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让语文课堂绽放全新活力

2019-05-10 10:18韩石萍
新课程·小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语文素养教育资源

韩石萍

摘 要:新课程提倡大语文观,即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语文。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实践:教育资源生活化,让课堂因生活而充满活力;课堂知识多实践,让素养因实践而逐步提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资源;生活实践;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育应依托生活进行,成功的语文教学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要培养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人的素养。”如何让语文教学和学生心灵相沟通,与社会天地相接壤,基于生活,让语文课堂绽放活力,是我们每位教师探索的目标和努力实现的方向。

一、教育资源生活化,让课堂因生活而充满活力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语文”,语文教学应根植于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课堂为起点,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1.留心观察,认识生活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课文,有很多的内容是学生常见的、比较熟悉的自然景观或生活现象,如《秋游》《荷花》等,学生因为没有更多地了解或仔细地观察而对其知之甚少。教学时,教师应该有目的地提出观察任务,并教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方法。如教学《夕阳真美》《荷花》这类课文时,我带学生去看傍晚的夕阳,观看夕阳颜色的变化,以及夕阳下各种景物的特点;夏荷开放的季节,让家长带孩子走进家乡的万亩荷花荡,在荷香清风之中观赏碧叶连天,绿波荡漾的景象……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有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丰富了认识。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兴趣盎然地走进文本描绘的情境,深刻地感悟课文语言文字表达的优美,提高了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2.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朱小蔓教授指出:“语文反映生活。生活是处在情境中的,离开了情境,很难理解和运用知识。”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学生的生活贴近,我们可以把课文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如在教学《学会查“无字词典”》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聪聪和爸爸理解“骄阳似火”这一词语的不同方法后,我创设情境:“同学们能不能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来说一说呢?”此时,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有的说:“你看,那一朵朵花儿有气无力地低垂着脑袋,好像在说‘渴死了,渴死了,快给我喝点水吧!”有的说:“我刚跨上爸爸的电瓶车车座,烫得我连忙从车座子上跳下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骄阳似火”的意思,也明白了不仅要在书本中学习语言,也要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道理。

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再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生命桥》时,为了展现老羚羊以自己的身体做桥墩来挽救年轻羚羊感人的一幕,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视听逼真的情境,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对课文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了多元的体验。

3.精彩体验,升华生活

杜威说:“教学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用读、说、写、画、演、唱等形式,表现课文内容,活用课文语言,升华情感,体验语文学习本身的乐趣。

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切一切苹果,在感受不同切法带给自己不同惊喜的同时,深切体会原来“换一种方法去做就是创造力。”的内涵。再如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类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时,让学生把自己作为文中人物,在真实表演中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二、课堂知识多实践,让素养因实践而逐步提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走进学校生活

学校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每一扇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植物,都是学生实践的天地。春天,我们让学生在校园内种下小花,陪伴小花成长。为古诗配上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让古诗的意境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等实践活动,让书本中的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走上实践的舞台,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得以提升。

2.走进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身边的老师。如结合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请家长们结合教学内容,在家庭生活中,很自然地跟孩子进行交际,让孩子在交流和展示中,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在父母的激励和赞赏中感受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

3.走向社会生活

社会是学习语文的大天地,如学会写信的方法后,给远方的亲戚朋友写信,介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学习了《春联》,让学生走进生活中,读春联,赏春联,甚至写写春联。这样,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用语文,真正提升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只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的大殿堂,才能成为活水之源,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不断地提高,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参考文献:

[1]徐莹辉,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成尚榮.构建生活的课堂:现代生活教育案例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01.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语文素养教育资源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