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燕 张清月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不仅是“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载体,更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党日活动存在的问题,遵循学生支部开展党日活动的原则,从蒙古族文化的内涵着手,阐明蒙古族文化在学生支部党日活动设计中的借鉴作用,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际案例,思考党日活动的设计模式,并借此提高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蒙古族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153-02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是学生党支部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采取一定形式,组织大学生或研究生党员开展的党的教育活动,其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理论学习、义务劳动、社区服务、参观考察、影视教育、知识竞赛、红歌竞赛和红书研讨等。它不仅是“三会一课”制度的实施载体,更是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可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尤其当代本科生与硕士生多為“90后”,他们缺乏党性锻炼,理想信念容易发生动摇,且思想意识形态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各种错误思潮以及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易对传统文化认同淡薄,对主流文化消极对待,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他还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培养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是尤为重要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其传统美德与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也包括中华民族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因此,本文结合地域特色,以蒙古族文化为切入点,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的开展与设计模式,并借此提高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
一、 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以树人为重,因此在组织党建工作时便具有其特殊性和规律性,尤其学生支部的党日活动,更应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学生支部建设中同样存在着与其他基层党支部类似的问题,如内容单一、形式刻板等。实践研究表明,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教育模式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决策形式的采用、切入点的把握、主题活动的表现和主题精神的升华。下面就这几个方面,简述学生支部党日活动现存的问题。
(一)决策不够民主,缺少集中
决策的民主性针对的是人,对人的尊重问题,实际上就是指参与决策的人的范围和数量,走群众路线的力度与程度。决策的集中性针对的是决策的最优性,是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是科学的集中。而当前对党日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决策时缺少民主与集中的过程,未调查广大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便草草定题。决策应明确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主体位置,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党务工作人员可在开展党日活动前先收集学生对活动形式及内容的建议,之后将收集的学生提议进行比较分析与讨论,整合升华他们提议的同时做出最佳选择。
(二)切入点未结合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
高校由于所在地域不同,各自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但在组织党日活动时,可能并未考虑到将地域特色和文化作为突破口,以增强党日活动主题的突出性与创新性。学生党日活动仍普遍存在着注重宏观忽略基础,主题来源单一、空洞,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未考虑民族文化特色等问题。
(三)缺乏主题精神升华与宣传
主题精神的升华与宣传是主题教育的灵魂。学生支部的党日活动存在着活动后总结不到位的现象,未将党日活动的精神进行升华。宣传力度也不够,仅限于自己学院内部的宣传,未拓展至全校甚至更广阔的宣传范围或渠道,因而缺少了更高层面对学生党日活动的鼓励与督促作用。
(四)活动经费不足,缺乏保障
活动经费不足,学生党日活动的开展缺乏保障。只有极少数高校会给学生党日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多数高校学生支部党日活动仍然面临着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 基于蒙古族文化的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设计实践探索
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研究高校学生支部党日活动的设计模式,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地处呼和浩特市,受到了蒙古族独特的游牧文化及草原文化的熏陶。蒙古族游牧文化是草原文化的主体,草原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长期保持多元化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一。在蒙古族人民聚居的区域,高等院校中蒙古族党员数量也较多,以民族文化为切入点设计开展党日活动,既增强了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又入乡随俗,有利于党日活动的开展,还传承了蒙古族文化,增强了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及对其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自古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这种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通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创造的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研究表明,蒙古族文化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教育价值,分别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蒙古族自由精神的价值,蒙古族务实、顽强的精神价值,蒙古族诚信的精神价值,蒙古族文化的行政管理价值,蒙古族文化的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价值。本文选取其中五个方面为探讨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蒙古族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
刘钟龄先生在《蒙古族的传统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论》一文中指出:“蒙古族人民的游牧生活恰恰构筑了由天(气候环境)、地(生物多样性)、人(人群社会)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历史条件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效和谐的组合。游移放牧的完整规范,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满足家畜的营养(能源)需要,保障人类的生存与进步。”因此,我们可凭借发扬草原游牧文化的精神呼吁大家保护生态环境,又因学院与家畜营养、草原游牧文化联系密切,所以联系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开展保护环境的主题党日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虽然环境保护的话题是老生常谈,但若由此将立意升华为传承与发扬具有地域特色的蒙古族文化,看似普通的党日活动便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蒙古族的自由精神
蒙古族崇尚自由的文化从知行统一上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自由精神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就其实质来讲是一致的。就其教育本身的价值而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蒙古族的自由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强调个体能力和个性的发挥。可在选题前以弘扬此精神在学生积极分子或学生党员之间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他们近期关注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焦点问题或活动形式,突出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蒙古族的务实、顽强精神
面對现实、直面人生可以说是蒙古族人最基本的人生信条。务实的态度在古代蒙古族人的生活中便已存在。又因为牧人的生活更多的时候是在面对暴风、骤雨、燥热或寒雪,所以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草原牧人必备的心理素质。当这种被生活环境所迫而形成的个体心理素质逐渐上升为一种大众化的社会心态时,民族文化中便具有了顽强的精神。而这种务实、顽强的精神与畜牧人的精神也刚好是不谋而合的。因此,身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畜牧专业的学生党支部更应将这种精神体现在党日活动上,在宣传民族精神的同时也传承畜牧人的精神。
(四)蒙古族的诚信精神
蒙古族人重诚信,对欺诈行为极其蔑视。他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是特别守信用和讲诚信的。以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党日活动为例,该支部结合此精神开展了主题为“诚信考试迎期末,勇做时代弄潮儿”的党日活动。在弘扬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倡导面临大学阶段第一场期末考试的大一新生诚信应对考试。在活动过程中支部成员分享了各自的应试经验,还与蒙古族学生开展面对面交谈,在强调讨论蒙古族重诚信的氛围中倡导宣传诚信考试,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对蒙古族文化的认同与民族团结
身处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更应入乡随俗,学生党支部更应开展一些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例如,开展深入了解蒙古族风俗文化的主题活动,或者与成绩不够理想的蒙古族学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等的促学习活动,党支部成员可以分享学习专业课的经验或者针对具体的专业问题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而蒙古族学生可以教支部成员学蒙语,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蒙古族文化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增强了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综上,蒙古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地域文化而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和现实归属,其思想精华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密切相连,在增强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为设计与开展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胡薇薇.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培养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17(10):28-29.
[2]夏海洲.高校学生主题党日活动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30-132,136.
[3]鲍晓艳,盖志毅.传承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35-37.
[4]安梅琴,蔡淑兰.传承蒙古族文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6-48.
[5]白乙拉.蒙古族家庭美德的多元文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25-27,32.
作者简介:
胡晓燕,内蒙古包头市人,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清月,河南新乡人,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