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勃
摘 要:进入21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相继在教育领域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型。在2016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由此,高中化学教师展开了研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潮,高中化学教学也向着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方向发展,着力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化学是一门基础兼应用型的自然学科,但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忽略了其能力的提升,缺乏对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评价。此外,化学教师受到了来自高考的巨大压力,课堂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应试水平,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以上种种难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创设情境,开展教学
高中化学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中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就很难跟上学习节奏。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始讲课时不妨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来理解化学概念,提升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是一门应用学科,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学生通过生活情境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有效提升自身的化学学习效率,从内心对化学知识产生一种认同感。
如,在讲解“油脂”时,笔者给学生展示了装有花生油的油桶、红烧肉等图片,说道:“同学们,一听到油脂班里的女生会说我不吃有油脂的东西,会变胖。其实适度摄入油脂并不会变胖,反而对身体器官有保护作用。”紧接着,笔者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在一个酒类的广告中,出现了“陈年酱香”的画面,这大大引起了班里男生的兴趣,问道:“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酒的广告,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酒会越存越香呢?”大家纷纷开始探讨,但始终不得要领。笔者说道:“同学们,这个问题涉及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即——脂”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基于自身核心素养来解决问题,引导其开展科学探究,从而更好地落实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二、围绕核心,提升素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借助于核心内容教学,教师能带领学生从纷乱复杂的现象、概念、定理中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化学知识。而化学核心素养教学应用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展开教学,促使教学重心向能力培养转移,引导学生的学习重心由对知识的记忆转向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帮助其巩固课堂所学。
在讲解“醛”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核心为醛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着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为什么有的人喝一点酒就会面红耳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完乙醛的结构、物理性质后,笔者指出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醛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回答预设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来记录现象,同时派出小组代表来描述实验步骤,得到实验结论。同时,笔者还会播放乙醛与Cu(OH)2的反应视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变化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促使他们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到本节课重点。在课程的最后,笔者带领学生分析化学实验现象,把握教材本质,有效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核心内容统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开展探究,培养能力
一个人的创新研究能力关系到未来社会的生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重要。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化学核心素养,形成创新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他们有效提升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在讲解“糖类”時,笔者在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要求他们完成葡萄糖溶解实验。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设计,通过表格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到实验推理。通过实验,学生有效锻炼了化学思维,形成了实验探究意识,提升了自身创新能力。在完成实验后,笔者带领学生学习了葡萄糖的化学性质,探讨葡萄糖的用途及原料。此时,笔者顺势带领学生学习蔗糖和麦芽糖,在了解物理性质后,要求他们设计二者化学性质的对比实验,记录相关现象,从而进行解释。学生根据实验分别找到了蔗糖、麦芽糖与葡萄糖的区别,从而学会了相关内容。
总之,高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创设情境、注重核心内容、开展探究教学等角度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促使每个人在化学学习中都有所收益,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新华.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学习情境创设[J].课程教学研究,2017(12).
[2]尹沧浪.分析学科核心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