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胜,郭石
(开封市儿童医院临床药学科,河南开封475000)
心肌损伤为儿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肌酶是判断心肌损伤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肺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可能会造成小儿心肌酶升高[1-2]。多篇文献报道磷酸肌酸和大剂量维生素C联用对小儿心肌损伤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5]。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使用维生素C与磷酸肌酸的疗效做一回顾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肺炎病例,将其中心肌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的肺炎诊断标准,住院时间≥14天;②患儿及家属无心脏病既往史;③入院时患儿肌酸激酶(CK)>194 I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5 IU/L、乳酸脱氢酶(LDH)>240 IU/L,并诊断为心肌损伤;④住院后第10~14天曾复查心肌酶。根据复查心肌酶前使用保护心肌的不同药物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最终得到观察组237例,对照组214例。观察组男129例,女10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52±1.74)岁;体质量11~40 kg;病程15~32天,平均病程(22.73±4.52)天。对照组男117例,女9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74±1.51)岁;体质量10~38 kg;病程14~30天,平均病程(21.35±4.67)天。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采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吉林英联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621)保护心肌,用法为:静脉滴注,0.5 g,bid。对照组持续使用维生素C(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475)保护心肌,用法为:静脉滴注10~15 mg/kg,bid。两组均治疗10~14天,并未使用其他与保护心肌有关的药物。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治疗10~14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复查时心肌酶CK、CK-MB、LDH值恢复正常;有效:复查时CK、CK-MB、LDH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无效:复查时CK、CK-MB、LDH至少有一项较入院时升高。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应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后两组CK、CK-MB、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感染所致的自身免疫对心肌细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6]。小儿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善,抵抗能力弱,感染诱发免疫反应介导的心肌损害的危害性高于成人[7]。重症肺炎患儿常伴有心肌损伤,损伤程度与肺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目前治疗心肌损伤以改善症状,降低心肌酶,稳定心肌细胞功能为主。
磷酸肌酸钠是治疗儿童心肌损伤的主要药物。磷酸肌酸说明书中适应症为“心脏手术时心脏停搏液中保护心肌;缺血状态下心肌代谢异常”。但“未进行儿童用药相关实验”。目前对儿童使用磷酸肌酸钠合理性的研究很少,大多数研究的是磷酸肌酸钠的疗效,仅有一动物实验评价了安全性[9]。儿童使用磷酸肌酸钠属于超年龄类超说明书用药[10]。维生素C说明书适应症中没有关于保护心肌的记载,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保护心肌属于超适应症用药,但维生素C注射液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磷酸肌酸钠长,用药安全性和经济性均优于磷酸肌酸。
阐述两种药物保护心肌作用机制的文献较多。一般认为,磷酸肌酸钠可为机体提供外源性三磷酸腺苷,维持体内ATP水平,还可开放合成通路,减少分解作用,避免肌纤维膜受到缺血性损伤,也可以增强机体氧自由基清除能力,保护受损心肌[11]。维生素C可抑制氧自由基对脂质不饱和脂肪酸的攻击,抑制炎症细胞超氧化物的释放,减轻对心肌的破坏作用,也可参与体内还原过程和神经递质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
本文通过比较两种药物治疗儿童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说明磷酸肌酸钠与维生素C对小儿肺炎合并心肌损伤的疗效相当。本研究对临床上感染引起的心肌酶升高患儿,保护心肌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