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芳
摘 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知道“教教材”,使科学课堂失去了精彩与活力。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切性处理,这不仅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更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创造性;适切性;整合;拓展;开发;科学素养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是精选出来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为科学课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把教材当成了“圣旨”,严格按照教材实施教学,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的教师成了“照本宣科”的教书匠,也使科学课程失去了活力与精彩。《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地区的科学教学资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科学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因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做适切性的处理加工。我觉得科学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研读解析,整合教材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是以《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一到六年级共12册,它系统地呈现了小学科学学习的内容。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对小学科学一到六年级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研究,梳理教材的知识体系,在领会编者的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对部分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调整。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涉及种植植物、饲养蚕的观察体验活动。但是植物和蚕的生长都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我把这两个单元的教学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采取穿插方式,让课程的进度和植物、蚕的生长有效衔接。又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如果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这一单元上课时间大约是12月,此时校园中大部分植物都已经枯萎,动物也极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生物多样性”学习,学生将很难从生活中观察、感受到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对本册四个单元的教学顺序进行调整,把这一单元放在9月来学習,效果良好。
在现有教材中,有部分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设计进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时老师就不能照本宣科,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光”这一单元中学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等知识,但是教材中利用手电筒作为光源进行探究实验,由于光源的强度弱,学生很难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因此,我对教材上的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利用激光笔来代替手电筒作为光源,使学生能够很直观地看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以及光反射的路径,教学效果良好。这样的案例在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
二、因地制宜,拓展教材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学生探究欲的增长,老师仅仅局限于教教材上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求知、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不断调整、补充。
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科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室、学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使学生进一步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如在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的教学中,我们把学生带到了气象观测站,让学生在气象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实践、研究。“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不再只是科学教材上的图片。孩子通过自己亲身观察、体验,不仅收获了关于天气的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研究“天气”热情。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在飞速进步,它已经成为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校园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的视野和思想不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限制。例如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地球的水”一课学习中,我通过让孩子们到学校网络室查阅、收集水资源的现状,一幅幅图片、一个个视频,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水资源状况,珍惜水资源。
三、把握课标,开发教材
新课改强调课程目标的落实,对教材的执行给予了老师很大的自主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依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对现行的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改,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更适合本地、本校的教材,对现行教材进行补充。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像火箭一样驱动小车》的一课中,学生对于反冲力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同时学生对于火箭发射非常感兴趣。而我校的航模科技社团中有水火箭制作和发射课程,于是我与航模社团的老师联系,在五年级全年段开设了《发射,水火箭!》这一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孩子们不仅对于反冲力及火箭发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点燃了学生对航天技术的极大兴趣。
总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教”。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这不仅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也是科学教师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更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周硕林,李家其,李文娟.小学科学恰当使用教材的策略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29):72-73.
[2]梁燕芳,施传柱.基于小学科学教材特点的创生性教材使用方法[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6):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