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校“双创”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9-05-22 11:48严圣明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双创人才

严圣明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事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 40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7年前,称为萌芽期,逐步从重视基础教育到重视高校的教育工作。第二阶段从1997~2007年,为探索发展期,主要是高校本身和社会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开展这方面的改革,并进行很多大胆尝试。第三阶段是从2007—2015年,国家正式提出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四阶段是2015年到现在,是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上对诸多领域完善配套政策,指导创新创业工作。

1.1 第一阶段,萌芽期(1978—1996年)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整体进入改革开放阶段,走上经济发展的道路。经过大规模政治经济政策调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党的“十二大”报告(1982年)指出: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在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要狠抓教育工作,特别强调要加强基础教育基础,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1]。当时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有直接具体的阐述。党的“十三大”报告(1987年)对改革开放做了一次很好的回顾和展望,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创新”一词。明确指出在科学技术层面上要创新,在干部培养上要爱护和支持创新的干部,认为改革开放事业“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气。当时还提出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形成了将它放置于“战略位置”的设想[2]。但受时代背景的局限,教育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上,高校教育工作以及创新教育在报告中没有提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20世纪90年代,“十四大”报告(1992年)落实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精神,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在教育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优化教育结构”的理念,增加了要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关阐述[3]。

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中央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工作逐步重视,这既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也是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该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起步。

1.2 第二阶段,探索发展期(1997—2006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的“双创”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十五大”报告(1997年)首次提出,要“创新机制”,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领域,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企业要形成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在教育领域,要“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4]。“十五大”报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对高校工作的论述篇幅较长,给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会。在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年,清华大学首次开创性地设立了创新与创业方向课程,成为当时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此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都做了有益的探索。

从1999年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一些高校毕业生不好找工作的问题显露出来。人们注意到就业问题的解决要靠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某种程度上促使创业教育工作要在高校提速。为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和提高创新水平。1999年,教育部提出 “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同年,国家出台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家战略,指出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此后,大家讨论的内容由要不要开展创新创业,逐渐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上来。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突出创新的重要性,报告中仅出现“创新”这个词汇就高达33次,并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科学论断。在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的背景下,有了国家强有力推动,助推高校把创新创业工作推向高潮[5]。2002年,教育部在9 所高校开展试点,高校创新和SYB为主的创业教育开始在高校全面开展起来。此后,在国家接连出台的相关文件中,都把创新创业内容纳入相关政策规定当中。

在探索发展期,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这一阶段的政策文件把“双创”教育与就业联系在一起,显示出国家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双创”教育在高校中从理论走向更大范围的实践。

1.3 第三阶段,创新创业进入快速推进期(2007—2014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和推进器。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2007年)更加重视创新工作,有关“创新”的词汇出现57次。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指出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重要论断,强调要“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6]。2007年,教育部根据形势需要,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2008年,教育部大力推行系列“质量工程”项目,从建成后的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2009年,成立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搭建起交流和互相学习的平台。2010年,教育部出台进一步推进高校“双创”教育的重要文件,明确了“双创”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面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任务,在“以创新带动就业”政策引导下,高校创业教育立足就业这个涉及民生的大问题,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2012年,“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7]。教育部响应“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号召,并于同年发布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对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规划,推动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科学、规范地进行。

在这一阶段,教育部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政策文件更加明晰、具体,越来越多地鼓励高校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们自主创业的热情,不断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4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向纵深发展的新时期(2015年至今)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展和高校狠抓教学质量进程中,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环境下,2015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成为推动中国发展“双引擎”之一。此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中国迅速兴起,国务院连续下发一系列指导性意见,要求各界在政策、资金和基础条件上对创新创业工作提供支持。同年,国家出台管理办法,着手推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使中国“双创”教育进入了新阶段。随着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以知识和技术融合创新的发展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十九大”报告(2017年)在创新方面的论述更多,直接提到我国创新能力不够强的问题,认为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经济上要出台配套措施,以推动社会各方面投身创新创业之中。在人才上要重视知识、技术相结合,构建一支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和推进“创新文化”建设[8]。经过努力,截至到2017年底,全国累计开展“双创”教育的培训次数达到11万场,举办各类“双创”活动15万次[9]。

这一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从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双创”教育的内涵是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双创”的主动性更加明确,促使更多创业者向创新方面努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就

2.1 成就

改革开放的40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随着教育方式的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2.1.1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显示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不断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十八大”以来,提出要各高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九大”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上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目前,创业基础、创业导引等一系列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和“课堂+实训”形式的创新课程体系已经形成。全国高校已开设“双创”教育主题的课程2300个,高校成立的“双创”教育协会、创业类型的团体上万个[10]。经过不断探索实践,以国家层面实施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引领,以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机制等政策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双创”教育顶层设计框架已经形成。

2.1.2 面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体系更加完备,培养出一批创新型的杰出人才

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经过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聚集了一批杰出人才。一是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教学带动科研,创建重大科技创新集成平台。二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多种举措,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着力从人才培养质量上寻求突破,积极建设创新人才梯队,努力造就一大批领军人才。四是高校加大了办学经费和专项资金投入,积极推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队伍,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据教育部统计,2016年底全国各高校“双创”教育专职和兼职教师总数达10万人以上,建成了含有5000名专家在内的“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11]。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统计数据,我国高校为创新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2017 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创业的比例比2011年增长了近一倍。

2.1.3 高校大规模建设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基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拥有高水平的实验、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重要的环节。目前,已有19个高校建成高水平、功能完备的国家级实验室,获得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称号。许多高校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把加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各类型的高校在创新基地接纳的高级人才数量都不断上升,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详见表1。各高校依托实践创新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创业,为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依靠这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迅速提高,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表1 高校实践基地接纳学生情况

数据来源:2016年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2.1.4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的多年努力,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高校智力、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据统计,2017年应届大学生的创业比例上升为3.0%,比2011届的比例翻了一番,每年开展创业的大学生平均数量超过20万人[12]。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也培养出大量能弥补人才缺口的实践型人才。如武汉大学构建的“1+8城市圈”的技术转移中心,为城市圈规划实施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储备。在这个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许多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能源、交通、医药等高新科技领域,加速了国家建设现代化的进程。

2.2 存在问题

2.2.1 以创新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国家政策导向成为高校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仅靠政策的推动显然不够,还需高校加倍努力,建设以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需要高校勇于探索,在各教学环节中,把创新力作为重要指标融入各教学活动中,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2.2.2 现有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

在创新创业方面,国家围绕财税、服务、投资、平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与创新的要求相脱节,难以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创新人才等情况。一是要做好高考学生的人才选拔,把优秀的学生录取进来;二是要制定适合大学生开展“双创”的有关制度,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流动办法、科研制度改革等;三是继续跟踪大学生毕业后开展“双创”的技术指导工作。

2.2.3 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加强

高校、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尚未形成有机协调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政府制定的政策应具有刚性,出台更加灵活的配套措施,鼓励创新成果在实际中应用。高校创新方式与所在地区经营状况没有紧密联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学校所在区域没有用武之地。企业缺乏某一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学校却没有有针对性地培养,在沟通机制方面出现不协调。

2.2.4 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但创新人才文化环境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教学文化氛围塑造上,要从校内抓起,确保师生共同努力,把校园文化融入当地民俗民风之中。现实情况是,以自由、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环境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制度、行为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还不配套。

3 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

3.1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设置要更加合理,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要把创新精神融入各种教学活动中,推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开发多样性的创新课程,探索适合实际需求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3]。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应该重视以“STEAM”[注]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围绕主修专业,加快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各领域所需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包括:(1)主修+模式。实行“理工技术专业+经济学/管理学辅修+人文艺术类课程”模式,注重向产品的专业技术设计、生产向销售、营销等方面延伸,使学生既然懂得专业技术,也掌握生产和经营,实现了产前、产中与产后的结合。对经济类、管理类、法学类、外语等文科专业采取“专业+理工技术”模块辅修,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2)“基础+模块”模式。为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不同方面人才,通过研究社会需求,在专业内设置不同专业方向,使学生能根据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加灵活地选择课程模块。(3)学、研、产相结合模式。教学为研发以及生产打基础,研究为教学与生产提供理论指导,生产为教学与科研提供检验平台,三者呈现循环合作的教学实践模式。实施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实践计划,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改革,按T型素质结构培养具备综合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知行统一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使高校成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基地详见图1所示。

图1 创新创业型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图

3.2 以实际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创新创业政策保障体系

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服务机构等实际需求为导向,适应本土创新需要,以产业发展对人才需要为目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体系,大量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人员。

做好人才选拔工作。研究表明,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进口”关系密切。要稳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在保障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探索多层次选拔人才。一是从中小学开始抓“双创”教育,提升高校新生的整体创新素质;二是推进自主招生与高考制度的有效衔接,推进大类招生方式,在打牢基础、夯实专业基础上下功夫,更多地选出适合创新的新型人才。

推进高校改革。要改革大学的投资制度,应继续提高投入水平,逐步从按“生均拨款”过渡到按“生均拨款”与“绩效拨款”相结合的拨款方式,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改革的重要标准,激励大学在控制规模基础上,努力提高创新水平。人事制度改革要以绩效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科研制度改革要以强化创新和实际操作为重点,文化建设要有利于传承与创新,从多个层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高校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

做好毕业后“双创”指导工作。“双创”教育的内容不能仅面向在校生,还要做好走向社会毕业学生的“双创”指导,甚至还可以向社会其他群体提供“双创”教育服务。“双创”教育不能因就业形势发生改变而改变,始终坚持推进“双创”工作,使“双创”教育连续不断地向前推进。

3.3 以协同创新为引领,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高校、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研讨会、商务洽谈等方式,组成统一的网络系统,促进人才、政策、资金等领域的流动速率,加强相关组织的相互连接、相互渗透,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双创”人才培养机制。高校应加大投入,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积极与所在地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根据地域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团队。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鼓励高校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引导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在不断创新中使企业得到发展。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就,促进“政—校—企”三方融合发展。

3.4 以优秀文化为背景,持续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文化是高校创新的灵魂和土壤。高校作为社会中智慧最为丰富的场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必须下大力气营造积极向上、底蕴浓厚的“双创”文化氛围,才能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动力。

一是强化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要逐步形成由大学环境、大学制度、大学行为和大学教育等构成的核心理念,在创造性知识和创新型学问中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文化保障和思想指导。二是彰显具有传统又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的创新创业文化。高校应该把握历史传统和时代要求的学校文化,将创新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思考,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找到乐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三是建设相对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大学生只有在自由、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里面才能更好地激发创造的灵感。四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高校应该把“双创”文化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师生充分融入到“双创”校园文化之中。同时,还应致力于营造创新型的课堂文化,将“双创”精神深深地植入学生们的心灵深处。

猜你喜欢
创新型双创人才
人才云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