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开阳,龚金龙,吴婷竹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200)
临床常见的病症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主要是指患者持续性胸痛发生30 min以上,经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明显,诱导因素是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增加或血小板聚集,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切实采用对症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提高疗效且有效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且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疗效显著,具有可靠性。为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剂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2例,研究组(n=31):男19例,女12例,年龄32岁-75岁,平均年龄(52.67±8.43)岁;对照组(n=31):男20例,女11例,年龄31岁-74岁,平均年龄(52.38±8.14)岁。各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调脂或降压等措施,对照组实施阿司匹林、溶栓治疗,取150万U尿激酶溶解至100 mL生理盐水中实施静脉滴注,间隔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0)5,000 U,同时每日口服1次阿司匹林(福建延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739),每次口服100 mg,后期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联合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治疗,每日口服1次,每次服用剂量是300 mg[1]。
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均是6 d。
1.3 疗效评价 观察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激酶水平。统计发生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心绞痛复发的不良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观察指标(Mean±SD)
表2 不良心血管事件[n(%),n=31]
2.1 观察指标 研究组较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激酶水平均低(P<0.05),见表1。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 研究组较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P<0.05),见表2。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症,具有较高死亡率,若治疗不及时则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常规治疗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主,其作用于血小板表面受体,将血小板聚集有效阻断后降低肌钙蛋白水平,对患者纤维蛋白原产生抑制,避免发生血栓,但单纯用药易诱导机体发生不良反应,使得最终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切实采用对症治疗是重要的,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有研究[2]报道,溶栓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前者选用尿激酶治疗能发挥溶解作用至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完成溶栓流程后,给予患者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有效改善冠脉侧枝血液循环,有效将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达到溶栓的目的,充分利用双重抗血小板机制避免发生冠状动脉堵塞或狭窄等,提高临床疗效;后者属于特异性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对环氧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且避免发生血小板聚集,使得机体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激酶水平下降,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发生血栓,因此给予该病症患者联合治疗措施能改善机体冠状动脉血液循环,避免血栓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负担,促进心肌组织逐渐恢复至正常灌注水平,促进病情早期康复。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酸激酶水平均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与刘一炫等[3]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