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翱 杨洁
摘要:本文从家居清洁用品的种类和配方方面调查了这一类产品的环保发展,从产品的包装和配方方面分析了中国各类家居清洁用品,其中包括:厨房清洁与护理产品、居室清洁与护理产品、浴室卫生清洁与护理产品。结论是面对牌子多,功能齐全,性能优越的进口产品的冲击,我们的国产产品应该在环保方面进行创新发展。
关键词:家居清洁产品;环保发展;创新发展
0 引言
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水平越来越高,对养生方面越来越重视,从而对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家居清洁产品在包装和配方方面的制作要逐步提高,这就使得制造商必须改进产品以适应这一趋势。同时,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少,从而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清洁卫生,进而导致家庭清洁产品市场出现低迷情况。
1 中国各类家居清洁用品的调查分析
1.1 厨房清洁与护理产品
厨房清洁与护理产品主要包括餐具洗涤剂、油污清洗剂两大产品,也是目前中国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中除织物洗涤与护理用品外产销量最大的产品。
1.1.1 餐具洗涤剂
(1)品牌集中度
近年来,由于利润下降,餐具洗涤剂对大规模经营的要求越来越高。今朝,餐具洗涤剂已显示出较高的品牌集中度。白猫为首,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1]:立白、雕牌均占市场份额的10%以上,其次是奇强、高富力、金鱼、大米、传化、田七均占市场份额的3%以上[2]。
(2)消费者诉求
产品外观。选择无色透明清洁剂的消费者为83%[3]。消费者以为无色透明的洗涤剂是最自然的,不会对人体造成危险,与国外市场上的彩色洗涤剂构成鲜明对比。
产品性能。就产品性能而言,虽然洗涤剂在市场上的各种功效令人眼花缭乱,但对消费者最具吸引力的是草药杀菌,占消费者选择的60%。非伤害性成为第二大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功效,其次是天然植物,分别占57%和50%[4]。
1.1.2 油污清洗剂
随着人们住房条件的逐步改善,加上几家知名厂家轮流开展广告活动,油清洗剂近年来发展迅速。
(1)品牌情况
尽管许多清洁剂制造商都参与了油污清洁剂的市场竞争。这导致了整个门类的快速发展。但威猛先生、正章油葫芦和白猫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2)配方情况
传统的油清洗剂配方主要是表面活性剂,辅以少量的溶剂和碱性添加剂。此外,为了降低人们对配方的危害性的认识,许多生产厂家引入了甜橙油等天然成分的配方,并将其投放市场,用于清洗油剂,造成了“橙色风暴”[5]。
1.2 居室清洁与护理产品
居室洁净与护理产物今朝首要包罗玻璃清洗剂、家居上光剂、地毯清洗剂、地板清洗剂等居室用产物。
1.2.1 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的年销售量已达到数亿罐的规模。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空气质量的深刻理解,依靠味道来掩盖其异味的产品逐渐开始萎缩。目前,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一些依靠化学和生物学从根本上实现新鲜空气的产品开始出现。此外,空气清新剂的产品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从气雾罐到凝胶、喷雾、粉末、液体挥发剂等多种形式的产品。
1.2.2 玻璃清洗剂
随着人民住房条件的改善,玻璃清洗剂的生产和销售稳步增长。与许多家用硬表面清洁剂一样,玻璃清洁剂也吸引了许多清洁剂制造商加入市场竞争,导致了整个品类的稳步发展,但威蒙先生、白猫、科力钦等品牌仍然占据着领先地位。由于对残留物的要求较高,基本配方主要由微量表面活性剂、少量溶剂和碱性添加剂组成。基本配方的结构差别不大,但近年来,在防雾、防污染、亲水等功能方面的发展趋势较为明显。
2 家居清洁用品的环保发展趋势
随着家用清洁产品的不断升级,他们根据不同物品的質地和污染程度设计不同的清洗液。以下是我国家庭清洁用品市场环保发展政策建议:
2.1 加大力度宣传,提高清洁用品技术水平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清洁用品与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同时鼓励人们优先利用清洁用品,对清洁用品的高效利用进行政策补贴;其次,加大对清洁用品的资金支持力度,指导资金和相干人材流向,加速清洁用品技术水平的进步。
2.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行业资源整合
首先,需要加大清洁用品投资研发力度,同时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清洁用品的研发和利用进行补贴;其次,应该加强全国各地区间清洁用品技术的交流与沟通,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最后,要加强各地区政府对于清洁用品发展的重视程度,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筹规划我国清洁用品的发展,增强执行力度,积极落实各地区清洁用品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3 结论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家居清洁用品在环保方面发展低迷情况来说,有必要大力创新和宣传家居清洁用品环保发展的力度。但是,我国家居清洁环保产品与进口产品有不小的差距,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我国的家居清洁产品才能更好的发展,以至于在不久的将来超越进口产品成为时代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王冬雪.《中国洗涤用品工业》[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8(07):96.
[2]王周.成长进步三十载——2015香港家庭用品展简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5):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