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唐凤?赵伯兴
摘 要 论文在分析“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变革馆藏建设思路,建立便于用户存取的图书馆馆藏的构想;通过说明馆藏服务与建立便于存取的图书馆馆藏之间的关系,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此框架下,图书馆应该在馆藏服务方面加强关联数据建立,通过建立发现工具等手段提高文献的可发现性,从而不断增强“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建设对支持读者学习和科研创新的力度。
关键词 馆藏建设 馆藏服务 互联网+ 馆藏理念
分类号 G25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3.008
“藏书”一词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藏书建设”的概念大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并由“藏书采访”概念发展而来。由于长期以来文献类型单一,馆内的藏品主要是图书,人们习惯上将馆内收藏的各种文献称为藏书[1]。然而,随着馆藏涵盖的内容不断拓展,特别是“互联网+”在图书馆的应用,致使馆藏的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高校图书馆不仅把适合本校课程教学和研究需要的一切资料都列入了馆藏的范畴,而且把提供存取尽可能多的内容确定为馆藏建设的目标[2]。胡振华提出,电子图书馆藏建设应采用“拥有馆藏”和“获取馆藏”“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同步发展的策略[3]。新西兰的Gorman G.E.和美国的Miller R.H.更加清晰地对馆藏范围进行了界定,即本馆拥有的实体文献、拥有和控制的电子资源、其他馆拥有但本馆用户可以获取的电子资源,以及本馆不拥有但能够提供存取的远程电子资源[4]。应对馆藏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以及图书馆运营方式的改变,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拓展视野,改变馆藏建设的传统理念,实现馆藏建设的重心从传统馆藏向便于存取的馆藏转移,并树立“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
1“互联网+”环境下“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应站在读者的角度定义馆藏和馆藏组织,加强特色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建设与揭示,优化馆藏资源结构配置,建立纸质、电子、网络资源“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文献保障体系,以便为读者提供最可靠的服务。同时树立“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将馆内外馆藏融为一体,实现用户与各种信息载体及内容的有效连接,并将馆藏与服务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师生学习研究过程中不断衍生的新需求。
1.1 “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提出
馆藏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使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图书馆目前发展已经步入了十字路口,在馆藏建设方面是继续20世纪传统的做法,还是颠覆传统模式?显然选择前者会导致图书馆文献保障能力的下降,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与此相反,颠覆馆藏建设的传统理念和做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环境的优势,实现工作重心从馆藏建设向读者服务工作转移,加强与同行在藏书建设和提供存取内容方面的合作,图书馆将能够在节省经费、时间和空间的同时,提高馆藏利用的效益。信息极其丰富的今天,吸引读者的已不是馆藏,而是以馆藏为基础的服务和空间。正是基于读者利用馆藏行为的变化,以及各图书馆在建立便于读者存取馆藏方面的探索,Dempsey L.提出了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5]。该理念将进一步激发高校图书馆追求馆藏建设与服务创新,指导图书馆更加有效地创建、保存和传递馆藏资源。
1.2 “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解读
1.2.1 实体、虚拟馆藏的关系
在“館藏就是服务”理念的框架中,提升馆藏服务质量成为应对用户对馆藏易用性的期望,提高馆藏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借阅服务中便于使用被证明是满足校内读者利用印刷型专著的有效途径[6]。因此,高校图书馆应放宽对馆藏流通的限制,其中包括用户身份的限制;对特定读者群体延长文献借阅期限,放宽与外校共享资料的类型和范围;增设复印机或扫描站,提供按需复印或扫描服务等。
“馆藏就是服务”理念运用于实体馆藏及虚拟馆藏服务中,其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如图1)。实体馆藏和虚拟馆藏在服务之间的潜在关系是:建立实体馆藏的过程中,选择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新购文献的选择,需要保存或者注销文献的二次选择。同样,读者检索可以用于界定馆藏中需要的文献,有助于馆员准确建立实体馆藏。存取作为馆藏元素反映了电子资源作用的不断增大,读者既可从馆藏中存取电子文献,也可通过馆藏链接外部资源,如EThOS获取文献。同时,为实体馆藏中的文献提供了建立联系的机会,增强了目录替代版本的醒目性,使读者能够通过浏览书架获取到电子版本作为补充的文献资源。
文献检索作为反映馆藏使用的一种形式,可用作馆藏建设的潜在信息源。利用馆藏中包含的文献信息解答咨询及推荐特定资源可推动读者使用馆藏,同时也能鼓励图书馆以更加动态的方法聚合馆藏和提供存取。
1.2.2 对馆藏共享路径的拓展
在依靠一馆能力远不能捕获、引证并获取世界上所有学术记录的前程下,基于长期保存原始馆藏资源的目的,图书馆必须变革当今业界普遍采用的以防万一策略,非仅限于当前利益和需求的战略。英国政府机构及英国图书馆和信息服务委员会(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Council, LISC) 提出,在经费受严重制约和信息资源激增的条件下,图书馆界应在国家框架内携手合作[7],更加自觉地实现从积累大量馆藏的拥有战略向存取为主的战略转变。网络技术的进步为高校图书馆实现存取为主的模式奠定了基础。全文数据库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是促进图书馆发挥传统仓储作用与实现新的“网关”作用之间平衡的保障,同时也是实施存取战略的重要推手。因此,为实现“馆藏就是服务”的馆藏建设模式,高校图书馆不仅应该加强跨地区的馆际合作,而且应该拓展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
为提高馆藏共建共享成效,图书馆应该将共享馆藏整合到在线目录中或者发现层,以便用户从外馆获取图书就像从本馆的分馆或者外部储存库中存取一样方便简易。云图书馆集成系统依赖网络服务替代本馆服务,具有能够为用户定制个性化需求能力的开放结构,从而给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快速简易检索资源的条件。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高校图书馆仍然需要及时投入大量资源来开发应用程序接口(APIS),使得这些应用程序接口能够在软件程序进行相互通信时成为桥梁,进而使图书馆能够从其他机构快速获取文献,提供给读者[8]。
为使读者从共享印刷型馆藏中存取文献能像从本馆一样便捷,高校图书馆可以借鉴密歇根共享印刷型文献计划和爱荷华州中部馆藏协作计划,与其他馆一起构建基于“云”的区域性合作联盟,通过整合电子、纸质和特色数据库等资源,进而通过联盟提供直达读者计算机桌面的网络传递方式,使读者既能存取实体资源,又能存取虚拟资源[9]。这些项目将允许图书馆重新分配空间,腾出书架,提高馆藏的可用性。
1.2.3 改善馆藏可发现性
对用户来说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否易于发现至关重要。提高发现现有资源的基础设施的质量,改进资源的发现方法,创新资源发现工具,为用户提供无缝、灵活、可理解的文献资源发现服务,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可发现性与可用性,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馆藏服务至关重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在发现内外资源(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的资源)的供需之间存在某些不匹配。前者希望让读者知晓图书馆为他们采购和许可了什么,及可能涉及的其他相关资料。后者希望图书馆与更加广泛的社区、其他研究人员和专业同行共享本校师生创造的资料、数据。特别在馆际合作的背景下,馆藏内外部资源的可发现性对读者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读者对提高资源可发现性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和迫切。
馆藏资源组织、管理过程对用户发现这些资源具有内在的影响,除加强对资源的标引、分类外,还应提供Tag、Folksonomy等功能,以便从读者使用的角度出发,为馆藏资源的可发现性奠定基础。对馆藏资源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集成、重组和整合,建立具有关联性的资源体系,这样既能提高馆藏资源的发现性,又能提高对他们的利用率。
在“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驱使下,读者满意度已经成为衡量馆藏服务的标准,学科馆员不仅是把关信息内容的守门人,更应该成为教育、引导和指导用户获得最佳信息的帮助者。图书馆面临的挑战让学科馆员感受到自己在帮助用户发现和获取文献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学科馆员作用的提升,图书馆将在馆藏服务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进而规避在与其它文化机构的服务竞争中被边缘化的风险。
多年前,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已经采用了数据驱动的采购方法[10]。我国高校图书馆也应该采用这一方法管理本馆和合作馆藏,以便帮助馆员对高需求率文献的采购和低利用率文献的剔除做出明确的决策。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尽快引进和测试这类系统,而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图书馆也可以优化或升级现有的服务系统,例如OPAC、资源导航系统、链接解析服务以及联邦检索等,提升图书馆的资源发现能力,以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需求。
2 “互联网+”环境下便于存取馆藏模式的构建
馆藏是图书馆运行的基础,高校图书馆馆藏是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文献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11]。满足读者的需求始终是馆藏建设的目标,一旦偏离该目标定会造成对馆藏服务的忽视,低估馆藏服务的意义,从而导致文献供需双方矛盾的产生,甚至带来高校图书馆被边缘化的风险。长期以来,“以防万一”及馆藏规模越大越能满足读者需求的观念,严重束缚了馆藏建设的思路。2012年“互联网+”一词在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及, 2015年马化腾在人大议案中正式提出“互联网+”的概念,随后,社会各界根据“互联网+”对本领域业务及未来发展的影响,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盡管所表述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充分反映出“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和法制经济七大特征[12]。根据这些特征,图书馆学者已着手研究,并不断变革馆藏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例如,Dempsey L.提出了建立便于存取的馆藏的设想[13]。基于该设想,高校图书馆应实现从纸本思维方式向网络思维方式的演变,加强与业界及其它相关行业合作,充分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与信息设施,提供方便读者存取的各种载体的数据和内容信息,进而实现从“文献知识提供空间”向“创业创新支撑空间”的转型[14]。
2.1 建立便于存取的馆藏方式
互联网大大拓展了图书馆与读者及相关利益者交流的空间,颠覆了读者获取和利用文献的模式。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为文献供需双方搭建的互动平台催化了图书馆馆藏建设由纸本向网络化的转变,进而使文献供需双方能够直接进行快捷便利的沟通。这一系列变化,体现的不仅是高校图书馆在馆藏建设理念和模式方面的创新,更代表着高校图书馆馆藏服务理念发展的方向。“互联网+”链接一切的特征为馆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同时有利于各高校图书馆构建便于存取的馆藏,让读者享受便捷使用文献的舒适性,使他们逐渐习惯网络所提供的“唾手可得”和“无所不及”的精神享受,感受到通过自助服务获得信息满足的前所未有的体验。“互联网+”环境下,为实现文献供需双方在空间分散、时间错位条件下的文献供求匹配,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改变传统的馆藏建设模式,而且必须建立便于存取的馆藏,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馆藏文献的需求。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通常按照纸本文献逻辑和网络逻辑两种方式组织馆藏,如图2所示。
2.2 便于存取纸本馆藏模式的构建
2.2.1 纸本馆藏模式
据2016年全民阅读统计,57.8%的受访者表示阅读时会首选纸质图书,首选电子书等数字媒介的比例为42.2%,并有七成受访者认为纸质媒介阅读效果要好于电子书等数字媒介[15]。由此说明,纸本馆藏仍是保证文献供需平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6],各馆独立建立的纸质馆藏对读者依然如衣钵不可须臾。然而上海某高校开展的调查发现,馆藏中2000年至2009年出版的图书中,至2010年从未流通的占25.%[17],数据表明,只有改变馆藏建设的传统模式,才能提高馆藏的利用效益。特别是“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连接一切的特点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读者获取文献的途径,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实现供给侧改革,变革馆藏建设理念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有效手段。馆藏的价值在于流通,而满足读者学习和研究创新过程中对文献需求的最佳途径,就是围绕读者需求,建立融本馆、外部馆藏和合作服务为一体的便于存取的馆藏[18]。
2.2.2 数字馆藏模式
“互联网+”环境下,彰显高校图书馆个体实力表征的不再是拥有文献的多寡,而是为读者提供文献的能力。“互联网+”所具备的七大特性不但有助于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实现本地数字资源的聚合和共享,甚至能够将全世界范围内的数字资源聚合到云端服务器中,供读者查阅、使用。由于便于存取的馆藏是围绕读者兴趣,而不是本地馆藏组织的,因此,它既涵盖本馆馆藏,也包括外部可存取的各种文献资源。基于此,按照网络逻辑构建的便于存取的数字馆藏(如图2),可包括下列内容:授权许可的电子资源;通过导航指向Google学术等可存取的免费资源;馆藏目录中收录的免费电子书、期刊、图书馆指南及其他资源指南。如果文献不能在线存取,对读者而言其重要性将随之减小,被读者使用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3 “互联网+”环境下构建便于存取馆藏体系的举措
3.1 完善便于存取的纸本馆藏体系
3.1.1 加快馆藏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建设
图书馆应重视加强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书目数据的整合,实现书目记录和OPAC的FRBR化,为读者提供OPAC查询,辅以多种导航方式多角度揭示纸本馆藏,并借助网络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提高读者利用目录发现馆藏和提出新需求的能力。
此外,加快纸本馆藏数字化进度既是长期保存纸质资源的重要途径,更是促使读者利用这些文献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存储在校外的纸本馆藏,其数字化能给读者获取利用提供很大的便利。特藏和地方文献也是学术发现和学习研究的重要资源。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RL) 指出,应该承认特藏对学术研究和大众的独特和不可替代的贡献。鉴于特藏在馆藏中的独特地位,高校图书馆很有必要加强特藏建设,特别是支持本馆及地区学术研究的特藏。基于特藏的珍稀及独特性,保存及提供读者使用时应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和处理手段。此外,特藏文献数字化既有利于构建便于存取的馆藏,同时也可使特藏文献获得大幅增值。
3.1.2 加强与第三方社会机构的合作
目前高校读者几乎都会携带手持设备进入图书馆,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甚至三种设备同时携带入馆。手持设备的普及不仅推进了高校图书馆由纸本馆藏逻辑向网络馆藏逻辑转变,同时也倒逼图书馆尽快建立和完善便于存取的馆藏体系。因此,图书馆应加强与通讯公司的合作,提供电脑、PDA、手机等设备接入云图书馆的服务,方便读者随时随地利用上述工具“线上找书”,并与物流合作,实现“线下送书”,使读者体验随时存取的便利服务[19]。“互联网+”环境下的文献供需模式中,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搭建的读者互动平台既能满足读者的即时性文献需求,同时也能通过合作存储为后世保存大量文献,满足读者“万一产生”的需要。因此,参与合作是馆藏建设和服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用户存取文献的最优化和馆藏效益的最大化。
3.1.3 提高科研成果的可发现性
鉴于读者对研究过程及成果共享的强烈兴趣,高校图书馆需要建立管理和披露这些资料的机制,对创新成果(包括研究方法、工作文件、研究数据、预印本等)的可发现性提供越来越多的支持,让馆藏在支持师生研究创新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方便读者真正共享这些资料 [20]。例如,关联数据能够实现相关数据之间的链接,扩展信息价值。当互不相关的图书馆数据通过关联数据打开、共用和互联时,它们与非图书馆数据链接,能够形成一个全球的数据集[21]。图书馆应通过关联数据服务将自身管理的书目和规范数据转换成关联数据。从学术成果的角度理解馆藏,利用发现工具将能够进一步拓展这些文献的利用。此外,为提高关联数据的利用率,还可实现论文、期刊、作者、组织和关联数据云学术数据集中的参考文献的互联。
3.1.4 实现馆藏内容的增值
馆藏本质上是动态发展的,通过馆藏目录能够给馆藏增加新的前后关系或者消除现有的关系,获取和利用这些前后关系可以实现馆藏内容的增值。不同类型馆藏的前后关系(语境、背景)能够加强不同馆藏或者子馆藏之间的关联。在图书馆设置的书目文献服务中,通过给馆藏增加背景信息,包括用户私人馆藏内容,或者通过链接其它图书馆的内容或者服务,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内容的价值[22]。
3.2 构建便于存取的数字馆藏
3.2.1 读者成为馆藏服务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长期以来,读者一直是图书馆文献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受技术、经费等各种因素制约,文献供方很难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但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为用户和图书馆搭建了一个快捷实用的互动平台,供需双方直接构成了文献流通环节。读者通过互联网可直接向图书馆提出个性化需求,通过PDA、DDA模式,可亲自参与文献采购。图书馆则根据读者对文献和服务等多方面的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互联网+”促进了读者需求个性化定制趋势的形成,读者成了文献和服务提供的出发点与归宿点,进而使读者、文献及服务构成了最直接紧密的联系。这种文献供需双方的互动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服务模式,更代表着未来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2 最大化存取全文数字资源
在“馆藏就是服务”理念的框架中,图书馆希望实现馆藏存取的最大化,同时避免重复购置文献,以减少经费浪费。目前,图书馆正从单个馆的集成系统向Ex Libris和OCLC一类供应商提供的基于云计算的全新系统发展,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开发利用这种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数据集的工具。图书馆接入云计算平台,可直接通过网络购买服务,减少购买软硬件和配置、管理、维护方面的工作,将主要精力从非核心业务中解脱出来,进而更好地关注和推动核心业务的发展。这些工具既能自动测定图书馆联盟中需要的文献副本,同时也能告知图书馆联盟中哪个成员馆存有多余的文献副本。
在从传统印刷型馆藏向数字和印刷型内容融合的复合馆藏发展的情况下,图书馆应该以构建统一的检索系统为出发点,把读者引导到其它的资源和平台(例如,出版者網站、百度文库、Google学术等),用户可借助建议、参考、相关搜索跟进搜索全文。高校图书馆应提供无缝的认证系统,通过适当授权,设置申请许可,消除读者存取学术内容的各种障碍,保证读者最大化存取相关的全文数字资源。由于利用定制的发现系统比检索广义网络系统中的数据更加精准,因此,为解决读者的特定需求,高校图书馆应该提供最好的知识发现工具,并根据读者的个性化特征定制这些工具以满足本馆读者需求。此外,还应该为读者提供检索内容的最佳路径,保证读者及时有效地检索到馆内外的文献信息,甚至使读者获取到整个检索过程中和交互范围内的相关信息[23]。
3.2.3 合作建立馆藏数字化的储存库
纸本馆藏建设旨在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创新,图书馆需要在深入了解文献资源供需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满足师生需求的方法,而不是盲目展开馆际馆藏建设方面的竞争[24]。鉴于给读者提供方便存取的纸本图书与电子图书同样重要,因此针对高校图书馆馆藏中普遍存在的大量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建立馆藏数字化的储存库既是解决高校图书馆空间匮乏问题的有效举措,同时也能有效解决版权限制下的文献获取问题。
4 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仍然需要提供两种文献选择,包括读者即时需要的文献和以后可能需要的文献。忽视读者当前的需要,就会降低图书馆在保障读者文献需求中的作用。然而只提供即时需要的文献,是对必须采购的“以防万一”内容的忽略,将造成读者需要时无文献可供利用[16]。因此,建设馆藏时各馆需要依据本馆机构性质和读者特点“因馆施策”。此外,基于高校为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的要求,建立便于师生使用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馆藏体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能够突破空间限制,让读者无障碍地获取文献和服务的特点,要求各图书馆从地区或者系统整体出发,寻找平衡本馆与整个系统或者地区读者文献需求的方法。特别是在个体面临经济和空间制约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更应树立“馆藏就是服务”的理念,开发各种发现工具,充分挖掘馆内馆藏潜力,积极寻求外部各种力量,尽一切努力和可能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代根兴.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3(4):16-18.
LEVINE-CLARK M. Access to everything: building the future academic library collection[J].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2014(3):425-437.
胡振华.电子书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3):36-39.
GORMAN G E, MILLER R H, MEDIAVILLA C. Collection manage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andbook for librarians[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10,24(1):86-87.
LINDEN J, TEDESCO S, DOLLAR D. Collections as a service: a research librarys perspective[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2018(1):1-22.
WAY D. Transforming monograph collections with a model of collections as a service.[EB/OL].[2017-05-18].https://pwb01mw.press.jhu.edu/journals/portal_libraries_and_the_academy/portal preprint/articles/17.2way.pdf.
Yale University Library launches scan and deliver service[EB/OL].[2017-05-08].http://web.library.yale.edu/librarynews/archives/2012/09.
REILLY, BERNARD F. The future of cooperative collections and repositories[J]. Library Management, 2013, 34(4/5):342-351.
赵伯兴,方向明.云图书馆环境下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205):40-48.
KELLY M. A toolkit for taking stock: libraries leverage new metrics driven by data from collection HQ[J]. Library Journal,2012(9):18-20.
СOбOЛEBAЛ И. Электронные ресурсы библиотек: создание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 метод.[B]НГОУНБ; Новгород, 2007.48 с.
互聯网+360百科[EB/OL].[2018-01-02].https://baike.so.com/doc/7869991-8144086.html.
DEMPSEY L. The facilitated collection[EB/OL].[2017-12-13].http://oeweblog.oclc.org/towards-the-facilitated-collection/.
陈燕方,周晓英. “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3.0的服务创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2).26-30,6.
谢洋,罗屹钦.调查显示:广西大学生年阅读量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谁说大学生不读书?[N].中国青年报,2017-4-24:11.
HODGES D, PRESTON C, HAMILTON M. Patron-initiated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a paradigm shift[J]. Collection Management,2010,35(3):208-221.
趙伯兴,张海霞,方向明.建构上海高校图书馆合作储存库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92-95.
DEMPSEY L. Library collections in the life of the user: two directions[J].LIBER Quarterly,26(4):338-359.
郁金华,王丽艳,陈耿.构建区域性高校云图书馆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11(2):510-54.
СTOЛPOB Ю Н. Место библиотечного фонда в системе. ?Библиотека?[J].Научные и технические библиотеки,2014(8):7-17.
HYUN M H, SHIN S M, KIM H S. Application of linked open data on sharing library data in Korea[J]. Indian Journal of Science & Technology,2015,8(27).
ANGHARADR. Conceptualising the library collection for the digital world: a case study of social enterprise[M]//Digital Information Strategies,2016:143-156.
AKEROYD J. Discovery systems: are they now the library?[J]. Learned Publishing, 2017,30(1):87-89.
SANDLER M. The ghosts in the stack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practi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ies[M]//Rethinking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A: Libraries Unlimited,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