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

2019-05-05 03:35:56吴珍梅
长沙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薪酬教学法教学方法

吴珍梅,哈 静

(安徽新华学院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难度比较大、内容比较复杂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薪酬的设计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学生仅能掌握薪酬管理的有关知识,不能深入企业进行薪酬水平调研和分析,学习效果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在薪酬管理课堂上引用项目教学法非常必要,如同将企业人力资源部搬到课堂,让学生通过实践演练来进行薪酬制度设计、薪酬水平调研分析,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与实施必要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学生的学习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受特定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汇报分享[1].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按照传统的章节进行理论授课,而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项目任务,通过一系列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来学习和应用课程内容.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教练,负责目标设计,技术指导以及评价反馈.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也要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笔者在应用型高校承担多年的薪酬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在企业人力资源部工作的经验,尝试着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上引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教传统方法有较大差异.根据连续三届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经验,在此分享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认识以及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1 基于教学目标分析

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应系统掌握薪酬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薪酬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薪酬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其次是根据薪酬管理课程的要求,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之一,设计合理的、公平的薪酬体系,并对员工行为具有强化作用,学生必须具备薪酬设计和管理的基本操作能力[2].

1.2 基于课程教学难度分析

首先,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依旧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的参与感不强,课堂互动难度大[3].

其次,薪酬管理具有其特殊性.薪酬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其他工作不同,薪酬相关信息及数据都具有保密性.因此,教材中的案例往往都缺乏针对性,或者是薪酬信息和数据过于陈旧,和现实企业的薪酬管理脱节现象比较严重.

最后,薪酬管理重在管理理念,而不是管理技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薪酬设计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取决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前者依赖于企业的经营现状,后者取决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因此必须依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单独设计.

1.3 基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薪酬管理48个课时,有32个课时用于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产生直观的生动的理解.即使在多媒体教学中,引入大量的视频、图片或者文字案例,也很难让同学接触到或者感受到关于薪酬管理中实际操作的过程[4].因此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缺乏具体的操作训练.

1.4 基于学生能力分析

项目化教学是按照薪酬管理实践活动涉及的工作内容进行课程项目设计,学生按照团队接收项目任务、各自分工做好收集和整理信息、展开小组讨论和分析、进行项目汇报等方式进行学习.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整个薪酬管理过程中,展示企业薪酬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遇到问题自行思考和解决;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薪酬管理的实操能力.

1.5 基于企业需求分析

薪酬管理课程一般在大三年级下学期开设,对于一部分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而言,能够掌握并灵活运用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满足企业对于新员工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的期望.

2 薪酬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对于教师的新要求

教师要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适应角色转变[5].如表1所示,教师是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导演和编剧.因此教师要充分做好项目化教学的相关准备.因为项目化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学生都是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熟悉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关于薪酬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方面更是要熟练掌握[6].这样才可以把理论知识设计成一个个的项目任务,所有项目结束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又能和企业人力资源部接轨.如果教师缺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就需要找机会到企业顶岗实践,或者咨询企业专业人士,将教学工作和企业实践完美结合.

薪酬管理课程设计要科学合理,难度适宜,既能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又符合企业实际操作的标准[7].对于薪酬管理这门课程,最难的部分是薪酬设计,因为没有模板可以套用,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薪酬设计都会有变化.因此,作为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对于薪酬设计的难点是如何结合企业经营现状,同时又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不难看出,薪酬管理的重点不是如何进行薪酬计算,而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认识到薪酬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的价值观,这决定了经营者的支付意愿,其次是结合支付能力进行合理规划.

表1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3 薪酬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流程设计

薪酬在企业里是敏感话题,关于薪酬的有关信息都是保密管理的,因此我们在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将围绕虚拟企业来开展薪酬管理工作.

根据薪酬管理的教学大纲,我们可以将薪酬管理这门课程划分为六个项目任务.如表2所示:

(1)成立虚拟企业、制定企业组织架构.要求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商业模式和价值观,按照职位价值大小,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

(2)制定虚拟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要求确定企业的薪酬体系,可以从职位薪酬体系、能力/技能薪酬体系中选择一个,拟定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

(3)确定典型职位的薪酬水平.要求结合同行业的薪酬水平调查,确定本企业的薪酬水平标准.

(4)分析企业的薪酬结构.基于企业典型职位的薪酬水平进行分析,可以结合薪酬水平调查,分析企业的薪酬水平竞争力.

(5)制定企业的福利管理制度.要求结合同行业的福利管理制度进行设计,比较福利项目和管理的特色.

(6)模拟薪酬沟通.要求模拟两种不同的薪酬沟通场景,新员工薪资确定沟通和老员工调薪沟通.

表2 项目任务模块设计及课时安排

4 薪酬管理项目化教学的考核评价

期末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因此传统教学法对于期末考试的依赖程度极大[8].然而对于项目教学法而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实际操作时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项目成果展示、回答评委提问环节都能够表现出来,因此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学生也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因此,项目教学法应该在学生考核评定方面,加强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及时给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等到期末的最后一张考卷来宣判学习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学生成绩考核设计由四个模块组成,分别是成果展示(30%),书面作业(30%)、日常考勤与课堂互动(20%)和期末考试(20%).从成绩的组成比例来看,期末考试卷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总成绩影响比较小,学生自然明白平时做项目对于自己的意义,因此也会投入更多精力去完成项目.尽管学生的考核成绩由四部分组成,但是每一部分的评价主体都有差异.如表3所示,成果展示的成绩是由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审团联合评分,教师评分占60%,学生评审团评分占40%.成果展示的成绩为团队分数,除了组长和汇报人以外所有学生都一致,组长和汇报人的成绩评定是团队分数乘以1.2的系数;书面作业的评审是由任课教师评定,根据团队分工给予不同的系数,学生的最终得分会体现差异性;日常考勤和课堂互动是通过教师的随堂记录来评定,课堂互动体现在其他团队汇报时能积极提问,或者在自己团队汇报被提问时,能主动回答或补充说明.期末考试的内容偏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检验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在总成绩中占比不大.题型设计方面,主观题占90%以上,客观题占10%,因此期末考核的也不是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而是考查他们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样的设计符合专业培养方向和教学目标,和项目化教学方法也高度匹配.

表3 项目化教学法学生成绩评定体系

5 薪酬管理项目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对于教师以及教学配套也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求不一样.

首先,教师能扮演好教练的角色,提前设计训练的计划与方法,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并进行专业点评,这是首要的教学保障.如果高校的教师缺少企业管理经验,需要提前安排教师到企业去顶岗实习,或者邀请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扮演“企业导师”角色,实行双师同堂,同样可以达到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

其次,班级的人数需要控制,必须是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小组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在汇报阶段会比较耗时.每组的学生总量不要超过五个人,避免有人滥竽充数,不去参与项目工作.

再次,班级需要配备多媒体设备,音响、话筒等配套设施要齐全,在学生团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过程中,可以体现他们的PPT制作水平,若是硬件条件跟不上,会使汇报的效果大打折扣,影响同学们的创新热情.

最后,院系的领导要对教学方法改革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优秀的项目作品,可以推荐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比赛,将教学改革与学生竞赛相结合,体现“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6 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

笔者连续三年运用了项目教学法组织薪酬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有几点感受比较深刻.

6.1 教学方法改革增强了教学过程管理,加大了平时考核力度,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改过程中教师是主动改革方,属于有备而来;学生是被动迎合改革,需要及时转变心态和学习习惯.以往学生上课都习惯“带着耳朵”听,但是实施项目教学法改革以后,他们变成了课堂的主角,要团队组织学习、讨论、汇报等等,这些都纳入了考核环节,课上课下花费的时间较多,因此,学习压力增加不少.

6.2 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习效果.

教学改革后,学生对于项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决定了平时成绩的高低,因此他们会全力以赴实施项目推进;期末考试方面,主观题占90%以上,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认真参与的同学,成绩都不会差.笔者带的三届学生,根据近三年的数据统计,薪酬管理课程考核的平均分分别是78分、81分和83分.改革前的考试以客观题为主,背诵内容较多,涉及到应用题型则难以拿高分,平均分一般在76分.

6.3 教学改革促进了师生交流,增强了师生情谊.

学生在做项目时,有疑惑会及时找教师交流,有些疑惑已经超出了作业层面.因此,教改后师生互动的机会多,沟通的范围广,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规划、战略思维等等,交流越多,互相了解得越深刻,师生感情也更好.

猜你喜欢
薪酬教学法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