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积极德育倡导以积极的方式发掘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的道德因素,采用乐观、赞赏、强化、积极向上的主要德育方法,培养其完善的人格。班规作为班级内部共同的行为准则,在师生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但有利于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更隐含着道德教育的熏陶,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了道德的感染,班规的积极德育意义日益彰显。本文主要分析班规制定、实施以及班规的作用意义。旨在对初中班级发展建设贡献一些力量。
关键词:班规;积极德育;熏陶
赫尔巴特曾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品质和水平关乎于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认知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这阶段的学校德育及道德教育工作承载着十分重要的责任,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力量的重视。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班规作为一种班级管理制度或公约,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体现。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约束和培养,道德素质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这也正是积极德育的尝试与要求。
一、 概念辨析
(一) 班规
班规,即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它是班级全体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遵循班级管理规律,根据班级日常情况,共同商讨制定出适合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也称班级“法规”。在班集体建设管理中,一项具有科学、合理、完备的班级规章制度,对班级日常各项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规范班级学生日常行为,建设一个先进的班集体,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二) 积极德育
人类道德精神和道德原则的培养途径有多种,德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即“发展人、重视人、成就人”。然而当前教育实践中的道德教育过多地关注于学生的问题方面,这种病理式的道德教育,使教育者更多地采用负面、病态等方式规划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积极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妨碍作用,我们只有转变德育教育的视角,才能找到一种更适合于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即为积极德育,积极德育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在道德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和应用,也是为了解决目前社会中德育一系列不尽如人意之处而提出的全新思维模式与实践策略模式,积极德育思想为道德教育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提高德育的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 班规的制定
班规可以说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的基本依据。每一位班主任,往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奖惩条例,来束缚和规范学生的行动,倡导良好的习惯和操行,达到激励和鞭策学生的目的,以此形成健康良好的班风学风。特别是对于正经历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而言,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班规显得尤为重要。
(一) 班规制定要既“民主”又“集中”
所谓民主,即班主任在制定班规时,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情感和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能体现主人翁精神,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充分考虑学生意见的班规,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更易于学生的自觉遵守。
所谓集中,指的是在学生充分讨论后,难免出现意见不统一,或者考虑不成熟的地方,此时就需要班主任及时跟进,引导学生达成共同认识,让班规既体现学生意见,又符合学校要求。
先民主后集中,这样制定的班规,就会更规范,既符合教育要求,又兼顾了学生要求,实施起来也会更顺。
(二) 班规制定要既“细”又“全”
班级班规的内容是多层面的,有班级建设的共同目标,班级每天作息时间安排、学生学习态度习惯要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卫生纪律建设、学生违纪惩罚措施以及班干部职责及工作要求等等。班级班规更多的是起到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是正确的,可以为班级建设赢得更多的荣誉,哪些行为是正确,是值得老师表扬与肯定,这些应积极去做,而哪些事情、行为又是我们学生不能做的等等。班规的每一项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必须是可行,能配上用场的,还得做到行之有效。
(三) 班规制定要既“公平”又“人性化”
班规制定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班级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去遵守。班规在实行的过程中应公平规范约束甚至惩罚每一位学生。班规具有公平性、强制性,就在于它有相匹配的獎惩制度规定。不管是奖励的肯定,还是惩罚的教育,一定要遵从班规制定的内容去执行,平等地去适用于每位学生身上。
同时,班规制定要“人性化”。班规在很多人印象中是一些冷冰冰的条条框框,我们提倡制定的班规应当充满人性化,让犯了错的学生既能改正错误又不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错误和改正缺点。
(四) 班规制定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任何一项制度法规在制定实行一段时间后,随着实际情况、出现问题不断变化,总会出现制度落后于实际情况管理的需要甚至给管理造成了阻力。同样在班规实行过程中,随着班级学生学习习惯、行为规范、班级学习氛围以及班级各项工作出现积极向上的或者是班级建设中出现一些不良的问题因素,这就要求在班规制定中要适时调整,做到与时俱进,保证班规具有极强生命力,更好为班级管理。
三、 班规的实施
班规在班级管理中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在实施。
(一) 班规实施要坚持“以规治班”
“以规治班”即班规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办法,班规是全体班级成员的行为准绳,具体实施中更要做到按规办事,违规必究。只有不断地坚持“以规治班”,才能让班规成为学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否则班规的实施将变得艰难或无效。
(二) 班规实施要让师生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这样的班规执行起来才会更有效。辽宁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就很好地应用了班规,将班规班法落实到每人、每事、每时。他们的班规班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空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定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魏书生老师利用班规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班级全员参与班规的制定,同时对班规进行规律性、强制性、平等性的执行,非常有效地利用班规管理学生,为我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班规治班的管理方式。
(三) 班规的执行要注重“情”“法”结合
班规的执行过程中要注重“情”“法”结合,教师要及时检查班规的落实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缺点,并给予引导、改正,这样才能使班规的执行过程更加有效。
(四) 班规实施要重视评价
高度重视评价,积极检查班规的落实情况,使班规能有效地发挥作用。班规的实行过程难度远大于制定的过程,班主任可以给予学生行为适当的评价,并给予鼓励,积极检查班规的落实情况,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反思自己的行为,利用班规提高自己,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教师可以确立多种检查机制,让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四、 班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与意义
班规作为班级内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学生守则、班级活动等同样重要,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班风,形成班级良好德育环境,实践积极德育的手段之一。
(一) 用班规管理班级是“依法治国”理念在教育上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而用班规来管理班级,也是依法治国这一思想在教育上的渗透,让学生感受规则,形成规则。从而做一个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要求和目标。
(二) 用班规管理班级是“积极德育”理念的具体实践
积极德育倡导以积极的方式,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方面所包含的潜在积极性为起点进行深刻认识,其道德能动性得到充分發挥,促进自我道德成长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其完善的人格德育。从受教育者道德发展意愿、积极道德品质和道德所隐含的潜质出发,采用乐观、赞赏、强化、积极向上的主要德育方法,创建充满诚信、理解、友善、和谐、公平的道德教育关系。
班规来源于学生民主的讨论,以校纪校规为原则,采用有效的奖惩并不断改进,注重阶段性的评价,通过班规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加以约束,并引导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好的行为不断鼓励,即便复杂的事情也是班级内部协商解决,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这正是积极德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实践。
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我们可以看到道德教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培养人是教育的全部而根本的任务,教育是不可能绕开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的德育的。班级作为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德育义不容辞。因此,制定合理合规的班规,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影响其思想,培养其道德,规范其行为,使学生的内在发生质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应是以班规进行教育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这也是积极德育实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承安.道德教育的人性关怀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6).
[2]蒋光军,张在军.魏书生的故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涛,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