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关欣 ,沙秀娟 ,李文杰 ,柴琦颖
(1.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采血室,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2.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心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3.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医保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4.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外科门诊,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5.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急诊内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小儿静脉采血是儿科常见的护理过程,采血过程中由于患儿年纪小,静脉血管较细,表皮显露不清楚加之患儿生病期间进食量少于平时,导致患儿静脉血管有血液循环不畅,给抽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1],完善的护理工作,提高患儿抽血成功率的同时,减轻了抽血给患儿造成的不适感,提高了护理质量[2]。该文主要探究小儿脚部静脉采血护理效果,并取得不错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为在该院进行住院医治的128例患儿,所有患儿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在随机情况下将患儿分成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4例患儿,对照组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0.8~1岁,平均年龄(0.9±0.5)个月,体重 15~17 kg,观察组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31例,患者年龄0.7~1.2岁,平均年龄(1.0±0.6)个月,体重14~18 kg,对比分析两组抽血以及护理效果。
1.2.1 抽血方法 抽血前准备5、10 mL的一次性注射器各一支,碘伏一瓶、棉签若干年、负压采血管和小垫枕一个,使用前需要检查注射器是否有漏气现象,针头是否有弯曲,如果需抽取的血量较多,需要使用10 mL的注射器。嘱咐患儿家长将患儿固定仰卧位,两名护理人员进行抽血,其中一人用右手示指与中指触摸患儿脚部大静脉搏动明显处并进行消毒,消毒液选用30 g/Lde碘酊,从患儿脚部大静脉处从内向外顺时针对患儿皮肤进行消毒,后用乙醇75%擦拭碘酊,晾干另一人将注射器的无菌帽取下后,左手拇指将患儿脚部大静脉下端固定,右手握持注射器,在患儿脚部大静脉处以45°的方向刺入,进针1.5 cm后开始抽吸,抽吸时上提针栓,回血后将压脉带松开,固定,待抽取足量的血后迅速拔针,用消毒棉签进行止血[3]。
1.2.2 护理方法 在采血开始前,护理人员应该保持镇定,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应对突发状况。此外护理人员应该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讲明采血过程中所需的注意事项,有时采血过程中会遇到家长的拒绝加之患儿年纪较小,家长情绪易激动,因此良好的沟通是采血的必要工作。并嘱咐患儿家长采血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安抚患儿情绪。提前告知患儿家长多需的采血量,若需要患儿家长配合,告知患儿家长如何按压患儿肢体,以及按压的方法和重要性。采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遵照医嘱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该文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儿采血成功率以及一次采血量和采血时间。评价标准和方法为:(1)采血成功率: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患儿采血成功率,,最终回收问卷并统计例数,计算比例。(2)两组患儿一次采血量,一次采血时间:患儿经抽血护理后,护理人员将患儿一次采血量,一次采血时间进行统计。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观察组患儿抽血量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一次抽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一次抽血量,一次抽血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儿一次抽血量,一次抽血时间对比(±s)
组别一次抽血量(m L) 一次抽血时间(m i n)观察组(n=6 4)对照组(n=6 4)2 0.1±1.3 7.2±1.1 5.3±1.4 1 0.2±2.3
由于静脉腔内有静脉瓣的存在,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要根据患儿血管实际情况选择注射器,针头过粗会造成针尖在穿刺过程中压住血管壁,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降低抽血的准确性[4]。进针和拔针时要求护理人员应准确快速进针拔针,抽血时动作要缓慢而轻柔,防止造成标本出现溶血的现象,如果没有血液流出,可能是由于针头抵住了大静脉的血管壁,所以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调整针头进针方向,稍向外拔出在刺入。若在患儿抽血过程中进食,护理人员应该耐心等待患儿进食结束后在进行血管穿刺,避免患儿应受惊苦恼造成食物堵塞器官引起窒息[5]。
患儿脚部静脉采血需注意一下情况。(1)患儿抽血体位必须是固定的,若患儿在抽血之间出现情绪波动起伏较大,哭闹不止,应给予安抚,带情绪稳定后在进行抽血,切勿强行进行抽血,由于患儿年纪小无法配合护理人员的抽血护理,因此家长或者另一名协助人员应按照所需要摆好的体位固定患儿,防止患儿手脚乱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2)由于儿科每日采血患儿人数较多,因此对于新护士的采血技术需要加强,避免在患儿抽血部位进行多次抽血,减轻对血管壁损伤的同时减轻对患儿的痛苦,同时可以有效预防局部的出血和血肿。(3)护理人员在抽血进针时要注意针头与皮肤的穿刺角度,一般来说,穿刺角度为90°时,由于针头与皮肤垂直,刺入血管的针头较多容易滑出,造成抽血失败,此外,抽血角度不是固定不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疾病的种类以及患儿的体重来选取穿刺角度。若一次采血不成中,应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安抚患儿家长的情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4)抽血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反复仔细检查患儿抽血部位是否存在出血不止的危险,同时用大拇指按压穿刺点,其余指握住患儿腕部,避免患儿因苦恼挣扎造成止血失败,止血时切勿反复揉搓出血点。(5)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而言,患儿采血结束偶,护理人员应嘱咐患儿家长轻压抽血点,避免血肿的形成。(6)护理人员在采血时动作要缓慢轻柔。(7)若采血季节为冬季,要做好患儿保暖措施。由该次研究结果也可看出,观察组患儿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一次抽血量优于对照组患儿,抽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儿静脉采血的基础上给予护理的效果更好,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完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