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2019-05-21 10:15刘鹏凌万莹莹吴文俊毕桂林
关键词:金寨县权重融合

刘鹏凌,万莹莹,吴文俊,毕桂林

(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中央一号文件(2015)指出立足地方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不仅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村民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中央涉农文件(2018)再次强调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推动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因此建立一套操作性强、能推广使用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1-4]。

目前,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内研究相当匮乏。第一,从概念的界定来看。何立胜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就是延长价值链,让农业与其他产业在生产、产品质量、市场等方面更好地相互融合[5]。赵霞等将农业产业融合界定为以农业为基础,将农业与其相关的二三产业之间进行资源的重新组合,实现“1+1>2”[6]。朱信凯等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立足第一产业,强调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融合要实现深度的分工、合作,而不是简单的资源整合[7]。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李芸等以北京市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多功能扩展、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构建农业产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8]。蒋一卉等以增加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和农业服务业融合为核心,选取了19个指标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对北京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9]。王晓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上海市金山区(首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地区之一)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前后进行对比,认为“三产”融合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10]。

目前学者们对于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两个侧重点:第一,区域性较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具体的某个地区[11-12];第二,灵活性较弱,指标是根据区域特点进行选取。此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需要考虑内部纵向延伸价值链,另一方面也需要外部横向融合。因此,本研究参考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文献,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实证检验和对比分析安徽省金寨县和江西省浮梁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来提供佐证,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执行和实现地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也为其它地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提供参考经验和对策建议[13-16]。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原则

1.科学性。为了科学客观地度量和反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标和重点,选择的指标一定要概念明确,内涵清晰,能够准确度量和反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某个要评价的方面。

2.权威性。选择的指标既要有科学内涵,还要有一定的公认度和权威性,选择为学术界和官方公认的指标,不选取有争议的指标。

3.可量化。指标要能够量化,计算指标的数据要尽可能来自于官方统计数据。指标的选择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在实际评估中的可操作性。

4.针对性。如前所述,由于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类型和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等存在较大差异,除了通过分区确定权重和设置指标来体现差异性之外,还可以针对特定地区单独增设指标。

(二)评价思路

1.体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目的和重点。产业融合从纵向看,有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对于产业融合的要求不同,难以去量化评价;从横向来看产业融合最重要的实现途径是催生特色文旅产业的发展、激发创意农业以及乡村共享经济的繁荣。

2.体现政策要求和纲领性文件精神。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产业融合的功能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完善利益链,我国的农村产业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着眼于这三个方面。在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步阶段应该重点考察第一产业的特色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以及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

3.体现农村产业融合的区域性差异。由于各地区在农业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和农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区域性差异,在评价时应当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考量地区资源,公正客观评价。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选取及其结构

在层次分析方法中,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应由目标层S、准则层(一级指标)、方案层(二级指标)组成。根据一号文件中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的精神,农村产业融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结构定义将准则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A1;第二层次是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A2;第三个层次是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A3,如表1所示。

1.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自十九大以来,“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是农村GDP的重要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的倾斜,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成为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的重要衡量标准。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指用于农、林、牧、渔业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之和。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协调进步。农业的从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比重,反映了农村第一产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所以将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的从业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比重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四个指标作为二级指标来反映第一产的特色农业评价指标,用B1、B2、B3、B4表示。

表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2.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共享经济就是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农业与关联产业的融合,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关联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依靠二产技术要素结合一产的资源禀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实现效益最大化。农村第三产业相对滞后,从业人员占比较小,农村的非农就业人数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共享经济主要是资源和利益的共享,其中利益共享可以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反映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其中产业融合中的资源共享重点就是指龙头企业对于周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个数是作为共享经济指标中考察的重点。农产品的商品率反映了农产品商品量在农产品总量中所占有的比重,把农产品商品率作为考察一二产业融合的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情况、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主要从事单纯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极少数第三产业,农村非农就业人数可以反映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农村第二产业主要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一二产业融合的农产品加工业。所以将农村的非农就业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个数和农产品商品率四个指标来反映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用C1、C2、C3、C4表示。

3.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中央一号文件(2018)指出,要挖掘乡村的文化精髓,健全乡村的基础设施,打造休闲农业和文化旅游工程。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服务和有底蕴的乡村文明或者特色休闲农业。第三产业的固定投资额,就是农村进行一三产业融合的前提。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的人次和旅游产业项目收入两个指标衡量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和实现的经济效益。第三产业GDP占比总GDP的比值,这个指标是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一三产业的融合在经济发展总量中所产生的影响。所以将第三产业的固定投资额、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的人次、旅游产业项目收入和第三产业GDP占比总GDP的比值四个指标来反映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 用D1、D2、D3、D4表示。

二、评价体系应用的现实检验

选择江西省浮梁县和安徽省金寨县作为实证检验对象,主要考虑到:江西省地广人稀,是国家重点农业大省和农产品外销大省。浮梁县作为江西省重要产粮大县,不仅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性良好,而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和陶瓷文化远近闻名,为一三产业融合奠定了基础。安徽省金寨县虽深处大别山腹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难以进行,但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和红色旅游业,成为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的典型示范县。以浮梁县和金寨县为例,可以更好地反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情况,为其他地区的三产融合提供借鉴。

(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本研究采用对课题组专家、学术研究生及相关地方基层工作者的询问及问卷方式,以中部省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通过对上述层次结构中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用1~9级比例标度表进行综合性的定性打分,并对最终打分结果汇总去除极端值,并按专家∶基层工作者∶学术研究生=0.6∶0.3∶0.1的比重加权平均后四舍五入取整数值,转化为定量的成对比较矩阵。其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为:

(1)

(2)

(3)

(4)

2.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并作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运用MATLAB(2017B)专业软件对矩阵(1)、(2)、(3)、(4)进行运算,得出单排序检验值:CIA=0.0071,CRA=0.0122;CIB=0.0826,CRB=0.0918;CIC=0.0048,CRC=0.0054;CID=0.0171,CRD=0.0190。首先,由于CIA,CIB,CIC,均接近于0,有满意的一致性;其次,根据一致性检验的方法,得出的CRA,CRB,CRC,CRD均小于0.1,即一致性检验通过,所以给出的评分评价是合理的。由此,得出准则层(一级指标)、方案层(二级指标)的各级指标单排序权重值如表2。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过程中,特色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经济效益相对来说较低,而且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日本的“六次产业融合”经验就是主张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所以相比较单纯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将具有更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活节奏加快,回归田园成为都市人群的一种生活追求。一三产业的融合,不仅带来高经济效益,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表2 一二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各级指标单排序权重

如表2所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是0.0755、0.3338和0.5907,一三产业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高于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和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之和,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其中一二产业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权重约为1/3,在农村产业融合的初级阶段,农产品加工业依然要重点扶持。农林牧渔业的权重高达0.4527,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0.2775,说明在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中,以农林牧渔为核心,不断完善一产固定资产的投资。农产品商品率权重0.4824,这个权重越高说明一二产业融合的程度越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数的权重为0.2718,直接反映了农村一二产业融合的情况;农村非农就业人数0.0883,一二产业融合主要投入了技术要素,对劳动力的质量要求提高,数量要求减少,因此权重较低。第三产业GDP占比总GDP的比值权重为0.4709,这个指标说明了一三产业融合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旅游产业项目收入的权重为0.284,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人次的权重为0.1715。

另外,设一级指标层A对于目标层S的权重为ωi(A→S),i=1,2,3,那么需要做二级指标即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整体一致性检验,检验方法如下:

CI=ω(A→S)×(CIB,CIC,CID)T

=ω1(A→S)·CIB+ω2(A→S)·

CIC+ω3(A→S)·CID=(0.0755,

0.3338,0.5907)×(0.0826,0.0048,

0.0171)T=0.0179

RI=ω(A→S)×(RIB,RIC,RID)T=0.90

ωp(B→S)=ω1(A→S)·ωj(B→A),

p=1,2,3,4,

ωp(C→S)=ω2(A→S)·

ωk(C→A),p=5,6,7,8,

ωp(C→S)=ω3(A→S)·

ωn(D→A),p=9,10,11,12

通过excel可以计算出二级指标层BCD对目标层S的合成权重和总排序,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二级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及总排序

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本研究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通过计算得出二级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如表3所示:第三产业GDP占比总GDP的比值权重0.2782和旅游产业项目收入权重0.1678,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的人次权重0.1013,分别排第一、第二和第四,说明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产业融合的影响最大。农产品商品率的权重0.1610,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个数的权重0.0907,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这应证了在产业融合中,农产品产业化生产、加工和销售起到很大作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着初级农产品的作用;农业在一三产业的融合中作为一种资源要素,权重较小。

(二)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在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以后,要实现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需要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将指标的实际值转化为无量纲的指标评价值,从而解决评价指标的可综合性。常用的无量纲处理方法有均值法、标准值法、最大值法等。首先,通过最大值法对浮梁县与金寨县关于12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次为了使无量纲化能尽量保留原有信息,综合评价最终得分结果以百分制形式体现,符合人们的习惯。

(三)浮梁县、金寨县融合发展评价结果

1.一级指标得分。通过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浮梁县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呈现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浮梁县是农业大县,另一方面“一村一品”政策的实施推动浮梁县蔬菜、水果、粮食、水产品等特色农业发展。浮梁县一二产业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是浮动变化的态势。2011年浮梁县制定“抓项目攻城建双轮驱动,转方式调结构跨越发展”计划,打造汽车制造业和陶瓷制造业工业集聚区,忽视一二产业融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浮梁县是茗茶之乡、古瓷之都,县域内有很多风景区,如瑶里古镇、新佳茶园、零星的古村落、制瓷遗址不计其数。但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管理,所以一三产业融合不充分。

表4 2011—2016年浮梁县和金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一级指标评价得分

金寨县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稳定为0.0755,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总体是上升趋势,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是先上升后下降。安徽省实施农业产业化的“121”强龙工程和“532”提升行动,不仅稳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也推动了农村一二产业有效融合。一方面龙头企业个数增加,综合实力提高,农业产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

通过对比,浮梁县的第一产的特色农业发展指标低于金寨县,一二产融合的共享经济指标比金寨县高,浮梁县和金寨县一三产融合的旅游服务业指标变化不稳定。浮梁县虽然是农业大县,但是近几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剩余劳动力服务于第一产业主要目的是自给自足;金寨县虽多山林,但是政策一直扶持农村特色农业发展。浮梁县的茶产业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快,金寨县农产品深加工虽然起步迟但是发展速度快。

2.总体综合得分。通过对浮梁县和金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整体上浮梁县的产业融合呈现下降趋势,金寨县是上升趋势。浮梁县在2011年,产业融合就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金寨县由于地理位置交通不便,产业融合缺乏市场,因此浮梁县的评分远远高于金寨县。但是在2011年之后,浮梁县的产业融合就一直以茶产业加工和简单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没有深入进行产业融合,所以2012年评分有所降低。2013年浮梁县推行文化旅游业,打造瑶里镇和古县衙风景区,2013年浮梁县的评分高达89以上。但是瑶里镇风景区通过招标,政府将其归私企管理,缺乏开发的力度,没有景区生态保护意识以及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小,经济效益低下。浮梁县主张一村一品,在政策的扶持下,许多村镇开始建设农家乐、大棚种植、水产养殖等,但是缺乏技术指导和合理规划,很多都失败了。所以从2014年到2016年浮梁县三产融合程度评价得分都比2011年低。金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评价得分从2011年到2014年都是直线上升趋势,这得益于金寨县出台的相关政策。2012年金寨县响应国家乡村建设的政策,开始从资金、政策、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支持乡镇发展大别山特色农产业;深入挖掘当地红色历史文化,打造金寨红色旅游文化大县;扶持种植大户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15年和2016年金寨县评分在85以上,说明金寨县的产业融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

表5 2011—2016年浮梁县和金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评价得分

注:评价得分是实际计算值乘以100转换为百分制得分。

最终,通过对金寨县与浮梁县的对比分析和实证检验,评价指标体系下给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说明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三、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内容和重点任务,特别是农业深化、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通过评价指标的设计逐一体现,并且通过浮梁县和金寨县的实际应用检验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得出以下结论:(1)从指标选取来看,要明确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的内涵。(2)从指标应用来看,体现了地区差异,具有地区可比性,既适用于全国各省评价又适用于对同一省份不同地区的评价。(3)从评价结果来看,该评价体系符合各地发展实际,具有很好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4)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来看,区位条件是基础、政策支持是重点。

针对以上结论,现对浮梁、金寨两县以及其它地区提出以下建议:(1)正确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的内涵。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是对特定阶段特定时期不同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是对不同评价对象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而不是作为判断评价对象是否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依据。(2)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数据采集及统计体系。可靠的数据来源是进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官方统计资料 (年鉴) 进行研究发现,在已有的不同级别官方统计资料 (年鉴) 中,有关农业和农业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统计数据非常有限,迫切需要建立数据采集和统计体系。(3)根据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制定合适的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和计划。评价的核心目的是考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现状,找出制约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和制定合适的对策计划。(4)发挥政府的能动性,根据本县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金寨县权重融合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权重常思“浮名轻”
《融合》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安徽省金寨县香炉尖-石家湾饰面用花岗岩矿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山区地区小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