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豆腐,又叫猫余,也叫腐乳,是中国流传数千年的特色传统民间美食。因其口感好、营养高,吃起来特别香,深受中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时,益阳白鹿寺的和尚做了一些豆腐,因有事情外出几日,回来后豆腐长霉了。出家人有节约的本能,不舍丢掉,拌了一点调料试着吃,不曾想味道还不错,便产生了今天的猫余。
猫余味道鲜美,在明代加了辣椒,猫余便成了湖南人家居不可缺少的开胃菜。猫余慢慢地向全国传开了,后来,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了猫余。相传因有一古法猫余秘方在益阳寺庙里传承,益阳猫余独领风骚,做出来的古法猫余一直保持着古朴独特的味道。
你一定很好奇为啥叫它猫余,相传古人早上忌讳说“龙““虎”“鬼”“梦”四个字,腐乳的腐字谐音“虎”,于是人们通常把“虎”字说成猫。取连年有余之意,所以作为腐乳发源地的益阳人也把腐乳叫做猫余。
现今,霉豆腐的制作方法是用新鲜豆腐,放置一个星期左右让其发霉,把发酵好的豆腐与调料混合,过白酒再放入瓦坛子中即可。霉豆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具有开胃、去火、调味的功能,但不易多食,因其在发酵过程中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多食会影响身体健康。
神奇的豆腐之臭豆腐
臭豆腐,在各地的制作方式、食用方法均有相当大的差异,有北方和南方的不同类型。臭豆腐在南方又称臭干子。其名虽俗气,却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华传统小吃,古老而传统,令人欲罢不能。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进京赶考的书生王致和名落孙山,在京城为谋生路,自己制作了一些豆腐,沿街叫卖。但因天气炎热,一些没来得及卖出去的豆腐容易壞掉,王致和就把这些豆腐切块放在缸里用盐腌以储存。后来,王致和决定重拾书卷再考一次,就把缸里还存着豆腐这件事给忘了,当他二次科考结束后再打开这个缸的时候,豆腐早己变得臭不可闻。可经过加工,这些豆腐又有一股别样的香气,有商业头脑的王致和就决定试着兜售这些变臭的豆腐,没想到大受欢迎,从此,臭豆腐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有些人对它敬而远之,有些人则将吃它当成了一种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