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对”就是要准确把握统编新教材编写意图,研究和落实分布到各年段、各单元、各课文的教学要点。“教好”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习“增值”。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教学;教学目标;教学策略
语文统编新教材使用后,教师们都感受到新教材的好处,都很喜欢新教材的这种编排和设计。但是,近期听了几节七年级的语文课,我仍感觉到有不少教师在使用和处理新教材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教对和没有教好。
在讨论一堂课上得“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讨论这堂课上得“对不对”。教对是前提,如果没有教对,就无从说教好。从新教材的使用来看,没有教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没有准确把握和领会新教材编者的意图。下面就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下简称《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例,说说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有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学习)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朝花夕拾》。
2.方法与过程
(1)学习本文写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追求新鲜知识的精神。
教学目标如此确定和表述,看似齐全准确,但从新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出发,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就没有教对。
温儒敏教授曾说过,新教材力图做到两个“清晰”: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他强调,教师备课时要有全局意识,不能备一课是一课,也不能临时抱佛脚,克隆现成的教案了事,一定要研究教材,梳理其“隐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1]上述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明显缺乏对新教材中“单元导语”及课后思考题、拓展题等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的相关“渠道”的研究。
从“单元导语”来看,新旧教材有着明显的区别。下面是统编本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
本单元语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这一切都值得即将告别童年的同学们好好体会、领悟。
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显然,统编教材编者意图很清晰,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校园之美”,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默读(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一看,说上述那位教师没有教对,就显而易见了。
其实,要弄清楚《从》这一课的知识体系和要教给学生的“干货”有哪些,教师不仅要研究单元导语,还得进一步研究本课的“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以及教师用书中的相关内容。因为这是一篇“老”課文,对于这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不少教师觉得自己心中早已有谱。受习惯性思维的影响,不少教师凭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不去研究新教材的新特点、新要求,仍把字词教学、“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情感”“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等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位教师这样确定和表述这篇课文的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掌握默读方法。
2.通过默读,抓标题、抓关键,能说出文中的乐园之乐和书屋之趣,能划分段落层次。
3.通过朗读、背诵,能品味百草园生动传神的描写。
4.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能感受童真童趣。
这样的设计就基本体现了编者意图,准确把握了本课的“要点”。目标也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但在讨论时,我仍给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在“掌握默读方法”前面加上“初步”。因为本册一二单元的阅读方法是朗读,本单元至第六单元都学习“默读”,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默读,要求不宜过高,教师需要对默读这一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掌握“一气呵成”的方法。本册有四个单元学习默读,其它三个单元的训练点应分别为:圈点勾画、摘录积累、快速阅读。二是建议在学习目标中增加一条“了解童年的鲁迅,激发对《朝花夕拾》的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把本课与本单元的名著导读联系起来,落实“积累拓展”中的习题,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从“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新教材教得对不对很关键。如果教学目标错了,就不存在教得好不好的问题了。所以说,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关注教得对不对,其次才讨论教得好不好。
用什么标准来评判教得好不好?“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很多版本,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说法。通常教师们对这些标准细则,思想上都很认可,但一到具体的课堂上,就觉得这些标准或细则总是难以把持。
在教得对的前提下,判断教师教得好不好,其实主要看结果(即“到了吗”)和过程(即“怎么去的”)两个方面。“到了吗”就是目标实现了吗,教好就是三维目标达到了,没教好就表现为学生无习得,无“增值”[2],或习得少,“增值”少。教得好不好还表现为施教过程好不好,看教师带学生“怎么去的”,即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好不好。
“怎么去的”即教学过程。教师教得好,要有趣味,要有意思,用学生流行话说,就是要“好玩”。曾听一位家长说,儿子上二年级时,“犹豫”的“豫”字少写了一点,老师罚他抄了20遍。这20遍让学生记住一个“豫”字,从目标实现来看,达成了,但从过程看是痛苦的、可怕的。
在实施《从》一文的字词教学时也有类似的场景:
【场景一】(屏幕有注音生字词)
师:齐读两遍。(生齐读)
师:(屏幕上注音消失)哪位同学起来读一遍?(生:寂静,良久,无人举手)
师: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写。谁来?(生:寂静,良久,无人举手)
师:哪位同学来?没有人举手,我就点名了。(生:寂静,良久,窜掇……)
【场景二】
师:这篇课文有不少生僻字,这些字词不要求大家全部掌握。你读完后有发现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或理解错?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的?把你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不好?
生:好!
(学生在文中检索,思考,纷纷举手)
生1:我注意到第2段那个“菜畦”的“畦”字容易读错。我刚开始以为读“wā”,因为有个三点水的“洼”字,后来看文下注释才发现应该读“qí”。
生2:老师,我发现……
生3:老师,我觉得……
(老师适时夸奖、赞美、点拨、提醒、纠偏)
对比这两位教师的教,“去哪里”(目标)很明确(即字词教学),“到了吗”(结果)看都应该能达成,但从“怎么去的”(过程)看,区别就大了。前一个课堂是乏味的、枯燥的,学生内心是害怕的甚至是恐惧的。而第二位教师的课堂气氛是民主的、轻松的,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去发现、去分享,整个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有趣的。
温儒敏教授说,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要把培养读书兴趣当作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3]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又有效。再如,对《从》第2段的学习。目标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教師就有不一样的“教”。
【场景三】
师:这一段写了哪些景物?
生:菜畦、石井栏……(师点击屏幕,出现各种景物的图片,共14种)
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由动物到植物,(师点击屏幕,图表,详细列出各种景物以及标出的高低顺序,动物植物,动态静态,春夏秋冬等等不同顺序。教师结合图表一一进行讲解)
师: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比喻、拟人……(师点击图表,详细列出比喻、拟人、排比的各种句子,教师一一进行讲解)
【场景四】
师:自由朗读一遍,读完后告诉老师,鲁迅小时候的百草园有哪些好玩的?
(读完)
生1:有光滑的石井栏,有好多好玩的虫子,还有挖何首乌……
生2:摘覆盆子,玩斑蝥……
师:听起来,有点乱。再快速浏览一遍,看鲁迅在介绍百草园好玩时,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
(生浏览课文)
生3:鲁迅先整体介绍,用了两个“不必说”,再重点介绍泥墙根一带,用了“单是”。
师:如果要你不看书,你能说得清楚吗?
师:如果你是个导游,你能按鲁迅写的顺序介绍一下百草园吗?
师:你们发现鲁迅在介绍和描写这些景物时有哪些过人之处?
同样达成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的教师做好PPT,基本是让学生猜答案,或者直接告知,有的教师则是引领、点拨。新课标中特别提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4]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总之,使用统编新教材时,首先要研究教材,读懂编者意图,才能教对。其次在教对的基础上,再讨论是否教好。教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从教前到教后是否有“增值”。
注释:
[1]温儒敏.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 小学语文,2016, (9).
[2]崔允漷.课堂变革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增值[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1).
[3]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J].课程·教材·教法,2016,(6).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刘荣添(1968—),男,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研员,福建省武平县第三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