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中的需求及影响因素*

2019-05-14 03:12:52
中国食用菌 2019年4期
关键词:食用菌弹性出口

覃 娟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上稳稳的站住了脚跟,但是中国食用菌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机会和挑战并存,同时又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当然在受到阻碍的同时更要引起我们的思考,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对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对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潜力进行充分的挖掘,把中国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食用菌大国。

1 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分析

中国的食用菌主要出口目的地一般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一些亚洲国家,东南亚国家,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不同,传统的饮食观念也不同,对于食用菌的种类数量需求也就不同。同时又因为这些国家的饮食习惯没有太大出入的原因,中国食用菌出口到各地的种类和数量并没有太大的出入,出口贸易结构相对稳定。受到全球经济问题的影响,最近几年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减少,呈现递减的趋势。直接导致了中国食用菌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出口量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较为明显的就是中国食用菌罐头的出口,很明显的反映了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变化。见表1[1]。

表1 2017年我国小蘑菇罐头主要出口地Tab.1 Main export places of canned mushroom in 2017

从表1中我们不难看出,许多的亚洲国家对中国食用菌近年的总体进口量保持着很高的增长率,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以上。这反映出了中国食用菌在这些国家有着很高的需求量并且有很好的市场价值。单单就这一项,中国食用菌目前还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2 中国食用菌主要品种国际市场分析

表2为2006年~2018年中国出口各类食用菌金额。根据中国海关的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中国目前往国际市场上出口的食用菌主要分为新鲜食用菌和冷藏类食用菌、干品类以及罐头类食用菌。其中,食用菌罐头占据了其中的主导地位。结合表2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口的食用菌品类中,食用菌罐头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每年的平均出口总额度达到了68.22亿美元,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6%左右,在2015年达到了峰值;中国食用菌罐头类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76%。同罐头类的食用菌相比,盐水腌渍的食用菌出口额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从2013年开始,许多国家开始停止从中国进口腌渍类食用菌产品,这和许多国家对于进口食品的消费观念的转变有着直接的关系。许多国家在进口中国的食用菌产品时,往往会产生高额的运输费用。这也就要求这些国家在进口中国的食用菌时,会尽量进口一些民众需求指数比较高的产品。

3 中国食用菌国际市场需求分析

新鲜或冷藏类食用菌对不同国家进口需求和价格弹性见表3。

表2 2006-2018年中国出口各类食用菌金额Table.2 Amount of edible fungi exported by China from 2006 to 2018

表3 新鲜或冷藏类食用菌对不同国家进口需求和价格弹性Tab.3 Expenditure and price elasticity of fresh or refrigerated edible fungi on import demand of different countries

对近几年中国食用菌每年的出口量研究发现,中国食用菌主要出口国的食用菌人均消费量一直处在上升的阶段。表3在模型估算的基础之上,对SLUSKY补偿来对食用菌出口贸易价格进行弹性复算,并且对吉诺价格弹性值进行专业的测算。据表中显示,中国的新鲜食用菌以及冷藏类的食用菌在国际食用菌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弹性,总体的弹性值为2.314,比其他一些国家都略高。这个弹性值表明,世界食用菌市场对中国的食用菌支出每增加1%,全球食用菌市场对中国的食用菌进口量就会增加2%。这个数值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国家,这个数值也表明,中国食用菌在现在全球的食用菌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际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增加时,中国食用菌的在其中的影响尤为强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许多的国家的人们都对中国食用菌比较偏爱。并且国际市场上对于鲜食的需求增加时,中国的食用菌出口量会有很大的提升,能够创造庞大数量的外汇。这对于中国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中国的食用菌市场在面对这样的机遇时[2],更是要以质量为根本,科学的提高产量,以满足世界市场对中国食用菌的高需求。而中国食用菌产业正可以借助这样的机遇,坚实自己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为日后扩大规模奠定坚实的基础。

另外一方面从SKS系统的价格补偿来看,中国食用菌的鲜菌还有冷藏类的食用菌本身的价格弹性都是负值。这就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属于正常商品,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市场常规商品的特性。一般来讲,价格上涨都会导致市场对于该种商品的需求降低。与之对应的,价格下降就会导致中国食用菌的出口量上升,全球食用菌市场对于中国食用菌的需求量也会随之上涨。高物价的国家通常都会对食用菌有着比较高的需求,借此机会,中国食用菌又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出口量[3]。

从交叉价格弹性这一方面来看,许多国家的新鲜食用菌或者冷藏食用菌的值都小于1,从数据中反映出了缺少一定的弹性。从中国自身这一方面来看,新西兰对中国的SLU系统弹性价格补偿值为0.6,交叉系统价格弹性值为0.309。这表明在之前的一些国家当中,新西兰对于中国的食用菌出口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我们又明显看出,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变化,对于中国食用菌的出口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而中国对新西兰的SLU系统弹性价格补偿值为0.046,这都小于新西兰对中国的数据。这也就说明了在之前一些国家的食用菌市场受新西兰的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新西兰的新鲜食用菌以及冷藏类的商品并没有受中国的食用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太多。中国对于新西兰、英国、德国的交叉价格弹性都是正值,也就表明了中国同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7]。

4 拓展食用菌市场需求的对策

4.1 稳定现有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

许多亚洲国家一直是中国食用菌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平均占中国食用菌出口总额的30%。由此看来,稳定这些亚洲国家本国的食用菌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些国家对于食用菌的人均消费量正在趋于稳定,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幅度,这些亚洲国家的食用菌市场正在趋于饱和。中国食用菌要想在出口创汇方面谋得更多的利益,开拓欧洲美洲市场就是接下来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同时,许多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了贸易壁垒的政策,针对这些国家,中国要想开拓食用菌市场就有一定的难度。寻找全新的食用菌出口市场,也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比如对亚洲市场进一步进行挖掘。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十分迅速,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食用菌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加入到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来。只有这样,中国食用菌的产品出口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加强。同时在积极的参与食用菌国际贸易竞争的同时,可以加强与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市场的贸易合作,以此来提高食用菌出口贸易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4.2 开拓国内市场

根据对中国食用菌研究社会的数据深入分析以后发现,中国人对于本国的食用菌消费力明显比较薄弱,每年对于食用菌的消费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消费量。从健康营养的角度分析,这个食量远远不及菌类摄入标准,这样的标准与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近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相对宽裕的同时,人们开始去追求绿色健康饮食这种全新的生活饮食结构。正是有了这样的契机,中国食用菌的国内消费量正在逐渐呈现递增的趋势,中国食用菌在本国的市场开始有了一定的起色。另外中国市场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说极大的人口基数、地域辽阔、环境条件丰富[5]、适合各种食用菌的繁殖,可以满足当前国内市场对食用菌的巨大需求。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对国民对于食用菌的消费特点进行引导,对中国食用菌的安全质量建设加以跟进,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的食用菌消费量。

4.3 科学参加贸易竞争尽可能规避贸易壁垒

中国在早些年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标准化组织的常任理事国,具有很高的话语权。对中国食用菌来说,现在有着数不清的机遇,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对中国食用菌的出口贸易进行科学化改革之前,要对出口食用菌的残留药物以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明确规定。这个过程必须加速,同时也可以采纳借鉴国际上先进科学的既定规则,对其进行采纳规整,从而达到提高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总额的目的。严格意义上来讲,中国食用菌的出口贸易目前迫切的需要制定一套与国际贸易市场接轨的贸易法则,并以此来加快中国食用菌的国际化进程,使得中国食用菌产品在全球经济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与此同时,出口食用菌的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食用菌的质量体系迫切的需要被完善。要想更好的落实这一举措,一定要从食用菌的生产源头抓起。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的整个系统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和产灵并行,被食用菌国际贸易市场推行的标准也应该是我们当前应该借鉴的[4]。

4.4 掌握食用菌竞争国的市场需求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食用菌生产和贸易大国这已经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中国食用菌年产量达到了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7成左右,同时中国食用菌的出口量占到了亚洲市场的八成左右。这些数据标志着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商场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就全球的食用菌大国来看,相对的系统竞争力要低于新西兰。除此之外的其他食用菌大国,都对中国的食用菌出口贸易有了一定的冲击作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中国食用菌要提高产品的产量来满足当今国际市场对中国食用菌的高需求,对运输成本和产品成本进行严格控制。同时也能完成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期许,更要对不同类别的食用菌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减少其他国家的食用菌贸易对中国产生冲击。中国食用菌出口企业要及时对其他国家的食用菌贸易[6]状况进行分析总结,要充分做到知己知彼。

通过对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进行分析,以及国际市场上的食用菌贸易和消费变化的特征的总结,为一些通过食用菌进行出口贸易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中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有一定的支出弹性,反映了国家市场上其他食用菌大国对中国的食用菌贸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我国以后的食用菌贸易发展更应该遵循扬长避短的原则,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科学的良策,确保食用菌国际贸易稳定发展[5]。

猜你喜欢
食用菌弹性出口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军事文摘(2021年18期)2021-12-02 01:28:12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31 09:00:4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25 02:30:40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8:04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模具制造(2019年4期)2019-06-24 03:36:40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