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锋(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专业教学标准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教育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中职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根据教育部办公厅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新标准)[1],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仅体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也为实现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标准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文科类课程(德育、语文、英语、历史)受到了重视,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课时显著增多,为职业院校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起到了明显作用,值得研究和实施。
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其经典学科是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包括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4 个学科门类[2]。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众多文明成果,涵盖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各个方面。面对浩如烟海的人类文明,通过文科教学,可以将其集中地、深入地、广泛地传播出去、传承下去。因此,文科教学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智力保障和精神源泉,有着自身特点和作用。
对于个人而言,文科教学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人文知识可以内化为人格、气质和内在的精神品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3]。文科教学对于提高人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道德情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学习,也要重视文科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必须拥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职业学校只有加强文科教学,才能将人文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外化为积极的行为,促使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得到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就。
长期以来,文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边缘化甚至成为专业教学的附属,在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实践设施、课时分配、考核方法等方面处于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众所周知,由语文、德育、英语等科目构成的文科类课程在以专业教学为主的职业院校处于边缘化地位,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表现在学校投入较少,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向专业课倾斜,导致文科类教师数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设备欠缺等;另一方面表现在校领导以及师生思想上对文科教学不重视,认为学习文科“没用”,甚至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文科采取抑制措施,一味地提高专业课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比例,使得文科教学被缩编挤压,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在教学实践中,职业院校更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文科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如护理专业学生将来的服务对象是身心受到创伤的病患,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不仅是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也是其职业发展的需求,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必须通过文科教学来实现。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加强职业院校文科教学。
以酒泉卫生学校为例,目前已开设护理、助产、农村医学、药剂、制药、医学检验6 个专业,在一、二年级分别选择10 个班进行研究。通过表1 可以看出,德育、语文、历史学科专业教师至少缺2~3 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导致部分非专业教师被迫承担文科教学工作,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可以说,酒泉卫生学校文科教学师资数量不足,专业背景不深,结构不合理(见表2),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表1 酒泉卫生学校一、二年级文科课程设置和教师情况
表2 酒泉卫生学校文科教师学历结构
职业院校文科教学乱象之一就是教材混乱,各种教材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和研究活动。例如,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中职学校使用的德育教材为2009 年版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通用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其他版本的德育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利于教师教学和研究。
实际教学中,文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陈旧教学方式,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科课程的学习兴趣,使丰富多彩的文科知识变得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部分文科课程课时不足,没有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开设。如中职德育课程按要求需开足两年4 个学期,我校因师资不足,压缩到一年两个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课程没有开设,大大削弱了文科课程作为学校德育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职学校将主要财力、物力向专业课倾斜,建立实训基地,购置大量实验设施[4]。相对而言,对文科教学投入严重不足,德育、语文、英语、历史教学所需设备、场地(如小剧院、德育基地、英语视听系统等)缺乏,而一些已有设施(如图书馆、语音室)形同虚设,利用率不高。
由于师资缺乏、学校重视不够等原因,中职学校未能将学生会、团委等学生组织与教学结合起来,学生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如我校目前无文学社、戏剧社、英语社等。
文科教学在职业院校边缘化,是职业院校重专业、轻文科导致的,与新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我们必须着力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因为轻视文科教学必然会使教育教学工作片面化,使技术与人文脱节,也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全面培养人才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有关规定,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明确了文科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学校要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着重加强文科教学,创建良好环境,重视人才建设,优化师资配备,加大物资投入,积极引导文科教学向更深层次发展。要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努力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有关规定,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增强文科教学实力,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尽量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文科教学。根据德育、语文、历史教师需要,外聘经验丰富的文科教师,或者招聘对口专业的新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科学化、专业化、合理化。
学校要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同时注重文科课程设置,按照新标准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相关课程,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要求,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学校还要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确保教学质量。对于我校而言,首先要想尽办法将德育课开齐,将历史课开起来,保证文科教学顺利进行。
按照要求,学校要合理安排实习实训场地、仪器设备,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等,为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对于文科教学,需要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实践设备,如小剧场、阅览室等。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成立文学社、戏剧社、英语社、广播社等,由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人际交往、团结合作等能力,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新标准的颁布大大提升了文科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新观念、革新方法、充实内容、保证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