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途径

2019-05-13 02:14陈强
关键词:教育途径心理特点中职学生

陈强

【摘 要】中职学生正处在个体发展的过渡时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均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他们的自我意识被逐渐唤醒,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又害怕挫折与失败,可谓勇敢又冲动,自信又自负。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的状态,极易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认真分析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因,进而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本文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教育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0-01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转向就业为主,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加大。该阶段学生极易出现心理困惑,因此加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1.自控力差,逆反心强。

中职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凸显,拒绝接受父母、教师的意见与管教。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对人对事的看法也常因冲动等感情因素存在偏差。当他们的想法不被现实生活所接受时,就会因屡屡受挫而产生偏激的想法,认为其不顺皆来自成人世界的阻挠反对,进而加重其逆反心理。此外,他们的自控力也较差,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大。

2.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缺乏自信。

中职生很多有过被老师、家长责骂和忽视的经历,因此而形成的“我不行”的自卑心理深入骨髓。加之社会上有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在无形中又加剧了中职生自暴自弃的倾向,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能力,面对任务轻言放弃,不愿意展示自己。

3.学习缺乏动力,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

中职生选择职校学习,一部分原因是初升高考试成绩达不到普高录取要求。其学习基础较差,加之过去形成的懒散、不认真的学习习惯,使其对待学习缺少明确目标,缺乏热情。课堂中随处可见“趴倒一片”、偷玩手机的现象,对待课程学习及考试抱着应付、“你奈我何”的侥幸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

二、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成因分析

1.家庭环境。

当今社会,父母一心想给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孩子精神世界的充盈。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久而久之,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同时,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家长放在老大身上的精力明显不足,这种亏欠之情也会让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无底线满足。此外,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各种问题。

2.社会环境。

社会对于中职学生的固有偏见是造成学生自卑的原因之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此社会大众应正确对待中职生。此外,随着网络文化的盛行,尤其是一些非健康文化的侵蚀,让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导致信仰缺失,影响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中职生心理教育途径

1.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提高社会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重要方面。然而现今教育导向依旧偏重智育,判断学生好坏主要看考试成绩高不高,忽视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出台支持政策,使社会各界都能认识到健康发展、身心协调的重要性,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2.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重要是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校可以采取选修、必修结合,课堂讲授课外实践的模式,使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同时选取中职学校学生突出问题,结合身边案例,运用讨论法、现场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根据中职生的特点,举办针对性的教育讲座。如,对一年级学生讲解如何更好适应职业教育生活,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二年级学生侧重于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化解矛盾;对三年级学生重点则在于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缓解就业焦虑。

3.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事实上,如果心理教师能真正接近学生,就不难发现,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闪光点。要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探索中职学生的闪光点,逐步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引导中职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促进中职学生不断进步。另外,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单一教育评价方法下,大多数中职学生被定位为失败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真正激发课堂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各种活动,有效地号召学生加入,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和长处,真正增强自信心,最终达到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

4.营造具有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校园文化环境。

可以增加校园文化相关建设,多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注意有利于形成健康心理的外部条件的发展。为此,学校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改进学校的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物质教育环境;丰富课外生活,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去设置实践基地;重视校园里各方面的教育岗位建设,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广播站和校内网这些载体,以反映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旨,向学生传播相关的文化知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培养学生在道德、人文、人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发挥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作用。增强沟通能力与自信心,善于调节自我心态,尝试到成功的滋味,进而阐明了自己对于生活的追求,明白了生命价值的所在。

结束语

《管子·权修》中提到,“一树百获者,人也。”培养人才,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和心理的人才,更是国家和社会大收的事情。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凝心聚力,为培养身心健康的中职生而共同努力。虽任重而道远,但相信,步履荆棘,总有美丽绽放的一天!

参考文献

[1]王琪. 中职生孤独感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张冲,孟万金,王新波.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80-85.

[3]李梦卿,徐燕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管视与对策——基于对我国七省(自治区)中职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04):70-75.

猜你喜欢
教育途径心理特点中职学生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幼儿安全问题与教育策略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