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巍 常虹 张丽
摘要:传统的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改进措施多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法完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回访和调查。本文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采用移动客户端平台实现毕业生回访调查,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建设中存在的短板。为探讨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改进,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对专业发展持续改进的要求作出了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毕业生回访 专业认证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023-02
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是《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核心理念和主要环节之一。持续改进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评价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等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基础上,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高等教育系统以外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以此评价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是否满足国家、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
一、地质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模式的建立
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之适应土木工程及地质勘查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地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目前,本专业的教学模式、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等方面均存在短板,学科建设方向与目标模糊。虽然近些年加强了课程实践环节的建设,完善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制定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和措施,但在如何使专业发展方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国际通用人才标准,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及改进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华盛顿”协议是衡量工程教育本科培养质量的国际通用标准,该标准中确立了持续改进机制专业作为专业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只有建立了学科专业的持续改进措施,才可以确保专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与活力。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首先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地质工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图1)。
二、基于移动平台的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为提高问卷调查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发挥手机平台的即时、高效、操作性强的特点,将制定的调查问卷内容用网络调查平台“问卷星”制作完成并发布在学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校友QQ群等交流平台,校友通过扫描推送二维码或直接在PC客户端登录链接网站即可按照提示完成问卷的填写。填写完成的问卷答案可通过后台数据分析系统完成成果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从而为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提供丰富可靠的数据基础。
通过对反馈数据的归纳整理可以总结出专业建设中存在如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67%的毕业生反映就业后所学专业知识结构合理,基本可以覆盖工作所需,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实践环节过少,实习实训体系不完备,部分课程实践内容与工作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其次,教师授课手段比较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课程考核机制还是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缺少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学习效果有待加强;最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也对专业的知识体系给予了肯定,认为本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合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三、教学改进方案制订与实践
根据对回访调查数据的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使改进的措施更加贴合用人单位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积极拓宽专业教师中校外专家的比例,聘请长期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课内外指导教师,与校内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外专家的实践经验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锻炼教师队伍,弥补教师在社会实践领域的欠缺,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复杂地质工程问题的能力。
(2)强化与校企合作与共建。充分利用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在校企联合办学方向的优势,进一步开发用人单位市场,制定并完善相应的人才培养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单位的积极性,吸引社会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参与到联合办学与人才培养中。在学生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深入用人单位,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用实践去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所学专业内容,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同时,通过生产实践,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团队意识,更快地适应生产单位的需求,缩短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考核与过渡时间。
(3)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学生为导向,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专业发展动态改进理论教学内容,增加热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增加新方法、新技术、新规范的教学内容,特别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实例分析;在实习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完善各专业课程实习环节,通过实践带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同学们对专业内容的理解;开辟第二课堂,部分课程受课时限制,无法在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完成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开辟第二课堂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方式,通过专业教师设置目标任务,采用竞赛的方式加以实施,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仪器设备,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最终目标,完成既定任务并给予学分鼓励。
(4)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尝试。授课方法的创新与完善。本专业课程内容以理论方法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方面多媒体中应增添案例分析,通过视频或制作flash动画的方法,把枯燥的专业内容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线,通过现代教学方法,如采用教学道具和模型、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室、利用先进App专业软件等方式,开阔视野,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实现学以致用的良性循环。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虚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虚拟仿真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设置虚拟现实环境实现传统实践教学无法完成的教学活动内容,该方法具有高效、安全、成本低的优点,并基本可以模拟实际工程环境;明确实验室建设方向,以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主线,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设备在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中的功用,使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实践技能,并与用人单位实际生产充分接轨。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平台开展产学研研究,把与企业横向合作的课题研究同学生的实习和职业发展相结合,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
四、结语
采用基于移动平台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回访调查方式,高效地完成了持续改进所需意见和建议的回收,其成果数据分析对促进学科专业体系的完备,查找教学环节中存在不足,提供了及时、有益的数据基础,为本专业更好地履行“华盛顿”中关于持续改进的要求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玉凤.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6):69-72.
[2]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71-76.
責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