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9-05-17 05:54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8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针刺

刘 颍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功能相对迟缓及认知功能发生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2]。针刺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认知障碍,而康复训练可起到活化僵直肌肉的作用,进而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3]。本研究探讨了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市中医院诊治的90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0~82岁,平均(71.46±5.79)岁;病程1~5年,平均(3.01±1.46)年。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61~81岁,平均(70.32±5.64)岁;病程1~6年,平均(3.79±1.8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帕金森治疗指南》第3版的诊断标准[4];无精神方面的疾病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严重不配合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针刺治疗,方法如下。取百会、四神聪、悬钟等穴位,对其进行常规针刺。用75%的酒精棉球对针刺部位进行消毒,选择0.45 mm×70 mm毫针。将针沿着皮肤依次刺入百会、四神聪、悬钟,均实施平补平泻针法,时间为1 min,针感以患者耐受为宜。选取顶中线、额中线、枕后正中线、平衡区及舞蹈震颤区施以头针。此外,体针结束后,进行耳尖放血。每日1次,治疗1个月。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治疗1个月。

(1)认知训练 指导患者每日定时报备时间、姓名、住址等基本信息,并根据患者的认知情况,由简到难进行认知训练,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2)帕维尔康复训练方法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置砝码的重量,对其进行肢体训练。该种训练模式包含6种运动机械,主要分为准备期与训练期。准备期:时间为14 d,每次30 min,每周3次,使患者熟知训练的基本动作及方法;训练期:时间为1个月,每隔1日进行1次训练,共包含6个动作,每个动作每次训练30次,时间约为60 min,且每个动作完成时间为8 s,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步提高动作幅度,当显示屏上的横条到达最高点时为动作标准完成。患者每进行10次训练动作后则可休息,并注意充分补充水分。运动负荷参照Borg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选择10~11级,以患者感受到轻松为标准,运动心率为90~110次/min。具体动作如下:①腿部蹬腿训练:患者取坐姿,轻握握把,慢慢将膝盖伸展后,再恢复原位;②腿部屈伸训练:患者取坐位,将配重砝码调至适宜负荷,轻握握把,小腿下垂,缓慢伸展双腿,膝盖略微伸展后,慢慢恢复至原位;③胸部训练:双手紧握扶把,保持重心稳定,将握把慢慢推出,手臂伸展后恢复原位;④划船训练:患者轻握纵向握把,挺胸,将握把缓慢拉至最接近的位置,再恢复至原位;⑤臀部训练:轻握握把,在规定的范围内慢慢伸展双腿,再恢复至原位;⑥身体伸展训练:将手臂在胸前交叉,上身慢慢前倾,手肘接触到大腿后,再慢慢恢复原位。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运动功能:采用帕金森评定量表中UPDRSⅢ评分评定,包括14个方面,每个方面评分为1~4分,满分56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②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评分范围为1~14分,总分越高表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强;③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 CA)评定,该表共8个条目,满分3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认知能力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运动、平衡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Ⅲ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降低,Fugl-Meyer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UPDRSⅢ评分t值 P值 Fugl-Meyer评分t值 P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5 46.22±4.68 23.21±4.55△△▲▲23.648 0.000 5.79±2.46 12.75±1.82△△▲▲15.258 0.000对照组 45 45.82±5.16 36.13±4.28△△9.696 0.000 5.81±1.37 8.72±2.96△△5.923 0.000 t值 0.385 13.8750.048 7.780 P值 0.701 0.0000.962 0.000

(2)Mo C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 CA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5 18.65±3.14 26.25±4.28△△▲▲ 9.604 0.000对照组 45 18.49±2.95 21.33±5.26△△ 3.159 0.002 t值 0.249 4.867 P值 0.804 0.000

4 讨论

帕金森病易发人群为老年人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帕金森病因过高的肌张力,僵直的肌肉及肢体的协调能力水平下降,进而导致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发生障碍,增加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同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也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运动及平衡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Mo CA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运动及平衡能力,利于预后。其原因在于对患者的百会、四神聪、悬钟进行针刺,可以起到补肾填精、益髓醒脑的效果。百会是各经脉气聚集的地方,连接阴阳脉络,补气升阳,醒神开窍;四神聪具有安神凝心的作用;悬钟具有填精益髓的效果。对患者头部运动区及平衡区进行针刺,有利于改善患者脑细胞代谢,同时可调节大脑皮层功能,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6]。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提高患者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患者大脑神经功能的重组,改善认知功能[7]。帕维尔康复训练是指对患者进行循环的低负荷运动,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及肌肉,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主要注重患者每个动作的规范性,使躯干、骨盆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得到提高,改善四肢肌群的协调性,确保动作的连贯性,进而使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得到改善[8]。

综上所述,帕金森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认知、运动、平衡功能,利于康复。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康复训练针刺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清明的雨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