮力之功,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外培训不断完善并具有长效性。

(二)提高对校外培训的认识及选择能力

对于校外培训的规范与治理,在制度层面形成供给侧的全面改进是当务之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我们也要着眼于产生校外培训乱象的环境因素,比如培训需求的盲目性。因此,我们要引导社会,特别是学生及家长,对校外培训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学会理性选择校外培训。

一方面,要客观认识校外培训。校外培训固然是加强文化课的途径之一,但绝不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救命稻草。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人们应该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观与学习观。校外培训确实是接受教育的重要选择,但不应该被贴上“功利性”这唯一标签,更不应该成为“应试”的法宝。另一方面,要理性选择校外培训。学生及家长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厘清校外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主次关系,互补关系,切不可本末倒置,过度依赖校外培训;第二,要结合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参加校外培训,而不是“贪多求全”,要能够控制数量;第三,要尽可能选择正规的、资质好的培训机构,才能够保证质量。

应当说,需求侧的改变,也非常有助于对校外培训的“疏”,它能够自然淘汰质量低、不合格的校外培训机构,激发培训机构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动力。

(三)增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能力与责任感

不管是从制度层面对供给侧进行规范,还是从社会层面引导需求侧的改善,二者都是通过外力来影响校外培训。实际上,对于校外培训的“疏”,还有一个关键就是增强校外培训机构本身的能力与责任感。“物美价廉”的商品总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校外培训也不例外。

校外培训机构要增强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第一,增强服务能力,依据学生的具體需求,量身定制满足学生的教育服务产品,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第二,增强创新能力,教育服务之间的竞争也会呈现市场化,因此,培训机构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依据当下学生不断发展的心理特点与素质特长,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教育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第三,增强社会责任感,校外培训乱象的根源在于有的培训机构片面追逐经济利益,唯利是图,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这不但影响了受教育者的成长,更会让自身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校外培训机构要将教育责任转化为本身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及办学成效,也才能获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整体而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校外培训能够自“疏”自“导”,不断自我改进、发展与淘汰,另外,政府通过制度设计起到兜底作用,再加上消费者也能够对校外培训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与选择。如此,莫要“堵”,无需“堵”,而是通过各个主体的“疏”,方能让校外培训这个行业形成良好的发展形态。

(作者单位:厦门市金安小学厦门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型机构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