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评价体系初探

2019-05-07 05:35宋丹妮张彦文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指标体系

宋丹妮,刘 芳,王 毅,张彦文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2017 年,我国中医药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 500 亿元,中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 442 亿元,约占整个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的1/3,中医药与养老、旅游等相互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凸显,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潜力持续释放。这对中药学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提出了质与量的新要求,建设符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学团队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指出,要“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探索‘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2017 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中,对“双师”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提升教师的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文结合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根据“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绩效评价理论,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资源表、国际影响表、服务贡献表等指标,初步构建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指标体系。

1 国外“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

以“双师型”“双师素质”“高职高专”“标准”“指标”为主题词检索CNKI、万方、PubMed 数据库,得到17 篇参考文献,其中中文研究13 篇、外文研究4 篇,系统分析国内外“双师型”教师标准。

1.1“双师型”教师准入要求

准入学历要求:美国要求基础教师拥有硕士学位,专业教师至少具有本科学位[1];澳大利亚要求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5 年职业工作经验”,四级资格证书为最低资历证书[2];德国更加严谨,规定教师完成八年学制,并且具备至少一年的实习经验,毕业时还需通过国家考试(笔试和口试)。

行业实践方面:韩国要求教师具备一年以上的培训或商业管理经验;日本要求教师在学校进行相关教育工作,或在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和技术工作,高中毕业后需工作4 年以上,大学或专科毕业后需工作2 年[3];德国则严格要求教师在八年制院校毕业后做两年实习教师,通过国家考试后才能成为正式的职校教师,而晋升教授时必须在学术界以外拥有至少5 年工作经验[4]。

1.2“双师型”教师内涵与标准

澳大利亚职教特色为政府支持,以学生为中心,机制灵活,能力为本,实践强化,双师执教,专兼结合;德国的特点是“双元制”职业教育,即高职院校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人才,“双师”是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美国以政府控制专项拨款引导职业教育发展,通过立法建立专门机构,明确教师资格认证程序,开发教师资格认证测量工具[5];欧洲各国一般会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专业实习的时间、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等[6];英国已通过专业证书资格委员会统一了分散的专业证书,提出“双专业”理念并制定了“双标准”的国家制度,将行业资格和确保教师职业作为专业定位原则[7]。国外“双师型”教师内涵与标准见表1。

表1 国外“双师型”教师内涵与标准

由表1 可知,国外对“双师型”教师准入学历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除日本外均要求硕士学位,至少2 年以上行业实践经验;政府或行业协会等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进行了一定的统一规范。国外“双师型”教师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领域行业实践、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 我国“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

2.1“双师型”教师内涵与要求(见图1)

图1 我国“双师型”教师内涵与要求研究历程

(1)1995 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首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但没有说明具体内涵。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双师型”教师必须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务。

(2)2002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到,“所有高职院校都应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以及专业实践的培养,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深化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3)2003 年,教育部《高职评估方案》对“双师”素质教师职称、实践经验、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实践教学实施等指标进行了规定,指明具体条件,明确了“双师”素质的组成要素。

(4)2006 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制定高职院校教师聘任标准和招生制度”[6],建立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职业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 年),把建设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到了战略高度。

(6)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具有实践性专业教学能力,同时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和应用研究经验的高层次教师队伍,对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应用研究提出更高水平的3 个要求。

(7)2017 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着眼于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明确指出“理实一体教学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 个要素。

2.2“双师型”教师标准研究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是现代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分析历史研究结果,发现“双师型”教师能力准入标准研究较多,但对职后相关体系研究甚少。

2.2.1 资格准入标准研究 根据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提出的教师能力标准,教师应具备相应知识、技能和素质。2008 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明确规定,“双师型”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7]:(1)具有中级职称和职业资格,过去5 年主持过学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学术水平工作;(2)近5 年来,企业一线实际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上,能够充分指导学校开展专业实践教育活动;(3)过去5 年来,主持了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2.2.2 教师能力标准研究 唐林伟等用能力描绘法描绘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分为经师、技师、人师和事师几种[8]。蒋兰芬等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定义相联系,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标准[9]。贺应根从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两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和可操作性强的“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10]。潘亚儿提出了根据不同类别和层次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的思路与基本范式,实现了“双师型”师资培养标准与入职标准的衔接[11]。李梦卿等通过对教师资格认证标准的制度性统一与区域性特征的研究,从区域性角度解读了“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实施[12]。

2.2.3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德建等探索建设了包括“三维三级七要素三十一个指标”内容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体系,提出了制定资格认证制度、构建双向实践机制和完善专项激励政策的建议[13]。刘耀辉等提出了5 个指标设计原则,建立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14],将“双师型”教师职业素质提炼为“一全、二师、三能、四证”。“一全”是全面的职业素质;“二师”是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经师”,引导学生成长为人才的“人师”;“三能”是具备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或教师进行专业基础培训教学能力,并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四证”是文凭、技术(技能)等级证书、继续教育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曹国亮等分析国内外职业教育师资专业能力标准研究成果,提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三级评价指标体系[15]。胡清茹等立足卫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对动静态相结合、分级别量化、按类别、注重工作业绩等评价原则进行了分析[16]。洪梅等指出遵循统一、定性与定量3 个方面的原则构建“双师型”教师综合能力评估体系[17]。

3 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将文献中相关指标按照“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绩效评价理论进行评价,从而设立“结构—执行过程—建设结果”3 方面的评价指标。

3.1.1 结构指标 主要为年龄、学历、专兼职、职业技术等级、职称。

3.1.2 过程指标(1)培训方法评价指标:涉及系列讲座(教育学、心理学、科研、专业技术)、教学观摩、试讲、培训学时、考试、企业实践时长等具体评价指标。

(2)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涉及专业伦理(对学生的专业伦理、对同事的专业伦理、对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伦理、对家长及社区的专业伦理)、专业信念(专业认识、专业情意、专业坚持性)、专业态度(热爱中药学、服务意识、认真负责、职业道德)、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学生就业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工作场所的文化、帮助学生平衡工作世界的多重角色)、社会能力(沟通协调、分工合作、帮助学生、一视同仁)。

(3)专业实践水平评价指标:涉及中药形态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生产、中药制剂质量检查、安全教育、行为负责、煎药、研究能力、管理能力等。

(4)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涉及表达能力、教学手段、激发兴趣、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意识、课堂管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建设性反馈等。

3.1.3 结果指标 参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资源表、国际影响表、服务贡献表等相关指标,将结果指标确定为以下几项。(1)资源:生师比;(2)教学能力:承担课程门数,教学学时,线上线下授课门数,信息化课程建设,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教师获奖情况等;(3)国际影响: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开发国(境)外认可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数等;(4)服务贡献: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纵向科研经费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非学历培训到款额,公益性培训服务等。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利用以上初选指标构建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3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标、47 个三级指标、23 个四级指标。将这些指标设计成调查问卷,通过座谈方式向专家咨询。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束后,初步筛选出专家认同率在70%以上的指标再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第二轮专家咨询过程中,通过统计发现,专家对本文采用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绩效评价理论均持认同态度,二级、三级、四级指标中均有部分指标认同率低于70%,没有入选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见表2。

4 展望

我国对“双师型”教学团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从整体角度进行,缺少具体的针对某一专业的研究。本研究制订了“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水平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中药性状鉴别、中药显微鉴别、中药调剂、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生产、煎药等,体现了中药学专业特色。另外,目前关于建立教师个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并且多针对准入标准,缺乏对“双师型”教学团队产出绩效的评价。因此,本研究在一级指标结构指标、结果指标中均考虑到教学团队特征指标构建与团队产出成绩。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职业教育要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标准体系及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对各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评价体系的建设具有理论意义。未来,在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核心指标的筛选后,还要有效构建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评价指标体系,而中药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完整评价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