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拥有好的阅读习惯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人生中的许多困惑都可以得到解答,也可以开拓自己视野,坚定自己的信念,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做到有效阅读,如何让每一次阅读都能增加自己的高度,我们需要更好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历史文化背景;写作手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膨胀,对人生思考的阶段,他们需要大量的知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初中阶段亦是学生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至关重要,不仅是在学业上让学生对于课业内容的了解获知,更应该是在以后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要使用到的方法的学习。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贴合学生需求、比较科学的方法。
一、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获取知识已经是一件逐渐日常且不可避免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终身学习。在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大量的速记方法以及各式各样的学习技巧,以期在识记和考试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没有考试的,没有标准答案来衡量我们的对错,也没有分数给我们的阶段性学习一个评价。我们要明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我们更重要的是明白怎么学,而不是学到了什么。在初中语文的阅读中,我们需要获取的应该是一个探究性的过程。
二、 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
探究性阅读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在学生接受了阅读这件事情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学习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
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感受通常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当时感受息息相关,同样的文章不同的学生阅读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整体学生的探究性教学,而不是因人而异的参差不齐的阅读效果,我们更应该站在笔者的位置去感受当时的创作环境,去思考当写下这样的文字时,笔者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想法,他又想通过这些文字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上经常可以见到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根据经典的背景学习可以知道,鲁迅先生是弃医从文,并且经常写针砭时事的文章,并且在文章中痛心疾首地写出了对当时社会及当时的中国人的不满和愤恨。
那我们是否能了解到当时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探究性阅读要求我们以探究的形式去发现和拼凑出事情的真相。首先,在历史背景方面,我们可以请学生们通过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去查阅相关时期的介绍和图文资料。其次,我们也应该明白当时鲁迅先生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状况,这可以通过很多别人关于鲁迅先生的侧写得到印证,以及可以对比其他作者的描述,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状态。比如老舍先生就写了很多同时期的内容。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自主的探究,构建出当时的写作背景,从而更能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写这样的文章的意义所在和当时的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以及想要达到怎样的去撼动人心的效果。
(二)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关于写作,我们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就是,当确定一个主题之后,脑海里会闪现出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或者想法。有些只是一个大概印象,我们需要丰富细节,有些记忆深刻,甚至有切身体会,有说不完的话,但是都叙述出来又会偏离主题。我们可以将写作和阅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探究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习写作手法更有助于学生日后写作或者是做文字类工作时使用,并且学会删繁就简。有所侧重的说话方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我们接触到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老人与海》。在这部作品中,牵涉到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内容较少,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物的描写和塑造。整部作品用词简洁、准确,叙事平缓,却又能震动人心。让人脑海中深深地留下一个老人的印象。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发现。首先,我们可以先总结一下,当你读完这部作品后,你对于这部作品的故事内容是什么印象,对于人物描写是什么印象,对于故事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印象。然后我们可以进行回溯性的探究。多问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是文章中哪一部分的文字让你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还是如何层层递进,让你逐步加深印象,还是又一个出乎意料的反转,让你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内容,所以印象深刻,等等。然后我们帶着自己的问题再次去阅读文章,可以从丝丝缕缕的线索中找到自己感受的来源。同时带着问题去重新阅读文章,更容易发现新的线索,或者是辅证自己的印象、想法。或者是对人物进行丰满补充,让你得到除了第一印象以外的更多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做到重新修正自己的既定印象,达到对内容的更进一步的理解。
当你对阅读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探究之后,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文章,存在着哪些问题,自己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想法,自己可以通过怎样的文字描述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通过学习、反思、尝试,最后达到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结果。
三、 结语
探究性阅读不仅是为了更加透彻地去理解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探究性的阅读培养了自身的发问能力,促进了个人的思考,最重要的是把阅读所得到的东西内化成自己人生的养分,丰富自己的阅历,促进自己的成长。从而达到最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J].新课程.中学,2012(5).
[2]姜永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教师,2012(31).
[3]林志强.谈初中语文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作者简介:
吕耀军,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静宁县仁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