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019-05-18 09:17张志王启杨坤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治未病学历

张志,王启,杨坤

(东莞市樟木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637)

近十年来,国人越来越重视的健康问题,不仅是在某些疾病中用高科技的治疗手段进行救治,而且对于疾病预防的关注程度日趋提高[1]。“治未病”[2]这一理论源自于中医名著《黄帝内经》中,主要意思为圣人都是在没有发病前就进行干预;而健康管理这一概念由美国著名学者率先提出。二者的核心思路与现在我国健康控制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即从治病向防病转变[3]。然而,绝大多数人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对怎样进行健康管理并不知晓。西医的理论只是治病,不适合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而我国的中医理论在防病这一方面效果显著。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社区于2017年11月-2018年4月常住的80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9.45±10.99)岁,包括初中学历5例、高中学历10例、本科学历25例;试验组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41.69±11.28)岁,包括初中学历3例、高中学历9例、本科学历28例。排除标准:(1)有重大疾病者,如恶性肿瘤、心力衰竭、尿毒症等;(2)既往精神疾病病史者;(3)30天内进行过大型外科手术者。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开始前告知所有患者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且该方案被伦理委员会商议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简单的健康指导,随访观察6个月。试验组:患者采用“治未病”理论进行指导,具体如下[4]:(1)基于治未病的中医理论,为该组所有研究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在实验期间不断跟踪随访;(2)结合研究对象的自身体质特点,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结合“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对受试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运动情况进行指导,同时,定期对受试者实施刮痧或按摩等保健措施,改善研究对象的体质情况。对于自身身体情况不佳的受试者,还需用药膳、食疗以及茶饮等方式辅助干预;(3)对自身有慢性病病史、长期疲劳以及睡眠障碍者,在受试者本身用药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理论进行干预,为受试者缓解身心压力以及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应对受试者定期运用针灸疗法,调理受试者的机体状况。(4)用中医理论对受试者进行养生指导,从多个角度改变受试者的健康观念。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后的体质改善情况[n(%),n=40]

表2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Mean±SD,n=40)

1.3 观察指标 (1)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分为三种类型,包括:阳虚、阴虚以及平和,改善率=平和体质人数/总样本数×100%。(2)SF-36评分:总共分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受试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均采用SPSS 19.0数据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的体质改善情况 6个月后,试验组研究对象的体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6个月后,干预后试验组研究对象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健康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5]。对于疾病的理念也由治病逐渐转变为防病,关注的焦点也由疾病本身逐渐转变为健康。相关文献介绍[6],预防疾病比治病本身更有意义。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就更加突出了防病的重要意义[7]。

"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实际上就是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的概述,该理论主要包含3个层面:未病先防、病后防复以及既病防变[8]。将"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和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应用于社区居民中,从饮食、心理、运动、思维等多个层面帮助居民改善自身体质,提高生活质量[9]。本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后,试验组研究对象的体质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试验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对居民进行指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居民体质,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对国家健康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治未病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