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祥,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激发困难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等课题,以及教育部“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中学六年一贯制二、四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小、初、高一体化课程建设与育人模式变革研究”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校长引领教学改革不能盲目追风》《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等论文一百余篇,出版《教育教学新探》《典型例题的拓展与应用》等著作13部。
学生的学校生活主要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学生在校70%的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班级生活记录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因此,对学校特别是基础教育学段的学校而言,班级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首要位置。今天,我想从基础教育的使命和学校功能的视角,谈谈班级建设的三个“存在”。
第一个“存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在班级中的存在。
在对学生进行的“你最渴望什么样的教育”调研中,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在学生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成绩,而是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首先,作为班级建设的“关键人”,班主任要努力营造班集体“彼此关照、相互温暖、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其次,班级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感受到班级存在”的载体和实现路径。比如,我非常赞同目前很多学校实施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建设举措。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一个岗位,在这个岗位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能力,而且在为班级、同学服务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存在价值,从而体现初步的社会价值。这一举措,育英学校实施了7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要轮换岗位,如擦黑板的学生和关灯、关窗户的学生轮换岗位。为什么?因为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一长,擦黑板的学生可能会抱怨擦黑板又脏又累,认为关灯、关窗户的岗位太轻松了,而负责关灯、关窗户的学生也会抱怨每天放学总是走得最晚。岗位轮换后,学生通过体验不同岗位,既认识到每一个岗位需要承担的不同责任,又学会了理解别人。不仅如此,我们每学期还组织全班学生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技能三个维度对每个岗位的学生进行评价,引导、促进每一位学生立足岗位、尽职尽责。
让学生感受到在班级中的存在,不是简单的“为存在而存在”。学生感受到存在的过程其实是教育的过程,是成长的过程。
第三,班级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任课教师也要努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形成教育合力。对此,北京十一学校的田俊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每周按名册检查课堂上是否有被忽视的学生,是否有学生还没有回答过问题。如果有,别忘了在下一节课给他一个机会。班主任也要按名册梳理一遍,看看这段时间还没有找谁谈过话,哪怕是一次“偶遇交谈”。实际上,教师在点名回答问题时,容易在不经意间固定在一部分学生身上,还有一些教师容易忽视某一层次的学生,如成绩优秀的学生或学习踏实的学生。所以,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对学生的习惯性忽视。如果课堂上有的学生没有表现的机会,一定要在课后用激励性的话语让他感受到老师同样也很关注他,对他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存在”: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在学校中的存在。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行政单位,学校这个大集体是由一个个班集体组成的。班级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建设、育人目标的重要阵地。客观地说,日常的班级工作是有其独立性的,特别是作为班级的重要管理者的班主任,也有其对教育的理解,有其独特的班级管理理念和实施路径。我们之所以强调“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在学校中的存在”,是为了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对班级工作的引领,强调学校办学理念在学校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的“落地”。这样,学校的发展就会更聚焦、更有力量!当学生站在“学校”这个更大的“集体”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会更加体会到老师对学校的爱、对班级的爱、对工作的热忱,这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日常教育中,要用有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比如,班级承担一次升旗仪式,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做志愿者,在校园里以班级的名义栽一棵树,在全校进行一次主题展板展示,组织班级学生给学校提出发展意见,鼓励学生参加校学生会等组织。
第三个“存在”: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校在社会中的存在。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曾经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理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的学生终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人,“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学校在社会中的存在”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
第一个“存在”是班级建设的基礎,后两个“存在”是在第一个“存在”基础上的拓展,是学校教育品味的提升。这三个“存在”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先后顺序,是相互交融的。我们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和教育的创造性在后面的两个“存在”中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特约编辑 _ 付江泓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