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和“双一流”建设驱动下的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5-22 11:45海新权韩晓婧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融学双一流一流

海新权,韩晓婧

(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兰州 730070)

1 金融科技创新对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行业。金融服务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称为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简称FinTech),金融科技的兴起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人才培养带来相当大的冲击。毕马威对金融科技的理解是非传统金融企业以科技为手段进入金融领域,用更高效率的手段抢占市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管控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为,FinTech是由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通过创造新的模式、业务、流程及产品对金融市场服务模式造成重大的影响。

金融科技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为金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也对金融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也间接影响高等院校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1.1 金融科技创新影响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规格变革

金融科技创新影响金融业发展和服务方式变革,间接影响行业对金融人才需求。这种变革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从而促进地方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大的变革。

1866—1967年,属于软硬件销售以及服务于IT阶段的金融科技1.0 时代。在这个阶段,电报、铁路、运河和轮船等领域的技术革新支撑跨国界的金融联系,使金融信息快速传播,其结果是金融交易和付款更为便捷。1.0时代的金融创新,促使金融行业业务种类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改变,金融业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一次次发生着改变。

1967—1987年,属于渠道分成的互联网金融科技的2.0 时代。金融科技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流程进行改造,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质量逐步升级,促进金融领域发生深度变革。在这一阶段,美国银行业引入了信用卡技术,推动全球电子传输网络的建成、传真机的使用、以及巴克莱银行的第一台ATM机诞生。2.0时代的金融科技创新,同样影响着金融业发展和金融服务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高金融从业人员业务操作技能和水平。

从2008年至今,“金融牌照+信息技术”金融科技3.0时代到来了。互联网的出现,为3.0时代金融科技奠定了信息平台基础。从1995年起,富国银行使用互联网提供在线对账服务;2001年,美国有8家银行拥有至少上百万在线客户,2005年,首家网上直销银行在英国出现。2008 年的金融危机,推动了3.0 时代的发展,包括网络借贷、移动支付、保险科技、区块链、财富管理、移动银行、数据分析和房地产等领域快速发展。3.0时代使金融业进入了互联网金融时代,它改变了传统金融业经营模式和游戏规则,要求金融业从业者具备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以及互联网金融思维等。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等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必需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适时调整策略,培养实用的人才。

从1.0到3.0时代,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效率、服务方式以及金融从业者的思维方式等,金融科技的创新及经营方式的变革要求地方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要适应市场需求,更多地培养金融行业急需的实用性人才。

1.2 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素质能力规划

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是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综合配置效率与金融创新服务。由金融科技创新所产生的数字银行、P2P网络借贷、移动支付工具、智能投顾、区块链技术等一系列金融创新业务,要求从业人员掌握这些新技术开展工作,颠覆了传统金融机构经营绩效水平。地方高等院校要抓住这一契机,按照人才培养素质要求,重构培养体系。地方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结构,制定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规划。在专业课调整中加大大数据统计、人工智能等方面课时比例。在金融学学科中,同比例增加互联网金融、计算机技术风险投资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在制定金融学专业素质能力规划时,可根据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业的相互影响来确定。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业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结合的金融科技

1.3 金融科技创新影响地方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模式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社会变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推力,也对金融运行模式、金融人才需求以及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很大。金融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已经成为金融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为手段,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支付清算中得到广泛应用。

1.3.1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业中的应用

第一,信贷风险分析与评估。借助商业银行已掌握的客户信息和客户参与社会的相关信息,例如征信信息、客户公共评价信息、商务经营信息、收支消费信息、社会关联信息等,避免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第二,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分析中的应用。供应链金融主要是针对企业信贷而言的,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企业拥有良好资产、充足资金和高额授信额度等3个方面。因此,供应链金融可以由核心企业做担保,以产品或应收账款做质押,帮助上下游融资困难的企业获得资金。利用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企业之间的投资、控股、借贷、担保以及股东和法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谱,通过建立数据之间的关联链接,将碎片化的数据有机组织起来,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为银行开展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1.3.2 大数据技术在证券行业中的应用

第一,股市行情预测。证券机构对大数据的应用是对大量个人投资者样本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对投资收益率、持仓率、资金流动情况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统计、汇总,掌握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变化、投资信心、市场预期以及承担风险能力等情况,进行市场行情预测。第二,智能投资顾问。智能投资顾问是证券公司应用大数据技术匹配客户多样化需求的最新尝试。智能投资顾问业务是对客户资料收集分析,投资方案的制定、执行以及后续维护等方面进行统计,利用智能系统自动完成,能对客户的风险偏好、交易行为等个性化数据量化模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财富管理方案。

1.3.3 大数据技术在保险行业中应用

第一,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评估是从事保险业务最为重要的业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在数万条赔付案例中找出疑似诈骗索赔的信息,通过建立保险欺诈识别模型,鉴别保险欺诈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概率。再根据疑似诈骗索赔,展开调查提高风险防范的效率。保险企业可以结合公司内部、第三方和社交媒体数据进行早期异常值检测,包括客户的健康状况、财产状况、理赔记录等,及时进行干预,减少先期赔付额度。第二,风险定价。保险公司通过灵活的风险定价,为风险评估提供决策依据。保险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进行风险管控。利用大数据信用评价模型,便于审慎识别客户风险和预估理赔金额。在降低经营成本基础上,减少附加费率,进而降低保险产品价格,给消费者带来实惠,提升交易效率。

1.3.4 大数据在支付清算行业中的应用

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创新领域。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功能使客户随时进行转账操作,但面对盗刷和发生金融诈骗时,在支付清算中识别交易诈骗难度很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支付清算方利用客户基本信息、交易历史、行为模式、正在发生的行为模式等信息,结合智能规则引擎进行实时交易反欺诈分析,提高了识别效率,有效保护了公司与客户的利益。

2 制约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因素分析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双一流建设重点围绕建设一流师资、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进成果转化、传承优秀文化等五个方面平衡推进。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如何培养人才,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为谁培养人才,掌握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双一流”提出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但如何培养人才,即培养模式的确定,应根据师资情况、科研水平、资金投入、办学条件等因素,在了解行业需求前提下,确定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

2.1 传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1 培养方式相对滞后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大多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发展”为主线,以专业教育为核心,通识教育课程和个性化发展课程一般是由学校或教育部主管部门确定的。专业课程也是由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金融学有《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但在人才需求方面,这种结构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科技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更加需要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时调整策略,优化布局。

2.2.2 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机制

按照《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实践教学、毕业论文3个部分组成。理论课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课包括专业实验、专业实训、专业实习3部分。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后,毕业生必须撰写一篇毕业论文。由于地方高等院校教学资源有限,一般只注重理论课教学,对于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实训等内容重视不够,不能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教学需要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发挥作用,而理论课教学也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优化。

2.2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是按照《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只在本专业内交流学习,缺少跨专业、多学科以及校际交流,影响了金融学专业人才视野的开阔。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突破专业界限,实行跨专业、多学科交流以及国际间学科交流,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

2.3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体制存在滞后性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现有的管理体制僵化的情况需要及早做出改变。从认识到改变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越短越好。

2.4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为了提高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应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中,金融学专业应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案优化、教学条件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监督与控制等内容,培养出高质量且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3 在金融科技和双一流建设驱动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金融科技和双一流建设,要求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培养规格、素质能力方面进行结构化布局,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市场需求。

3.1 优化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1.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心理素质与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次,培养价值实现的问题,即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等单位培养从事金融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3.1.2 调整人才培养规格

金融科技发展不仅改变了金融业竞争格局,也影响了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而促进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上做出调整。在金融科技影响和“双一流”建设中,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大数据分析处理、模型设计、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传统金融理论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3.1.3 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地方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具体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还包括专业方面知识等。

3.1.4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高低,是课程体系设计是否合理所决定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含哲学、文学、法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基础课程,包含高等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大数据统计技术等工具类课程。专业课程,含金融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公司金融学、保险学、金融风险与管理、商业银行学、互联网金融等金融理论课程以及专业实验、专业实训和专业实习等,还要按要求撰写一篇毕业论文。实践创新课程,包含“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与实践、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创业资本与创新金融等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包含科研训练项目、专业竞赛、会计资格证CPA、CFA、FRM等国际职业证书培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必修调整课程体系,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对人才需求。

3.2 协同创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2.1 以实习实训基地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应与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应对每个学生进行为期不少于3个月的实习实训。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把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金融人才。

3.2.2 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等院校要探索跨专业、跨学科、跨国际之间的协作交流平台。跨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用于满足优秀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供学生自由选修。跨专业课程所获得的学分达到所在专业的要求,可申请双学位毕业证书。

3.3 健全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

地方高校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制。首先,建立学校、学院、系(学科)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学院两级负责教学管理,系(学科)组织教学、科研与学术活动。其次,设立学院层次的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历委员会,研究制定有关学术方面的规划及其奖励办法,为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3.4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4.1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没有一流师资队伍,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一是定期进行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二是选派教师定期和不定期出国培训深造,开拓视野,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三是引进国内外高水平教师到校任教或担任系一级领导,推动地方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3.4.2 “3+1”学制培养模式

目前,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是“7+1”学制,即前7个学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验课的学习,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这种模式更加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实习实践训练偏少,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3+1”学制培养模式,“3”是前3年进行专业理论学习,“1”是第4年进行专业实践和撰写毕业论文。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能够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4.3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为保障一流专业建设和培养一流人才需要,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包括: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学术水平考核机制等。教学评价机制应采用多元化模式,实施学生、本专业教师以及教学委员会教师多方参与,综合评价教学质量的等次。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保持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信息交流顺畅,教师与专业学科(组)之间信息交流要通畅,任课教师与学院之间信息交流保持通畅。学术考核机制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术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院和学校两级学术委员会应分别制定考核办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获得更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猜你喜欢
金融学双一流一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