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把“数感”摆在十个核心概念的首要位置,表明了发展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维习惯和情感态度还处于发展的阶段,教师需科学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在数的概念和运算中、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和培养数感。
一、在数的概念中建立数感
数的概念是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数的概念的掌握,标志着数学学习的开始。小学数学从学生感受数的存在、数的大小、数的作用开始教学,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与体验是建立数感的基础。要使学生的数感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应当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日常生活的事物,加深对数与数量及数量关系的感知,从而更形象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一上“生活中的数”。笔者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图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1颗太阳、2只小鸟、3个苹果、4朵小花……有了情境图的支撑,学生说得不亦乐乎。这时笔者顺势抛出话题:说一说,在我们身边哪些物品可以用1~5这些数字来表示?学生马上尽可能多地说出身边用“1”表示的物体:1把尺子、1座山、1串香蕉、1箱可乐……笔者进而引导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物体(1个人),也可以表示1个整体(1串香蕉);既可以表示大的物体(1座山),也可以表示小的物体(1粒沙子)。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物品体验数,培养学生对数与数量的感悟,理解数字的意义,进而建立数感。
二、在实践操作中培养数感
感知并动手进行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基础和起点。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认知水平的物品及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并亲自操作实践是培养数感的良好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间,让其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数”并不抽象,进而感受到“数”的趣味。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实践操作,用尺子去测量、感知、理解1厘米、1分米的长度;而在认识1米、1千米这样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时,学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笔者让学生分组用软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门的高度与黑板的长度,让学生体验长度单位米;认识1千米,笔者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进行测量与跑步,感知10米、50米、100米,教学生认识跑操场1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学生在愉悦的实践活动中,既体验了1千米长度的含義,又理解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联系。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把抽象的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要讲究方法,适时开放课堂,像这样在实践操作中教学,不但让学生体验数,强化了数感,教会学生新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三、在数的运算中训练数感
数的运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运算过程可以感知数与数的关联,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计算方法,灵活选择计算策略,以此来促进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加与减”的内容后,学生展现了练习题的多种计算方法,有的用数数的方法,有的用拆分的方法。此时,笔者鼓励并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在沟通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数感,在比较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9与10的关联,笔者适时总结并教学“凑十法”“凑百法”“凑千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在后期计算398+53、997+126时,自然就能想到用“凑百法”“凑千法”的方法来计算。其次,数感的发展还要靠有效的练习,让学生在多类练习中来回穿梭,以此帮助学生的运算能力从不熟练走向熟练,运算技巧从笨拙走向灵活。如上面的398+53、997+126,学生从原先的用竖式计算到口算直接得出结果的转变,就是数感提升的过程。
四、在估算中发展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加强估算方面的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有效策略。教师应抓住身边的数学资源,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让学生经历估数的过程,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一下“数豆子”一课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小组合作准备好一袋黄豆,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均匀地抓一把,猜猜各自都抓有多少颗?学生有的估20,有的估35,有的估52……这些体现了学生对数量的感知水平。此时笔者让学生具体数一数有多少颗,证实颗数是20颗左右。接着再让学生抓第二把并估算颗数,学生这时估的数量就不会相差太大,而是有了一个范围。通过均匀地抓几次,估一估、数一数,让学生体验做的过程、感知数量,既培养了估算意识,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数感。
其次,在多册教材的计算环节都可采用估算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估算是特殊的计算,它能帮助我们灵活地解决问题和检验结果。例如,在北师大版四上第30页的“卫星运行时间”例题。在学生进行精确计算之前,笔者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生:“两个数都估小,110×20=2200(分),实际需要的时间要比2200分多。”生:“一个数估大,一个估小,120×20=2400(分),约2400分。”生:“两个数都估大,120×30=3600(分),比3600分少。”生:“一个数估小,另一个不变,100×21=2100(分),比2100分多。”等学生回答结束后,笔者顺水推舟让学生进行精确计算,接着引导学生梳理估算与精确计算的联系,总结得出生的估算方法是比较适合的,估的结果也最接近精确值。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估算的氛围和环境,通过对数与量的估算可使学生体验所学的数与量的大小,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发展了数感。
五、在解决问题中深化数感
良好的数感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感。例如,北师大版三下第63页的“租车问题”:班级共48人,每辆小车120元,限乘客12人,每辆大车160元,限乘客18人,怎样租车花的钱最少。课堂上有如下几种回答。生:“租4辆小车共480元,48÷12=4(辆),120×4=480(元)。”生:“租3辆大车共480元,18×3=54(人),160×3=480(元)。”生:“租2辆大车,1辆小车,共440元,18×2+12=48(人),160×2+120=440(元)。”生这样的学生对数的敏感度比较高,能对问题进行数学化分析处理,这部分学生的数感发展是比较好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久而久之学生的数感强化了,数学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总之,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生活及学习经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及动手,以实现对数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丰富数感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