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秀萍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传统行业迅速做出反应,加快行业本身的互联网化发展。与此同时,一批以网络信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网络时代的技术发展特点。在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中,网络信息也产生了新的经济价值,构建了新型经济生态系统。
[关键词] 网络信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9. 067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9- 0150- 02
0 前 言
高校档案编研通过特定编研方法将高校图书馆档案文件或者文献中的信息科学系统地传达给信息受众,作为一种与受众的互动方式,高校档案工作成为当下档案部门的重要关注点。网络技术作为当下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方式,成为推动高校档案编研领域进行改革的重要驱动。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方式的多样性,提升档案编研的工作效率,以便满足师生的信息需要。
1 网络信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特点
在网络信息下的导向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跨时间性、跨空间性和广泛性。
1.1 跨时间性
在跨时间性上,档案编研的工作对象是大量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种类繁多,很多资料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同时也有现代图书、报纸、杂志等资料,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跨时间性搜索资料得以实现,也使档案编研的信息成果更具有客观性、实用性。
1.2 跨地域性
在跨地域性上,高校档案编研的使用资料具有跨地域性特征,在现代图书馆我们不但可以查阅到本国各个高校的文献,还可以查询到国外文獻。在网络信息的推动下,更有利于各个地域之间的文献资源整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处理资料,并且有利于信息跨地域交流。在网络信息下,跨空间性、跨地域性使得高校编研工作产出的信息具有系统性特征,是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基础。
1.3 广泛性
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更加广泛。在传统纸媒为主体的时代,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多为出版编研成果,举办编研成果展览等形式,而这些都受制于时间和地点的局限。网络信息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媒介也变为虚拟网络。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快速传播编研成果,还可以利用互动性——这一网络的显著特点,与目标受众进行互动沟通,做到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信息的双向流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网站平台如校园网、档案网等,以及微信、QQ工作群等工具宣传我们的档案编研成果,将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编研成果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2 网络信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信息带来的技术变化并不仅仅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带来优势,也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个人隐私易受侵犯、软硬件技术开发投入不足、传播有局限性。
2.1 个人隐私易受侵犯
在个人隐私易受侵犯上,网络化时代的一个显著特性就是信息的开放性,尽管这为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为信息受众提供了交流平台,但是用户在信息浏览时产生的浏览记录以及数据都会被系统记录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信息很容易被窃取,人的行为也更容易被预测。与此同时,信息的开放性也会导致高校档案的安全体系易受威胁。在这个基础上,高校档案编研的工作人员要积极构建档案安全体系,个人要加强隐私保护意识,保证信息浏览的安全性。
2.2 软硬件开发投入力度不足
众所周知,当下的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由互联网提供技术支持,在软件方面,各种智能化的资料处理软件使档案编研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在硬件方面,互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硬件处理速度不断加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档案编研的工作效率。但是,大部分高校档案部门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导致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得不到更新换代。造成这种情况一部分原因是高校对档案编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另一部分是因为档案编研工作方面的技术研发没有得到充分的资金支持。这种现状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推动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技术创新。
2.3 传播有局限性
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还较为局限。现阶段,高校在档案编研成果传播上采用的途径也比较局限,主要是举办展览、借助专业期刊等进行一定宣传,这些都受制于时间、地点和受众范围。即使有些单位已经建立了档案信息网站,但并未把展示档案编研成果的栏目放在醒目位置,使得受众群体在浏览网页时并不能及时了解相关内容,极大影响了编研成果的传播、利用和价值实现。
3 网络信息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
技术发展下的信息开放性特征一方面使人们精神视野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具创造性。档案编研人员利用网络搜索资料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好的信息成果通过网络发布出去,信息受众通过网络可以很方便地得到这些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其中的安全威胁。在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利用网络技术处理资料时,文献资料库可能会被木马病毒攻击,甚至导致系统瘫痪;将处理好的信息成果发布到网络中时,可能会产生信息成果被窃取的状况;在个人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文献时,网站浏览记录易被获取,个人信息可能会泄露。面对这三个过程的威胁,高校档案编研部门应该定时对计算机进行木马查杀,在信息成果传输过程中进行文件加密,构建起完善的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只有在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安全进行的前提下,档案编研工作的质量提升才会更有意义。
3.2 增强高校档案编研投入力度
当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是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因此,必须增强高校档案编研投入力度。增强高校档案编研投入力度工作必须首先要提高高校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档案编研的技术创新上,增加对编研工作部门的财政补助,这样才能推动高校档案编研工作高效开展;高校档案编研的工作对象是各种文献资源,包括各种门类的图书、杂志,因此,图书馆管理者需要进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从而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体系,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信息成果更加具有科学性、丰富性,满足信息受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最后,网络信息下,应该加强本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宣传力度,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以发布公众号文章的方式进行宣传,打造本校信息成果的知名度,推动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
3.3 做好隐私和安全维护
网络信息下,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开阔视野,使网络传播、档案编研、成果发布等有机结合,促使编研质量发生质的飞跃。要加强信息安全性保护力度,设计制作一套严密的档案编研安全防护系统,从根本上杜绝隐私的泄露和安全问题的产生。与此同时,还要制定一套安全合理的档案编研工作的使用机制,从使用人员方面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另外,还通过各种杀毒软件、定期检查计算机系统等方式,全面提高档案编研工作质量。
3.4 加大资源的投入,改进软硬件设施
在网络信息下,针对当前档案编研工作投入不足的问题,加大资源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增加財政资金的投入,减轻来自财政资金方面的压力,扩大档案编研的规模层次。二是要注重广罗各方资源,立足优势馆藏资源,体现专业化的编研选题是编研成果质量的保证。但仅有“专”是不够的,还要做足“广”的文章。要拓宽思路,围绕选题,广泛开展馆际、跨界的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占有同类、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弥补自身馆藏档案资源的不足,以丰富编研成果内容,增加知识含量,满足信息社会人们对知识的大量需求。另外,要科学应用技术手段,如运用信息处理技术提升档案编研工作自动化水平,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编研成果表现方式等,从而真正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档案编研成果插上翅膀。
4 结 语
综上所述,网络信息概念的提出为我们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使高校档案编研工作更科学、更多元、更便捷,编研出有深度、有热度、有价值、形式多样的档案编研成果。除了上述几个重要方面,高校档案编研部门还需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增强人才储备深度,为档案编研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海瑛.网络信息环境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4(3):58-59.
[2]郑颖熙.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8(28):134-135.
[3]彭荟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6(6):36-37.
[4]田丽.现代信息环境下高校档案编研的实践与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4(2):126-128.
[5]卢森林,吴丽华.基于高校档案网站平台下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考[J].兰台世界,2012(1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