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家级的区域发展战略,从全球著名湾区的发展来看,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湾区内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及合作,从而达到产业互补共同发展。本文通过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和服务产业结构区位商指数,分析大湾区“9市2区”的产业集聚优势,为后续研究湾区内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及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区位商;产业集聚优势
中图分类号:F264.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2-0067-02
一、 引言
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内地和港、澳的合作。至此,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所谓“湾区”一般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往往集中在“湾区”周边,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湾区经济已成为世界众多一流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例如全球著名的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由分布在港口海湾地带的“9市2区”城市群组成,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9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经济共同体,想要发展成世界级的湾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及经济合作尤为重要。本文从近十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及变化趋势入手,通过测算各区市的区位商指数提出湾区各城市产业聚集现状,为后续研究湾区内城市间的分工合作、功能互补及协同发展提供依据。
二、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借助于香港和澳门第三产业的绝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在2007—2016十年间一直保持着“三、二、一”的理想产业结构。但笔者认为,单就珠三角各市而言,其产业结构发展并不均衡,且各区市存在较大差异,仍有调整和优化的空间。
纵观世界著名湾区的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故笔者从测算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商指数,判定其集聚水平。
三、 基于区位商的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与服务业聚集分析
(一)区位商指标
(二)粤港澳大湾区第二、第三次产业区位商计算及结果分析
表1显示了2007—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分布情况,按照区位商均值大小排位,东莞、中山、佛山、深圳和惠州排名靠前,且区位商均值均大于1,故制造业在上述5市集聚明显,属湾区优势产业。其中,深圳区位商虽大于1但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珠海、东莞、中山和佛山三市指数较高且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服务业,各城市间的差异更加明显。香港和澳门的区位商指数分别为2.0231和1.9483,远高于其他城市;其次,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市区位商均值也大于1,故粤港澳大湾区内,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5个区市的服务业均属优势产业,该数据反映剩余其他6城市的服务业在湾区内不具优势。
四、 结论及探讨
第一,从国内外发达城市和区域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结构模式都经历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直至“三二一”的转变,最终达到第三产业占主导的产业结构模式。近十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转变,已符合“三、二、一”的理想经济结构,但从湾区内部分析来看,各区市产业结构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9市2区”中,东莞、中山、佛山、深圳、惠州和珠海6个城市的制造业聚集优势明显,故珠三角“世界工厂”的制造业雄厚实力可见一斑。很长一段时间内,珠三角的制造业一直处在价值链低端的装配加工环节,这使得大湾区内第二产业体量巨大但利润不高,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笔者认为,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在继续保持自身制造业优势的发展模式的同时,依然要将优化产业结构放在首位,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走服务型制造之路,整体提升大湾区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纵观近十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业结构,香港、澳门两区的服务业在大湾区产业结构中一直占有显著优势,其他各市的服务业比重大体也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广州、深圳和珠海的服务业区位商均值都大于1,且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故这三市的服务业具有集聚优势;佛山、中山、东莞的制造业占优,但近年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距逐年在缩小,属于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城市;而肇庆、惠州、江门第三产业水平相对较低,仍然具有优化的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故大湾区应充分利用港澳的先进服务业,积极谋求合作。
第四,作为大湾区内的农业大市,肇庆、江门长期第一产业占优势,使得这两市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虽尽力在追赶,且近年来整体经济也有了不小的提升,但是产业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肇庆、江门应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契机,利用自身农业优势与湾区内其他城市合作互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尽快向“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转换。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7-03-16)[2018-09-21]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7/n1/2017/0316/c410899-29150065.html.
[2]鲁志国,潘凤,闫振坤.全球湾区经济比较与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1).
[3]Clark C.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 London: Macmillan & Co. Ltd,1940.
[4]薛立敏,王素湾,杜英仪.台湾生产性服务业之发展与展望——国际比较研究[M].台北:中华经济研究院,1995.
[5]蔡磊,李广明.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区位商灰色关联研究[J].产经评论,2012(3):65-75.
[6]王鹏,魏超巍.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城市问题,2016(8):14-23.
作者简介:
柳颖,女,河南郑州人,广州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经济师,人力资源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