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引领学生走进化学课堂

2019-05-21 00:34高细堂
考试周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创新实验幽默教学语言

摘 要: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着未来的发展。高中化学是学生认识了解化学的启蒙阶段,作为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应用理论、实践、多元的教学手段的结合充分发挥化学教学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语言;幽默;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面对当今信息多元化的社会,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冲击,教育方法方式、教学手段、教材知识结构等都需要进行革新。在我国人口众多、全民教育、大课堂教学的教育环境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听课效率是一个大课题。特别是在一些教学薄弱的学校,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老师抱怨什么什么学科难教,学生怎么教都不懂等等。以化学为例子,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导致出现这种困境,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考大学来改变命运这样的想法逐渐虚弱化,家长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度不够。而另一方面原因则是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据了解,很多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多而繁杂,除了做实验,课堂上往往没有什么趣味性可言。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性,则是我们每一位化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一、

幽默化的教学语言,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

要让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这个老师的教学方式。据研究调查发现,上课幽默风趣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自然而然这个学科也就受学生欢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表达上要展示出艺术美,教师授课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风趣幽默有趣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够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可以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收知识、增加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再者,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的表达技巧,除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还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有助于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轨。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都可以搬到化学课堂上来,运用恰当,声情并茂,学生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例如在讲解原子的表示式的时候,拟人化的手法讲解更幽默,A是质量数的符号,是26個英文字母中的老大,代表爸爸,写在原子符号的左上角。Z是质子数的符号,代表质量数的儿子,在26个字母中最小,站在爸爸A的下面。这么一讲解学生再也忘不了原子的表示式的书写方法。

二、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传统的化学课堂往往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只能坐在座位上静静地听,时间一长就容易走神导致学习跟不上,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化学变得越来越缺乏学习的动力,最终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化学。如何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情况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除了静静听之外,还能自己说,还能自己设计,还能相互商量等等。能发挥学生自己想法的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例如导学课堂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真正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体。其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当堂检测”。具体的操作如下:教师预先做好一份学案发给学生预习,学案的内容主要为基础知识配上几道对点的练习。学生完成后回收学案并总结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拿到课堂上给大家一起探究,探究完后,老师利用一些时间重点解释该节内容的重难点,最后再用练习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探究,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学习主体,主动去动脑,主动去思考,相互合作去解决问题,既能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表现自己获取成功感,又能学到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

创新性的教学实验,加强合作探究的兴趣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作为化学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让所学的知识得到学以致用,实验教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习化学不应该只是用于考试,课堂教学更不能只停留在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和解题讲题的环境中。如何摆脱枯燥无味的困境,其关键之一就是把教学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启发学生思考,创设条件将实验室开放,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转移到实验室中,并鼓励学生做小实验,因为这是学生自己乐意干的,所以实验都做得很成功、出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里提供几个有趣的实验作为例子。

1.

用常见水果制作电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自行查资料,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制作水果电池并且比拼产电效果。在制作简易水果电池的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原电池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水果电池制作,比较常见水果的酸碱性强弱,探究酸碱性强弱与产生电流大小的关系等等来加强化学学习的趣味性。

2.

不用电的灯泡,用一个小的透明试剂瓶,往试剂瓶中装入少量浓硫酸,再放进一条镁条,就能看到耀眼的亮光,就像一个灯泡,比一般灯泡的光还要亮。原来,镁是容易被氧化的物质,只要与具有强氧化性的浓硫酸相遇,便立刻发生化学反应:Mg+2H2SO4(浓)MgSO4+SO2(g)+2H2O,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热量,使试剂瓶的温度急剧上升,促使镁条达到燃点,供给氧充足的情况下,镁条将燃烧得更旺,于是不用电的灯泡就出现了。

3. 某些家庭小实验如热的苏打水清洗餐具体现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性质;利用废弃布条与纸巾做泥水混合物的过滤实验;针筒分离油水混合物的分液实验。

这些实验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制作方法简单方便,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内容又紧扣高中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用而思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教学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方法方式的多元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无论是创新实验,还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又或者革新课堂教学模式,都只是研究中的一小步,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黄婉玉.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8(10):99.

[2]吴翔.化学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74.

作者简介:

高细堂,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福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实验幽默教学语言
巧用废旧材料探究声音特性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美国导演昆汀电影的幽默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