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红弟
摘 要:数学学科的科学性比较强,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而问题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够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以问导学,促使学生高效地“学”,同时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关键词:以问导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以自我为中心,直接为学生灌输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极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发展,而且还会使学生更加厌烦数学。由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运用问题教学,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有明确的方向。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一些优质、有效的问题,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入学习探究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妙设计课堂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问题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无意注意逐步转变为有意注意,更好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养成一个善于自主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幂函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幂函数的性质内容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幂函数中a的取值对函数图象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非常主动地进入思考探究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和y=x2的图象,随后又试着作出y=x2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的不同。随后,又画出指数为■、-1、-2时的三种图象,学生也在对图象的观察中,大致地了解到当指数大于0时,函数图象呈现的是单调递增的状态,当指数小于0时,函数图象呈现的状态是单调递减的形式。还有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发现了指数大于1与指数小于1且大于0的图象性质的区别。学生就这样主动地思考、分析,无形中对数学知识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促進学生有效参与
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地进入自主学习中,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一些课堂问题,为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让学生一步步地思考数学知识,并更好地掌握这些数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命题及其关系”时,教师为了更好地掌握“命题”这一数学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观察下列语句有着怎样的特点?你能判断出这些语句的真假吗?(1)3+5=9;(2)如果x2=1,那么x=1;(3)6能被2整除。学生通过观察这几个语句,发现这些都是陈述句,其中(1)和(2)是不正确的,(3)是正确的。此时,教师引入“命题”的概念。学生也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记忆,深刻认识到陈述句且能够判断真假的语句就是命题。随后,学生又试着自己说出了一些语句,并判断它是否为命题。学生也在这一思考探究过程中,对命题的知识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充满探究性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巧妙设计开放问题,强化学生深入思考
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注重充分开发学生思维。而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可以多方面思考,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教师在和学生学习了本节知识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某场生产了一批货物,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销售方案。第一种方案:在月初出售这批货物,可以获得30000元的利润,之后再将投入的资金与这30000元的利润再重新投入生产,在月末的时候又可以获得利润48000元;第二种方案:在月末的时候出售这批产品可以获得利润35940元,但要支付2000元的投入资金作为保管费。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适呢?这一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有着很强的开放性。有学生经过思考发现,这两种方案到底哪个利润更大一些,要看投入资金的多少。很快,学生想到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尝试着列式子,寻找结果。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意识到投入资金多少的不同,选择的方案也不同。
案例中,教师适时地为学生设计了一些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可以多角度思考问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以问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强的动力。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合理的课堂问题,以推动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以问导学,让数学课堂更高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21):11.
[2]张丽琴.以问导学,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1):66.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