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目标的适切性

2017-01-16 00:32许汉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

许汉平

〔摘要〕本文从如何设置规范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重点探讨现行湖北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的关系,认识到课程教学目标,尤其是课堂教学的课时目标的设置要难易适度,提出合理选择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法指导等有利于顺利达成目标的方法,旨在为一线教师更好地把握设置与落实难度适宜的教学目标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目标;适切性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10-05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综合反映出来。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课程标准),从2002年新课改初期的“抽象、笼统或大而全”,逐步向深化改革过程中的“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可评价”的方向过渡。然而,理想的目标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评价,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更是值得关注和认真把握的。假如目标适切性把握不准,同样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重点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现“适切性”的必要、顺利达成的几个关键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作为一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贯彻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等基本原则。

(一)系统化

首先,通过从一般到特殊逐级地把目标具体化,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完整体系。其间必须考虑目标体系的横向和纵向联系,纵向要充分实现各层次目标的连续性和递进性,横向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目标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关系,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整合。

其次,要综合考虑和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如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要分析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等,分析学生的一般心理、生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学生与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作用、地位和相互关系等。

(二)具体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力求明确与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各个层次教学目标设计,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如果教学目标含混不清,势必会影响“如何教”,影响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影响“教得怎么样”,影响教学评价结果,也就不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作用,从而使教学失去明确方向,影响教学效果。

(三)层次化

层次化原则要求设计与表述某一个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反映和表达全体学生的个体学习结果的层次性。如布卢姆等对教学目标都是分层次的,他们的累加性的分类,表现为每个层次的行为或操作包含了较低层次的行为或操作。

依据以上三个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在现行教材中被分为了三个层次的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即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原则、目标任务、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方法的提纲挈领的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它比较明确地划分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几大领域,现行的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材的编写体例就是依此划分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则是根据每一个领域目标来具体化和层次化的。

例如,小学一年级第1课“我上学我骄傲”的现行教学课时目标表述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接纳自己的新角色,认识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为自己的新角色感到骄傲。这个就是对“认识自我和生活适应”领域中具体到一年级学生的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对应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所提到的“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认识班级、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环境和基本规则;初步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重点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学生礼貌友好的交往品质,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使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初步学会自我控制;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和新的学习生活,树立纪律意识、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内容目标的具体实施,可见目标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适切性”评估

由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领域在不同地方教材中的排布是不一致的,所以,对于各领域目标的阐述至今没有统一,所以不在此作研究和讨论,此处为了更好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主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学目标进行“适切性”的评估和讨论。

笔者根据黄甫全教授主编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中对“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等相关内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内容,制定出了一套量评工具,对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评估,以此来检测现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评估表格如上页表1。

下面是小学六个年级教学课时目标的评估数据:

教材情况:小学共 6 册,合计96课。

课程目标的适切性评价结果:

“内容表述”符合要求的有 56 课,占总课程数的 58%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40 课,占总课程数的 42%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起点确定”符合要求的有 78 课,占总课程数的 81%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2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9%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0 课,占总课程数的 0% ;

“语言表述”符合要求的有 6 课,占总课程数的 6%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47 课,占总课程数的 49%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46 课,占总课程数的 45% ;

“系统层次”符合要求的有 15 课,占总课程数的 15%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70 课,占总课程数的 74%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1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1% ;

“达成效度”符合要求的有 93 课,占总课程数的 97% ;部分符合要求的有 2 课,占总课程数的 2% ;完全不符合要求的有 1 课,占总课程数的 1%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时目标的心理学科特性还是把握得很好的,在“达成效度”上达到了97%。但现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课时目标还在“语言表述”和“系统层次上”存在一些问题,而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的“起点确定”的评估维度在“完全符合”上也只有81%,“部分符合”的占到了21%,从数据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的目标设置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切实依据2012年修订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小学中高年级教学内容来对中高年级的教学目标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从“语言表述”的数据则可以看出,我们现行的教学课时目标对于学习的主体认识还不够深入,还在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教学理念很容易在课堂上影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容易导致教师的个人主观经验传递或强加于学生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所以,需要先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课堂观,而这可以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开始。

三、目标“适切性”的必要性

任何一节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都会有目标设置,目标适切性无论是“部分符合”还是“完全不符合”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目标设置的适切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堂教学目标“起点确定”过易,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设计的时候,会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花些功夫。但有时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误区,认为较为容易的目标便于达成,结果就忽略了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过易的目标大致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班内大多数学生感到目标容易达成;另一种是班内少数学生认为目标过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新课程标准第四条明确指出:“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假如教学目标设置过易,无论是大多数还是少数学生,不通过努力就能掌握,甚至出现不学就会的情况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难以得到充分的调动,很容易出现被动参与的局面,难以达到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养得到提升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目标过难,难以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辅教学的有效性

假如教学目标设置的难度超过了师生共同努力的达成度,不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收获成功的体验,而且,一节课下来,也很难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四年级的一节课“沟通小达人”,假如一开始就设置“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体会成功沟通带来的快乐”的目标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沟通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时间来完成的事情,不会一下子就很愉快。如果课上只是让学生相互交流一下,那就只停留在言语内容的口语交际表达上,而没有经过情感的共鸣和心与心的对话,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一旦目标的难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难以评判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教学目标设置达到“适切性”的具体方略

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才是最适宜的?设置适宜的目标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一)把握课标中各层级目标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无论是2002年的实验版还是2012年的修订版,都分别就各层级目标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归纳。其层级递进性大致可以表述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课时目标。本研究所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课时目标,即针对一节课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从课程到课时目标维度逐渐清晰化,目标内容逐渐具体化,目标难度逐渐标准化。而且,各层级目标又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即从下至上,逐步归属,一个领域内每一个课时目标的达成,集结着领域目标的实现;一个年级中,一个个领域目标的达成,又反映着年段领域目标的完成。由此可以推断,要设置具有适切性的心理健康教学目标,需要全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各层级目标的内容及相互关联性。

(二)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性是设置“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关键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而言,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最终都是要对学生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好教学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工作。过去,我们在课前准备,尤其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有一项工作需要做扎实,即“学情分析”。分析学情,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并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受益。其实,在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想使目标的设置难度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能否设置出难度适宜目标的关键。学生的发展既有心理的又有身体的;既有知识、技能、方法的,又有道德、情感素养的;既有近期的,又有长远的,等等。就某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盲目设定。充分了解学生,要能够做到:既要全面把握全体学生的普遍性发展的需要,还要把握个别学生的特殊发展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难以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

(三)目标语言表述的科学性是目标“适切性”的直接体现

目标表述,直接为选择内容和经验提供依据,并为教师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提供基本准则。如果目标表述正确、清晰和通俗易懂,就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目标表述不当,不仅会浪费为目标设计和确定所花费的各种资源,而且会对课程和教学活动产生误导。

教学目标语言描述的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以及“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 “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具体目标的语言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了解”“掌握”“知道”“熟悉”几个笼统含糊、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心理健康教育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目标语言描述可以参见下面三类动词。

A.认知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了解】描述、识别、列出、列举、说出、举例说出

【理解】说明、举例说明、概述、区别解释、归纳、收集、处理、阐明

【应用】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

B.情感目标动词(分三个水平):

【经历(感受)】体验、参加、参与、交流

【反应(认同)】关注、认同、拒绝

【领悟(内化)】确立、形成、养成

C.行为目标动词(分两个水平)

【模仿】尝试、模仿(模仿)

【独立操作】运用、使用

由此可见,无论哪一方面的因素,都对目标的准确设置有影响,但其影响又是相对的,只有在全面、系统地考虑多因素的基础上设定的目标才是最适宜的,也是便于达成的。

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顺利达成目标应把握的几个关键点

有的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相脱节,即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都未充分考虑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成了与目标不相关联的结果。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无论各项活动安排得多么新颖与精彩,由于未能达成目标,也不能算是理想的或优质的课。因此,心理课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一)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会用到诸多教学手段,不同的课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倾向性,但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手段,应考虑的前提就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有效教学手段的选择就更为重要。

如小学一年级的课“得表扬了”,教师在游戏进行中表扬学生,让学生进行及时体验和感受反馈,学生当下的感受真实有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正能量提升很快,教学效果很好;相反,有的教师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受表扬的情景,通过语言来再现场景与感受,则增加了难度,因为没有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这样的教学手段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因此,教学手段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成正相关的,教学手段的合理程度决定了目标的达成度。

(二)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心理课上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已被普遍认同,但如何激发兴趣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有的教师课上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够深入,仅仅通过一些小游戏调动一下学生参与的热情,这样的激发方式,一旦某节心理课上不做游戏,学生就没有了兴趣。因此,兴趣激发时机的选择和切入点的准确把握十分重要。

基于中小学生好动、勇于挑战等心理特征,为了便于达成目标,创新环节的确定最好能够出现在基本部分主教材学习期间,因为这样安排,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参与主教材学习的兴趣便被激发起来,有了兴趣,学生学与练的注意力、投入程度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学习的效果也自然能够提升,目标的达成度就会更高。

(三)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跟进将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师除了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实施教学以外,课堂诊断与激励评价也不容忽视。因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行为的反馈可以直接显示出存在的问题,假如任课教师能够对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作出诊断,并采取多种激励评价措施,便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采取何种形式的激励评价措施才更有效?就课堂诊断而言,主要是通过课堂观察与分析判断等方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激励性评价应该是灵活的、多变的,具有及时性和实效性的。如通过面部表情或眼神的变化,或通过语言或行动(如轻轻拍打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只要断定某一教学环节需要采取激励性评价,就需要及时跟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评价一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对目标适切性的把握能够反映教师设定目标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顺利达成目标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一个有着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设置与落实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设置具体且适宜的目标,并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学习,才能确保目标顺利达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钟志农 .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程开发指南[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3]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

[4]谢维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12.

[5]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

[6]姚本先,伍新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0.

[7]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瑞景小学,武汉,43007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 芳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