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萍兰,唐东华
(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分泌性中耳炎为非化脓性炎症疾病,在学龄前儿童中患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猜测可能与咽鼓管的功能障碍、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1]。临床以耳闷胀感、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耳痛等不适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基本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及邻近病灶,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功能,通畅引流鼓室内的积液。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升临床疗效,成为所有耳鼻喉医师关注的重点之一[3]。糜蛋白酶能促进脓性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等消化清除,地塞米松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两药常联合用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本文为了进一步观察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选取9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总结汇报如下。
选取本院2018年1月—12月收治的9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48岁,平均年龄(29.4±11.6)岁;病程15~42 d,平均病程(25.3±4.7)d;单侧患病32例,双侧患病1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2~47岁,平均年龄(29.2±11.7)岁;病程15~42 d,平均病程(25.5±4.6)d;单侧患病31例,双侧患病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通过。
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有效;②年龄2~48岁;③经耳镜检查,显示鼓膜紧张部或全鼓膜内陷、鼓膜呈粉红色或黄色、透过鼓膜可见液平、气泡、乳突部有轻微压痛,符合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且均行纯音测听及颞骨高分辨率CT、常规声阻抗等检查确诊;④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噪声性听力损伤者;②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者;③重要器官实质性病变者;④精神病患者;⑤妊娠与哺乳期患者;⑥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行鼓膜穿刺抽液、二丙酸倍氯米松以及麻黄碱液的滴鼻治疗,以达到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的目的;必要时行鼓管吹张术以及抗菌药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平卧,头偏至健侧,常规消毒外耳道,以1%丁卡因进行鼓膜表面麻醉5 min,置入耳内镜,鼓膜刀弧形切开鼓膜紧张部前下象限,吸引器吸除鼓室内分泌物,以注射器从切口处向鼓室注入药物,对照组注入5 mg地塞米松(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3615),观察组注入4 000 U糜蛋白酶(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13)与5 mg地塞米松的混合液,经外耳道气囊施压,行负压吸引直至分泌物彻底清除。隔天1次,经原切口注入药、施压,术毕以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口以防感染,持续治疗1周。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为①治愈:鼓膜性状和色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骨气导差在10 dB以内,言语频率听阈在25 dB以内;②显效:鼓膜性状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骨气导差减少超过10 dB,言语频率听阈降低超过15 dB;③有效:鼓膜性状和色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与体征轻微改善,骨气导差减少超过10 dB,言语频率听阈降低超过15 dB;④无效:未达以上标准[4]。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观察指标为白细胞介素(IL)-5、IL-8、IL-1β、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
(3)比较两组骨导阈值水平,频率为1 kHz、2 kHz、4 kHz、8 kHz。
运用SPP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1 kHz、2 kHz、4 kHz、8 kHz的骨导阈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1 kHz、2 kHz、4 kHz、8 kHz的骨导阈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导阈值水平比较
分泌性中耳炎多发于儿童,分析原因可能与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及耳部功能发育尚不完全有关[5]。该病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容易进展为黏连性中耳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甚至演变为耳聋[6]。
临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段较多,包括鼓室药物注射、咽鼓管吹张等,可选择药物种类繁多,常用的有抗菌药、激素、化痰药等[7]。抗菌药长期使用后造成的耐药性比疾病本身对患者的危害更大,因此使用该类药物的争议较大。目前通常在辅助或联合治疗方案中适当应用抗菌药以加强治疗效果[8]。
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猜测:①咽鼓管功能发生严重障碍;②各种病原菌导致的耳道、鼓膜感染;③咽鼓管中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咽鼓管被动开放压力诱发所致[9-11]。通过上述三种发病机制的详细分析,提示治疗该病是前提是恢复咽鼓管中黏膜上皮细胞的功能,进而恢复鼓室压至正常水平[12]。近年来,鼓室灌注治疗在分泌性中耳炎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以激素、化痰药物应用最多。
地塞米松为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作用快、抗炎效果显著等特点,能有效改善水肿、血管渗出等症状,继而有效抑制肉芽组织形成,促进患者恢复[13]。糜蛋白酶为蛋白水解酶,可促使脓液与坏死组织快速吸收,创面快速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4]。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抑制炎症,促进水肿消退,缓解充血肿胀症状,同时改善听力,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5、IL-8、IL-1β、PCT、TNF-α水平以及1 kHz、2 kHz、4 kHz、8 kHz的骨导阈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地塞米松灌注联合糜蛋白酶灌注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听力,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糜蛋白酶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耳积液炎性因子水平与骨导阈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