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修补”理念下老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2019-05-14 08:52艾相仁黄国安
锋绘 2019年2期
关键词:更新保护

艾相仁 黄国安

摘要:柳江区位于柳州西南部,是柳州市重要的货物集散地。柳堡路作为柳江区主要的交通要塞,一直承载着区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命脉。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崛起以及柳州市向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转型,城市老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势在必行。“城市修补”起源于欧美,2015年正式引入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理论对老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工作切实可行。

关键词:城市修补;老街区;保护;更新

1 “城市修补”理论的研究背景

“城市修补”是20世纪初源于欧美国家的一场城市美化运动。它立足于解决各种“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使城市的发展模式由“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1]。在旧城保护和更新上,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保存城市文化肌理,保留地方和民族建筑特色。强调小范围的“织补”,小动作的“嵌入”以及多元化“复合”,不提倡大范围的新建或拆除。在战略上,城市修补在“城市问题”的解决上提出了“小尺度介入”、“循序渐进式”战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不仅急功近利,循序而行。在具体做法上,“城市修补”理念在不影响城市正常功能上,结合民意保护和更新历史文化建筑物、街道景观、城市天际线、以及市政设施[2]。

2 柳堡路老街区的现状分析

柳堡路为柳江区交通命脉,是柳州工业产品重要集散地。它交通便利,西接宜柳高速分离处,冬至柳州西南端五岔路口,横跨柳江城区,全段长约4.5公里,为本案重点研究案例。

2.1 建筑现状分析

柳堡路临街建筑大部分是现代风格的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部分建筑层数在3至6层,少数为中高层建筑,这些中高层建筑为近年建造的小区住宅楼。街道建筑部分为岭南风格的骑楼,建造材料主要为红砖、混凝土砖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临街面为主要装饰面,大部分是瓷砖贴面,瓷砖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花纹不一,稍显杂乱。

街道建筑大部分是私人建造,造型不一,高低错落,杂乱无章。建筑屋顶绝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平屋顶,少数为双坡瓦屋面。屋顶临时搭建了很多雨棚和阁楼,这些雨棚和阁楼风格不一,形状不同,材质有木头、不锈钢、铝合金等。这些属于违章建筑,严重影响街道形象,应该予以拆除。

2.2 街道立面分析

街道立面装饰单调,风格雷同,雨棚、空调机以及防盗网随意搭接,形状不一,位置不同,颇显杂乱。巷道上电力通讯管线到处搭连,有搭在窗台下,有搭在屋顶,显得十分凌乱。街区给排水管道大部分外露,很多已老化生锈,有些甚至漏水。街道两旁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有些是钢架棚,有些是裸露的红砖或者混凝土砖小矮房。这些违章建筑屋面形式不一,屋面材料有灰瓦、防水毡、彩钢板等。这些违章建筑破坏了街区立面风貌,急需整治。

2.3 建筑质量分析

经调研分析,根据建造年限和建筑质量,将该街区建筑分为三类。第一类建筑建筑建造时间较长,形式主要是砖混结构楼房,质量尚好,基本能满足居民正常的生活需求,经评估该类建筑以保护为主,更新和改造同步进行。第二类建筑主要是近些年建的小区楼房,楼房质量较好,且为中高层钢筋混凝土楼房,建议保留。第三类建筑主要分布在柳堡路的西段以及勃村范围,该类建筑数量较少,且建造年限较长,建筑质量和功能均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建议拆除,重新规划。

3 "城市修补”理念下柳堡路老街区更新策略

“城市双修”理念在老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工作中,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保存城市文化肌理,保留地方和民族建筑特色。强调小范围、小尺度介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具体做法为老街区风貌的更新、建筑的修复,对街道界面、建筑色彩的提升等。

3.1 街道风貌更新

柳堡路老街区整体风貌衰败,毫无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墙体破损,材料的结构破坏,墙体饰面层脱落,砖石直接暴露在外,并长满青苔和杂草。二是建筑风貌杂糅,街区两边建筑多为私人建造,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建筑形式、风格、色调不一,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三是建筑色调褪去,暴露土砖,金属材料锈迹斑斑,总体看去污浊不堪。

基于以上问题本案也对拉堡老街区的建筑面貌做了统一的规划和考虑。决定用中式建筑风格结合地方特色创建新中式风格来统一化街区风貌。其具体更新要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强制拆除违章和危旧的房子,拆掉屋顶的棚架,整体净化建筑屋顶和整体形象。屋顶改用传统的灰瓦双坡屋面,两边山墙砌筑马头墙,临街面山花上用壮族特色元素装饰,如壮锦纹饰、蛙人、铜鼓、绣球等。第二净化街道立面,重新装饰。改步骤主要是拆除立面私人搭建的雨棚、空调机存放架、广告牌、晾衣杆等,然后作统一更新。具体做法是在立面贴青灰色的瓷砖,然后坐上木条架子,特别是在阳台和窗台处用木架装饰。栏杆部分改为木雕花栏杆,有些是木砖结合。第三,统一底层商业门面样式。街区的底层一般是商业铺面,在规划时统一安装木质橱窗样式,窗框改为木窗花格调。空调机统一用木条做成栅格架子存放,统一位置统一高度。第四,拆除临街铺面的招牌,统一用带有线脚的木板做,然后用统一的金黄色字体雕刻其上,悬挂的位置也做了统一安排,这样整体看上去颇具古色古香之味。

3.2 街道建筑修复

柳堡路街道立面呆板,风格为千篇一律的方盒子,雨棚、空调机以及防盗网随意搭接。巷道上电力通讯管线到处搭连,有搭在窗台下,有的搭在屋顶,显得十分凌乱。街区供水管道大部分外露,很多已老化生锈,有些甚至漏水。街道两边、巷道旁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有些是钢架棚,有些是裸露的红砖或者混凝土砖小矮房,有些是平顶有些是双坡屋面,屋面有盖瓦的、防水毡的、彩钢瓦的等。基于此,本案也做了重点的更新设计,具体更新要点有如下几点;第一,净化街道立面,重新装饰。改步骤主要是拆除立面私人搭建的雨棚、空调机存放架、广告牌、晾衣杆等,然后作统一更新。具体做法是在立面贴青灰色的瓷砖,然后坐上木条架子,特别是在阳台和窗台处用木架装饰。栏杆部分改为木雕花栏杆,有些是木砖结合。空调机悬挂箱木条做成矩形百叶形式,固定的窗下统一高度位置,这样既解决了空调机悬挂问题又能隐藏排风机。第二、丰富底层门面,统一风格。底层商业是街区的门面,也是立面更新的主要部分,在设计植入玻璃木橱窗的元素,将入口大门做成推拉的木格子玻璃门或者木质镂空门,首层临街墙体全部做成木格橱窗形式,橱窗的四角同壮锦花纹装饰。首层统一做传统的瓦屋檐,屋檐结构用壮族传统的木工艺做成。第三,统一商业广告标志。街道商业是招引街道人气的重要手段,更新中也特别对商业做了统一布局,在广告牌和店面招牌设计上也提出回归传统,将广告牌统一用木质的牌子,木牌的四角和边缘有装饰,招牌统一同金黄色字体雕刻其上,整体看上去整齐中不乏韵味、传统中不乏活力。

3.3 街道界面提升

所谓街区界面,是指街道建筑与天际交界处的形态。街道界面是凸显城市整体风貌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柳堡路街区建筑基本上是3-7层的方盒子建筑,屋顶为统一的平顶。大部分平顶搭建了各式各样的钢架棚和阁楼,高度参差不齐,街道界面很不美观。

基于此,本案在设计上对街区的建筑高度和屋顶形式做了一定的改造。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三点。一是拆除屋顶乱搭乱建的阁楼、钢架棚以及破损严重的屋面,使其整齐美观;二是调整部分楼层高度,使街面天际线错落有致;三是将千篇一律的平屋顶改成形态优美的硬山屋面,山墙两旁做古典的风火墙,墙头起动感翘角。

街道建筑的屋顶大部分做成传统的灰瓦坡屋面,少许地方保留了原有的平顶,只是增加了传统的檐墙和栏杆。如此,街道界面错落有致、形态丰富,提升了街区的天际线。

4 总结

本课题立足于“城市修补”理念的研究,提出了老街区的可持续更新的策略,并以柳州市柳江区拉堡镇老街区更新设计为例,意在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旧城保护与更新策略。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二个方面:

4.1 旧城老街区的更新和保护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如果将其推到重建必定得不偿失。所以在城市发展的瓶颈期,我们要转变发展策略,即将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

4.2 “城市修补”理念并非是对旧城大拆大建、除旧立新,而是“中小尺度”、“小微渐进”以及“織补式”进行,以最大的建筑保护限度,维持和重塑旧城文化机理。它对老街区乃至旧城区的保护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艾相仁.塞于“城市双修”理念下老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式汉.武汉大眩,2018.

[2]李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再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更新保护
燃烧驱动连续波化学激光器的喷管发展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