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李永生,吴媛媛,李华蕊
(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所谓小细胞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倍增速度快以及预后差的特点,患者出现该种症状后只有少部分患者会接受手术治疗,大部分会采用化疗以及放疗的方法,但是,阶段性的放化疗之后患者会出现耐药性,严重的会影响之后的治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通过一些靶向药物的使用虽然可以适当的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最终患者会出现耐药性,这种现象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之后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通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可以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之中,充分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阿帕替尼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较其他基础化疗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阿帕替尼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近年来在晚期非鳞癌NSCLC中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通过阿帕替尼用于小细胞肺癌多线治疗后,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这种治疗方法在胃癌以及乳腺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在小细胞肺癌中较为少见,研究中,对阿帕替尼用于小细胞肺癌多线治疗后的挽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选择本院2016年-2018年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纳入标准[1]:(1)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不可切除的局限期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2)首次就诊,既往未行相关治疗;(3)KPS评分≥60分;(4)放化疗适应证;(5)预计生存期≥3个月;(6)依从性良好,治疗配合,随访全面,资料齐全;(7)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非小细胞肺癌的混合型肺癌;(3)放化疗禁忌证;(4)心肾功能不全;(5)过敏体质或既往生物制剂过敏反应史;(6)中途退出或失访。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54-68岁之间,平均年龄(59.17±1.3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在52-69岁之间,平均年龄(58.47±1.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中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化疗,放化疗中使用的药物包括培美曲塞、多西他赛、塔西他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影像以及血液检测状况。
观察组患者接受阿帕替尼同期联合放化疗,在放化疗基础上采用阿帕替尼的治疗方法,阿帕替尼(国药准字号:H20140103,0.25g)其实的用药量为500mgqd,当出现重度不良反应时,可以调整到下一个单位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影像以及血液检测状况[2]。
通过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分析,观察患者症状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的变化[3]。同时对客观反映率(ORR)=(CR+PR)/(CR+PR+SD+PD)×100%以及疾病控制率(DCR)=(CR+PR+SD)/CR+PR+SD+PD)×100% 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数据纳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的近期效果对比
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对比
临床研究中可以发现,肺癌作为我国并发症较高的恶性肿瘤,是造成死亡中较为主要的原因。由于人体中的血管生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主要是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正向调节以及抗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共同调控所形成的[4]。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存在着敏感现象,在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时,当一线治疗失败、肿瘤出现复发时,虽然可以选择二线化疗方法,但是总体的治疗效果不明显,长期放化疗之后患者会出现抗药性,因此,需要根据症状表现选择确切的治疗方案,以便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血管中的皮内生长因子(VEGF),在肿瘤细胞中增殖、分化以及转移时,会提高肿瘤细胞的存活能力,为人类的健康带来影响[5]。小细胞肺癌患者人数占肺癌总数的10%~15%左右,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小细胞肺癌倍增时间短,较早发生广泛转移,且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可引起重症肌无力、顽固性低钠血症和库欣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临床治疗效果不佳。在国内外临床研究中,大部分肺癌发现已经为晚期,传统的治疗中通常会选择化疗以及放疗的治疗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通过靶向药物的使用,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最终都会出现耐药性,为患者的健康带来影响。
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使用可以实现高度选择性的竞争,治疗中与人体体内的VEGFR-2的ATP结合,可以有效抑制VEGFR-2的磷酸化,及时组织下游信号的通路及传导,实现对患者症状的控制。而且,阿帕替尼也可以增加P-糖蛋白或是乳腺癌耐药蛋白,增加耐药细胞株的细胞毒性,实现对耐药蛋白的下调,有效逆转介质的多重耐药性[6]。通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可以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之中,充分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阿帕替尼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药物,较其他基础化疗药物显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在肺癌患者治疗中,阿帕替尼通过肝酶CYP3A4/5、CYP2D6以及CYP2E1的分解,可以将药物排泄,提高治疗的有效性。该种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二线化疗后复发的晚期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可以避免患者出现骨髓移植、高血压以及乏力的现象,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在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对比中发现,观察组患者(23.33%)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26.67%)接近。
肺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进步,多种靶向药物出现,在治疗中应该认识到,新生血管中会促进恶性肿瘤的生长,由于人体肺血管相对丰富,而且结构复杂,肺癌会与其他部分的肿瘤进行血液的转移,因此,在临床中,抑制血管的生成及转移时抗癌治疗中较为可行的方法。虽然在阿帕替尼治疗中存在着毒性反应,一般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以及蛋白尿等,但是这种症状多为中轻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当患者出现不能耐受的现象,可以通过停止药物进行控制,因此,该种治疗方法具有较为明显的安全性[7]。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对比中,观察组ORR(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两组患者DCR中,观察组DCR率为75.00%,对照组DCR率为55.5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
总而言之,现阶段临床中对阿帕替尼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较少,在对小细胞肺癌多线患者治疗后,通过阿帕替尼治疗方法的使用,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耐受性。虽然阿帕替尼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靶向药物,其近期效果相对明显,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