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容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401520)
混合教学是基于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平台,以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的优势,调动多种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的教学方式[1]。①混合教学是MOOC[2]、精品课程资源的一种应用模式,有利于整合课程资源并进行高效利用[3];②混合教学混合了多种教学方式,有助于灵活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习效果最佳化;③智慧学习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4],混合教学将新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推进智慧学习。正因如此,许多教师积极探索混合教育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可应用推广的模式,推动教育发展[5]。本文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根据获奖者的混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优秀的混合教学实践的共同特征,以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比赛,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本文选取大赛官网公布的2015-2016年与企业管理相关的10项教学设计赛项获奖作品(见表1),分析混合教学实践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表1 研究选取的获奖作品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官网
3.1.1 根据学生个性与学习偏好因材施教
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个性特点、学习偏好的基础上开展混合教学。《小店铺,大梦想——网店定位与经营策略》课程里,教师给学生做了学生画像。教学对象是95后的年轻人,具有喜爱碎片化学习、收集原住民、玩QQ不玩微信、爱分享爱自拍、爱点赞、用图片代替文字、聪明自信、自我意识强的性格特点与学习偏好。此外,教师还给学生做了性格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选择不同角色,组合成一个网店经营团队。团队角色包括:
(1)店长:能根据市场选择合适产品,能对店铺进行小而美的定位。
(2)设计:能根据店铺定位确定店铺设计风格,考虑适合店铺产品的拍摄方案。
(3)推广:能根据店铺定位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能用数据支撑店铺定位。
(4)客服:能从消费者角度对店长定位提供支持,考虑适合自己店铺定位的客服风格。
3.1.2 根据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面对的困难确定教学重难点
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是教学的条件与基础,学生亟需解决的难题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包括已经学习的课程、掌握的知识、已经具备的信息化工具使用能力、已经具备的专业技能等。学生面对的主要困难包括没有掌握的重要专业知识、不具备的重要技能等。例如,《新型筹资方式及决策》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前已经掌握了传统的筹资方式等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讲授新型筹资方式这一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对定量分析过程理解困难,综合研判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定量分析、综合研判是教学的难点。此外,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愿,有的学生很有创业热情,却因为资金不足打消了念头。因此,如何经济、有效、合理的筹资是教学重点。
3.2.1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试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服装摄影修片技巧》中,要求学生走进摄影棚,利用之前所学知识技能,分别作为模特和摄影师尝试服装的拍摄,再把作品上传至课程平台,师生共同观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时,会在qq群提出自己的难题,大家一起讨论解答。学生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身材太胖。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设置了子任务一:服装模特的塑形技巧,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内容。
(2)灯光下的服装颜色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设置了子任务二:服装色彩的校正技巧,并在后期开展实训。
(3)漂亮的服装图案被遮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设置了子任务三:服装细节的优化,在后期实施该任务。
3.2.2 统计自测结果分析薄弱点
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做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哪些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而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在课程《工伤争议的处理》中,教师让学生登陆平台学习工伤法律法规、微课、真实案例,完成在线测试,鉴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通过平台测试结果,教师发现学生对于“上下班途中意外受伤是否属于工伤”有疑惑、争议,于是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针对这一问题组织了辩论,并通过教师点评、律师答疑对这一情形下的工伤认定做出了合理阐释。
3.3.1 课堂引入
(1)作品展示引入。如果学生在课前就有制作方案,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大家展示作品,总结问题,引入主体教学。《项目选择——创业者的必修课之创业评价指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之前制作的创业项目计划书,并推荐组内最优项目进行展示,通过组间互评选出班内最优项目。
(2)游戏引入。教师也可组织学生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例如,《做好创业者之决断力》让学生玩“沙漠求生”的决策游戏,假定沙漠遇难,要在仅有的物品里拟定选择次序,以便行走不便时可以丢弃或改造工具。学生首先进行个人决策排序,再参与小组讨论顺序做出小组的决策排序,最后请专家给出参考答案,让小组讨论,在参考答案的基础上,个人决策、小组决策哪种的存活率更高?通过这个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决策的魅力。
(3)技巧总结引入。操作类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播放优秀操作视频,让学生总结操作技巧。在《房产推销技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优秀置业顾问的房产推销视频,要求学生以分组竞赛的方式寻找其中的技巧。带着问题看视频,找成功销售的规律,与后续的教学活动形成了呼应。
3.3.2 设计情境
(1)真实的情境。为学生设计的情境如果是来自工作实践中的真实情境,会对学生培养职业素养,适应未来工作有更大的帮助。例如,《工伤争议的处理》课程里,首先根据《今日说法》视频里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进行案件初判。在寻找理论支撑辩论后,教师播放视频后半段,加深学生对案件和法条的理解,并做小结。最后,全班模拟仲裁庭审,展示证据、庭审辩论证明各自观点。裁决阶段,教师展示真实的裁决书,并给出仲裁意见。
(2)有意思的情境。为学生设计情境时,注意情境的趣味和特色。例如,《小店铺,大梦想——网店定位与经营策略》最开始引导大家思考:“大学生应该卖什么产品”。一位学生表示“家乡的凉皮很有名,不知是否适合”。于是教师利用网店数据箱统计出凉皮的搜索指数在1 000左右,有一定市场;1.4万件同类产品,竞争不大;成本较低。教师借此总结:有市场、竞争小、成本低,这就是适合大学生开店的产品。此后,教师指导学生将已有网店转变定位。例如,15级女生的饰品店销量每天只有3-5单,客单价很低,没有清晰的目标人群,找不到很好的方法。师生诊断后,饰品店只做明星周边配饰,利用微博进行推广,吸引粉丝购买。一次,上架了一款TFBOYS手环,被TFBOYS“翻牌”,读了她的微博名,手环一天销售200单。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
3.3.3 各种工具辅助任务实施
(1)开发专门的“计算器”计算特殊信息。在计算特殊数据、指标时,可将公式、计算方法转化成“计算器”软件,让学生在掌握了计算原理的基础上,省去计算过程。例如课程《工伤争议的处理》开发了工伤赔偿额的计算器,学生在APP上的工伤计算器中输入性别、残疾等级、月工资等数据便可计算赔偿额。课程《分拣方案编制》针对传统教学中计算分拣方案优劣费时、费力、缺乏实践条件的问题,开发了拣货规划软件,学生编制优化人工分拣方案后,将方案中的拣货数量和方式录入软件,软件会自动规划路径,学生根据路径结果比较时间和行走距离,比较方案的优劣。
(2)用3D仿真模拟技术模拟场景。3D仿真模拟技术可以将场景立体的呈现出来,比2D的图片、文字更加逼真,接近现实,学生更容易投入到情境中。例如,在《房产推销技巧》中,教师使用房地产3D虚拟仿真软件。通过软件的三维动画、虚拟漫游、360度旋转、数码特效等,将房产的户型、周边配套、小区环境逐一展示。学生能直观感受到并思考到房产的优势,给顾客带来的利益,在练习推销时也能更好的身临其境的推销房产。
(3)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头脑风暴想点子、出主意,并用思维导图将思维路径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新型筹资方式及决策》中,教师让学生为新创的游戏公司筹集80万游戏开发资金,学生设计出方案后,教师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哪些因素影响到综合资金成本。例如,个人信用等级、项目方案优劣、资本结构、筹资规模等,生动形象的绘制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用弹幕匿名表达个人观点。弹幕是目前较流行的线上互动方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或学习时匿名写弹幕。学生不爱在课堂上说话回答问题,但在线上匿名写弹幕,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也更愿意参与。教师可以根据弹幕统计分析出高频词汇。例如《工伤争议的处理》中,教师提问:“你认为哪些项目可以用来计算工伤待遇?”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以匿名的形式发送弹幕。教师统计得出弹幕高频词有医药费、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费。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根据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制作的工伤赔偿电子表格,学生发现工伤赔偿并不包含精神损失赔偿费,而且遗漏了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等其他项目,留下了深刻印象。
3.4.1 线上资源的拓展应用
线上资源包括慕课平台上的微课视频、喜马拉雅APP上的音频、游戏、计算器、3D仿真模拟系统等。教师可以给学生更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让学生可以继续使用线上资源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超市卖场的布局设计》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课后任务“对一个面积500平米,出入口不分开,主营食品、日用品的超市卖场进行布局设计”,并向学生继续提供3D虚拟仿真系统,让学生可以在超市3D虚拟仿真系统中,将货架、商品进行布置,看到布置后的直观效果,将效果截图上传至课程资源平台共享。
3.4.2 线下活动的升华
教师在课后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下实践活动的平台。《项目选择——创业者的必修课之创业评价指标》中,教师指导学生完善《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学校每年选出最具潜力的项目,为其提供免费的创业场地,这样的线下拓展催生了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例如小强快递,为师生提供最后1公里快递代收代发服务,2元一次,日收益200元,0投资,非常适合创业资金少的学生。《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微店创业》中,教师组织学生开设微店,并进行新媒体推广;组织优秀团队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荣誉。
课程评价在评价主体和内容上可以是混合式的。在评价主体方面,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团队间互评、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软件或平台自动生成成绩。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出勤率、参与度、团队贡献度、视频观看程度、答题正确率、方案或实训的水平等。《服装摄影修片技巧》的课程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服装摄影修片技巧》的课程评价体系
资料来源: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官网
本文对混合教学实践技巧与特征进行了总结。首先,混合教学应当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基于精准的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第二,可以用线上的各种资源、工具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课堂上,可以用平滑的课堂引入将预学习过渡到正式学习,并设计合宜的情境,用恰当的工具组织教学工作,解决重难点。第四,课后,线上资源与工具可以继续提供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活动与平台,以供学生进行课后拓展。第五,课程评价可以多主体、多内容的进行,更加均衡、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