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
【摘要】目的:将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治疗作为论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临床效用进行揭示。方法:纳选我院门诊可科收治的6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主体样本,根据其门诊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n=34)与干预组(n=34),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干预治疗,药物规格均为0.2g每支,均为静脉注射,观察评价其应用疗效。结果:治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64.7%:3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100%:8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诊治疗中,加替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左氧氟沙星,可提升患者治愈率,提升整体治疗有效率,值得做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4-208-01
呼吸道感染为呼吸内科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患者受到病菌及病毒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往往累及肺、支气管、鼻、气管及咽喉等部位,患者表现出咳嗽、发热、喉咙肿痛等症状,如果不给予重视,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治疗,可并发心肌炎、中耳炎甚至脑炎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及患者死亡风险。本次研究将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治疗作为论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临床效用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选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样本,根据其门诊治疗药物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n=34)与干预组(n=34),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干预治疗。对照组纳选患者男女占比:18(52.9%):16(47.0%),年龄录入范围:18-72岁,数据中值(47.2±3.5)岁,病程在2天至7天之间,病程数据中值(4.8±1.2)年;干预组纳选患者男女占比:19(55.8%):15(44.1%),年龄录入范围:18-73岁,数据中值(47.4±3.6)岁,病程在2天至6天之间,病程数据中值(4.7±1.2)年;排除标准:年龄小于18周或大于75周岁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药物过敏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患精神疾病者;不能全面配合研究调查者。对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知,纳入一般资料数据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应用于本次研究对比中。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第一制药(北京)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82)干预治疗,药物规格均为0.2g每支,静脉注射给药,每天注剂量为0.4g,连续干预治疗4天即为一个疗程。干预组患者接受加替沙星(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763)干预治疗,静脉注射给药,每天注剂量为0.4g,连续干预治疗4天即为一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观察评价不同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治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测各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显效(体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实验室检测各指标基本可达到正常水平),有效(体温得到控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实验室检测各指标恢复不显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温均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及有效占比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均接受SPSS23.0统计学软件统计与分析,以(x±s)揭示计量材料(研究数据范畴内),以±揭示个体间变异程度,将t作为数据检验;使用率(%)表示研究数据中的计数资料,并使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则可知数据间差异性,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 结果
干预组34例入选患者接受为期4天的加替沙星干预后,治愈22例(64.7),显效9例(26.4),有效3例(8.8),无效0例(0.0),治愈率为64.7%(22/34),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34例入选患者接受为期4天的左氧氟沙星干预后,治愈13例(38.2),显效12例(35.2),有效5例(14.7),无效4例(11.7),治愈率为38.2%(13/34),总有效率为88.2%(30/34);治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64.7%:3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100%:8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虽然为临床多见病症,临床治疗难度也不大,但其有病菌引起,疾病的发生往往累及肺、支气管、鼻、气管及咽喉等部位,如果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也可导致患者死亡。医学流行病症研究调查数据指出,呼吸道感染为城市人口死亡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死亡原因中,其占据第4 的位置,因此其临床治疗药物及手段的选取及其重要。老年人受到机制影响,对病毒的抵抗力及免疫力显著下降,同时其各系统功能逐渐衰弱,是其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高发人群,老年人一旦患者呼吸道感染,其病情容易反复,且彻底治愈的难度增加,多数老年人合并慢性病症,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对其生命安全也带来威胁。
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均为临床干预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药物,左氧氟沙星归类于喹诺酮类药物,其具有抗菌作用及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作用机制为有效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进而阻止细菌DNA的合成与复制,至细菌死亡。加替沙星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病原体导致的各种感染性病症,其抗菌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的拓扑异构酶IV及DNA旋转酶,有效抑制细菌DNA复制、转录及修复过程,达到控制细菌传染的目的。本次研究笔者将呼吸道感染患者门诊治疗作为论述中心,就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的临床效用进行揭示,结果显示:治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64.7%:3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干预组显著较高于对照组(100%:88.2%),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诊治疗中,加替沙星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左氧氟沙星,可提升患者治愈率,提升整体治疗有效率,值得做进一步推广使用[3]。
参考文献:
[1] 朱华贺,薛征.不同地域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体质特点[J].河南中医,2019(02):220-223.
[2] 莫火弟,容令新,梁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2):164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